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较好的造林模式,以4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类型幼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中各树种生长量存在差异,其中混交林能够促进林木的生长,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在4种林分类型中生长最好;混交林在绝大多数林分土壤物理性质方面与杉木纯林存在显著差异,各混交林之间土壤物理性质也存在差异;杉木、栾树、刺槐混交林保持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最好,其次为杉木、栾树、麻栎混交林,再次为杉木、栾树、枫香混交林,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2.
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林木生长及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入手,对杉木枫香混交林与枫香、杉木纯林进行了定位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生长优势明显,有利于地力的维持和形成稳定的人工林群落。改善了林内的小气候条件和土壤的理化性状,是一种高产稳定、生态协调的人工针阔混交林类型,与杉木纯林相比,11年生混交林蓄积提高34.8%,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43.3%,含氮量增加12.1%,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增加11.5%、8.3%和11.3%。营造杉木枫香混交林是杉木纯林皆伐迹地更新,防治地力衰退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杉木枫香混交造林效果调查研究表明,杉木与枫香2:1行状混交种间关系协调,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混交林分生长量和生产力较高,混交林林分的蓄积量、生物量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50.76%和51.66%,且混交林改善土壤肥力效果好,是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是改造杉木低产林、防治地力衰退及扩大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植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在栽培适宜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粤北杉木采伐迹地种植红锥、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通过杉木萌芽更新形成杉阔混交林,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水源涵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林分郁闭度达到0.9,杉木与阔叶树均生长良好,以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6种杉阔混交林的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蓄水特性以及土壤渗透特性远优于杉木萌芽纯林,其中阔叶树种以南酸枣效果最佳,其次是枫香、红锥.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氟、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研究杉木枫香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结果表明:以枫香纯林最好,杉木枫香2:1和3:1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土壤 pH 值、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指标,研究杉木枫香混交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结果以枫香纯林最好,杉木枫香2:1和3:1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杉木和枫香混交经营5 a后对杉木生长和林分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杉木与枫香混交造林降低了杉木的存活率,保存率仅为87.0%,但混交林中杉木和枫香的平均胸径、树高均显著大于杉木纯林,其中杉木的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68 m、5.41 cm,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20和1.19倍,说明杉木与枫香混交经营促进了杉木的树体生长;混交林土壤中的有机碳累积量大于纯林,且土壤的养分指标如全氮、全磷、水解氮、速效磷的含量均比杉木纯林高,阳离子交换量(CEC)和盐基离子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了17.37%和18.11%,说明混交林在提高土壤固碳能力的同时,也使林地的肥力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湖南省攸县境内的不同水土保持林对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影响,本文从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抗蚀性能和土壤抗冲性能3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测定其林地0~20 cm层土壤的容重、孔隙度、水稳定指数、渗透系数、土壤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抗冲指数几个指标,进而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之间的林地土壤抗侵蚀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土壤的物理性状来看,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容重和孔隙度均比其他两种林分要好;从土壤的抗蚀性能来看,3种不同林分的水稳性指数大小按照大小顺序为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楠+桤木+枫香混交林的渗透性能优于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且3种林分的水稳性指数与渗透系数均大于荒坡地;从土壤抗冲性能来看,土壤总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和土壤抗冲指数按照楠+桤木+枫香混交林枫香+栾树+桤木混交林杉木+柏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大小排列顺序,且指标均大于荒坡地。  相似文献   

9.
针对造林10年的杉木与枫香不同混交比例的生长效果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比例对杉木、枫香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杉木与枫香按照7∶3的比例混交造林效果较好,杉木的平均胸径达到12.3cm,平均树高达到8.0m,平均总蓄积量达128.192m3/hm2;杉木与枫香按照8:2混交林和枫香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稍低,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及蓄积量最低。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总体生长量及蓄积量均比纯林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书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00-102,121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试验结果表明: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生长量都大于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1.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促进杉木生长,目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议通过杉木间伐进行调整,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岛湖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结构体破坏率、颗粒组成、微团聚体含量、分散系数、孔隙组成、容重、通气度、土壤持水量、贮水量、排水能力等指标,研究杉木枫香混交林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以枫香纯林最好,混交林以杉木枫香为2:1、3:1较好,杉木纯林最差。  相似文献   

13.
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1998年对威坪林场杉木与枫香混交林营造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可以提高地力、杉木生长,上前枫香有受侧方庇荫的迹象。建设通过杉木间伐进行高速以保证林地既有较多的枯落物,又不影响杉木的生长,从而使杉枫混交林在千 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观赏、获取木材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枫香杉木(萌芽)混交林,结果表明,杉木2代更新时,在保留部分萌条的同时,栽植枫香,形成枫杉混交林,具有较好的生态与经济效益.混交林营造中控制造林密度为140~200株/667 m2为宜,杉枫之比以11~1.2为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年生的杉木-枫香混交林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杉木与枫香混交促进了杉木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提高了林分总蓄积量,而且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土壤更加疏松通透,土壤的肥力得到提高。杉木与枫香按照7∶3的比例插花混交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枫香人工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对7年生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级立地枫香的生长明显好于Ⅲ、Ⅳ级地;不同坡位、坡向对枫香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枫香的生长量大小依次是下坡>中坡>上坡,阴坡>半阴坡>阳坡;枫香适宜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混交林生长量均大于杉木、马尾松纯林生长量。  相似文献   

17.
李肇守 《防护林科技》2023,(2):22-24+85
以8年生枫香、木荷、杉木、马尾松组成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同树种在不同坡位的生长情况和相同坡位的各树种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枫香、木荷、杉木均表现为坡位越低,生长越优。其中,枫香对立地条件变化的反应特别敏感,在下坡是优势树种,在中坡表现一般,在上坡生长差。木荷在各坡位均具有生长潜力。而马尾松表现为坡位越低,生长越差,在下坡因受其他树种遮挡,生长极差;在中坡,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最大;在上坡,马尾松是优势树种且能促进其他树种生长。可见,下坡适宜营造枫香、杉木(或保留萌芽)、木荷混交林,中坡适宜营造马尾松、杉木(或保留萌芽)、枫香、木荷混交林,上坡适宜营造马尾松、杉木(或保留萌芽)、木荷混交林。  相似文献   

18.
针阔混交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天然林皆伐,有计划地保留阔叶树和马尾松母树,留养少量优良小径阔叶树,栽培杉木,形成针阔混交林.一代杉木采伐后,利用伐根萌芽更新,培育二代杉木,继续经营针阔混交林.经长期经营培育,现针阔混交林由马尾松、栲树、枫香、拟赤杨,其它阔叶树构成,各树种平均树高12~18 m之间,平均胸径15.7~26.2 cm之间,平均活立...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不同营林模式对杉木林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作者以不同林龄的杉木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枫香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其乔木层生物量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在22年生杉木林下套种马尾松和枫香,经18年培育之后,与40年生杉木纯林相比,林分总生物量无显著差异,但林分净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以林下套种阔叶树种枫香的样地提高更为明显,不同营林模式乔木层生物量的空间分配皆表现为千〉根〉枝〉叶,干器官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占较大比重,并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混交林可有效提高林分地上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改善其生物量分配格局,提高森林对空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枫香杉木(萌芽)混交造林的主要方法是:在第一代实生杉木纯林的采代迹地上,栽植适当密度的枫香,抚育过程中保留部分伐蔸上的萌芽条,使之形成枫香杉木针阔混交林。这是我们在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更新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