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乡村旅游日益旺盛,乡村旅游景区营建大力发展。如何建设中挖掘乡土景观资源的价值,寻找乡土景观与乡村景区的契合点,展现乡村特色,是解决乡村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长兴县北汤村乡村菊花展规划设计结合乡村的现状与优势,基于"乡土景观"的营造理念,从明确目标定位、梳理乡土要素、景观空间营造、引导村民共同参与等四大措施进行乡村景区的营造及乡村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海岛旅游得到蓬勃发展。以珠海东澳岛"玲玎海岸"旅游景区项目为例,提出海岛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化、节约化、特色化和系统化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通过提取原生态景观符号来设定特色主题,突出场所的海洋文化与沙滩文化。在进行场地改造和滨海植物景观营造的过程中,结合场地现状和游览需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解决常见的工程难点,协调海岛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为南方旅游度假海岛的景观设计积累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景区景观改建、扩建、新建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景区景观建设规模及形式快速膨胀,暴露出大量问题,导致景区景观设计过于雷同。本文以函谷关景区景观设计为例,旨在探讨旅游景区景观设计及植物种植设计的有机结合及谐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剖析森林旅游景区生物资源等要素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相应的景观感知,以及它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建立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传递关系模型。通过对景区生态安全各要素的分析发现,在景区开发、游客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我国一些森林旅游景区水体、土壤、空气、声音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动植物生长生存条件发生退化,并对游客的景观感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对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的传递性分析表明,景观感知安全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转移到自身的一种反映,它对景区生态安全状态有一定的预知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景区生态安全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和对景区生态安全构念的分析,建立了包括生物生存环境安全和生物资源安全要素在内的森林旅游景区生态安全结构,及其与景观感知安全之间的传递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5.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娱乐性,吸引力不强的现况.认为通过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休闲娱乐的融入、游客的实践参与,强调"参与+娱乐+文化"的结合,创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以情景化、娱乐化、体验化为理念,以博物馆室外化、森林知识趣味化、森林景观养生化为表现形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森林公园成为游人增长知识、感受并享受自然的乐土.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景区景点的开发力度不足,凸显不了景区内部丰富的景观资源优势。通过介绍赛里木湖景区旅游资源概况及九大景点的现状,基于旅游资源整合理念提出了赛里木湖景区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昆明红嘴鸥旅游资源除自身所具有的生物景观外,还在于红嘴鸥与城市中自然景观、社会文化、休闲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复合。基于复合型旅游资源的视角,针对红嘴鸥旅游产品开发理念、表现形式、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该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以期对城市中同类旅游产品的全面规划与深层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桂林七星景区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对七星景区景观资源特色进行了分类和总体评价,并从峰石地貌景观、岩溶洞穴景观、林溪景观、动物景观、人文建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旅游开发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规划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潜龙寺景区,深入挖掘"佛文化"与"龙文化"的内涵,构筑"九筑十八险"的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出旅游景区文化资源创新利用的思路和方法,即通过梳理资源,分析市场,明晰发展瓶颈,进而找准核心要素,将旅游产品策划与景区资源深度结合,结合产品空间载体的创意设计,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景观设计多追求繁杂的形式、奢华的外表等,而设计的内涵性与原真性保存较少。禅意景观是以"禅宗"为设计指导思想,追求淡泊、意境的景观设计,给场所赋予内涵、精神。本文从禅意景观的内涵意义和禅意景观的"色"与"空"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禅境园林"色"与"空"的特征。通过对禅境景观的营造的阐述,探讨园林设计应该多考究、斟酌,去除一些繁琐的形式化东西,寻求禅宗美学的纯粹,在设计之初就赋予场所禅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宜春市明月山风景区景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明月山景观资源的基础上,研究风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景观特征.结果认为,明月山自然景观主要由中亚热带至北亚热带的森林景观、花岗岩为主体的地貌景观、瀑布为主的水体景观和温泉等构成;人文景观由诗情画意的月文化和平实深邃的禅宗文化组成.  相似文献   

12.
乡村休闲与旅游景观是景观空间规划与设计中很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爱尔兰的乡村休闲与旅游景观设施与人性化服务的各个细节给当前中国正在兴起的的乡村旅游热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爱尔兰乡村休闲与旅游景观重视生态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乡村自然景观与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真正融入到当地的乡村休闲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内外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论述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的共生模式。对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规划内容:以森林公园优美迤逦的森林景观、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为主题,以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为内核,将森林公园定位为"名山名瀑之境,翰墨遗香之地",并将森林公园布局为历史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禅修文化、归宗文化五大功能区,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总体定位,归纳出5类文化旅游与森林体验复合型产品体系,将森林公园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文化旅游、科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凤鸣谷风景区区位交通条件以及地质地貌、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生物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调查,应用"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附加值"评价因子对凤鸣谷风景区进行景观资源级别评析,得出凤鸣谷风景区拥有五级旅游资源1个,四级旅游资源6个,三级旅游资源27个。并对凤鸣谷风景区作出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类型齐全,文化突出、氛围浓郁、影响深远,环境优美、生态优良、特色鲜明,湿地清幽、省内唯一,品级较高的景观资源特色评价,以及与景区周边风景资源进行比较,分析凤鸣谷风景区资源价值开发潜力,以实现凤鸣谷景区的良性发展,有效地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依托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屏峰山景区的资源现状,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景区旅游开发目标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南方旅游景区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科学发展观理论、节约型园林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适地适树理论、生态位理论、美学理论、植物群落顶极理论等理论来指导旅游景区植物造景,因地制宜,精心设计,营造出高水平、高档次、高效益的旅游景观等对策,指明了我国南方旅游景区植物造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8月1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莫恭明在调研六万大山森林公园时强调,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景观带。他考察了森林公园莲花山康养步道、星空露营地和知青人家等。他说,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项目进度,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提高游客满意度,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加强沿线生态环境保护,融合休闲、养生、旅游、特色观光农业等多种景观元素,形成生态经济与文化旅游相融发展良好态势。加快  相似文献   

18.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龙令洌 《中国林业》2011,(24):24-24
近几年来,以“杉木之乡”著称的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贵州省锦屏县,树立了“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文化是旅游的根基和支撑,没眼球形成不了旅游,没文化底蕴的旅游就失去了源头活水”的工作理念,将文化外宣认知提升到更深层面,在打造隆里古城、三板溪风光和以文斗、瑶白等重点民族村寨风情景观三大景点景观的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挖掘,积极打造“本色文化”(锦屏文书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绿色文化”(生态林业)、“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过锦屏)品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