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旅游用地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3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建立浙江省现代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思考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浙江省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改革进程和改革成效等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4个类别及1个附加指标类别建立的现代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资金来源等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潘丽琴  罗明灿 《安徽林业》2013,(1):18-21,26
本文在云南省保山市杨柳小流域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对杨柳小流域森林资源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均合理,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湖南林业》2007,(7):20-21
现代化评价指标为衡量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建立了包括一次现代化、二次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一次现代化:典型特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其评价指标共10个,包括人均GNP、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农业劳  相似文献   

5.
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更为重要.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可持续林业的基本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对可持续林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防止片面性;用统一的标准将可持续林业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依据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及廊坊市的区域特点构建廊坊市可持续林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与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类指标权重,定量评价廊坊市林业是否具有可持续能力.结果表明,廊坊市整体上还不具有可持续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种趋势性需要。已有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反映在生态效益、费用成本和产出收益等方面。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尚缺乏规范的评价体系。通过对规范指标筛选原则、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动态更新的指标库等方法实现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化的可行性的探讨,认为指标库的首要特点应是动态更新性,可借鉴美国EBI指标体系管理及更新方法管理指标库。指标体系的构建既要以生态效益评价为重点,又要充分反映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加强对我国效益评价体系的规范化研究,有助于实现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效益评价的准确客观性、不同时空研究的可较性等。采用指标库方法建立我国退耕还林效益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国内外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目标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建立了林场可持续经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排序和总排序各指标的权重值,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确立了林场可持续经营水平评价等级,对六万山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六万山国有林场属于中等偏强的可持续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课程观视角下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后现代课程观教育评价理论,通过对物流工程等5个专业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采用拉斯维尔和布雷多克传播理论确定一级指标,用德尔非法构建二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对指标权重的检验,确定符合课程特点的学生、同行、管理者和教师自身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对建立的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及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揭示各项结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下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6):111-115
将模糊综合评判引入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中,设计了林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各指标权重,构建了林下经济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0.
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结合青石冈国有林场的具体情况,从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因素、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和经营管理水平因素等4个方面提出了包括目标层、类指标层和项目指标层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林场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青石冈国有林场为弱可持续经营型。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野生动物之乡运行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野生动物之乡进行多层评价指标的筛选,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参与调查的83个中国野生动物之乡进行评价,优秀、良好和中等3个级别的野生动物之乡占比分别为31.33%,46.99%和21.69%。提出了科学开展栖息地本地调查,制定保护工作长远规划,健全及完善地方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专业人才培训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郊森林公园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森林公园形式。近年来在公园规划方面得到较为迅速发展,但目前还缺乏一个城郊森林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郊森林公园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考察国内26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结合20位业内专家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包含生态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4个准则层,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环境调节、游憩价值、游憩设施、自然教育设施、机构建设和支撑能力8个因素层24个评价指标的城郊森林公园评价体系。选取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得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评分为7.33分。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参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4个等级划分标准,基于这个标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评定为三星级城郊森林公园。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对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了重视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建设、着力发挥城郊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城郊森林公园的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中国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在这一消费市场中,旅行社成为刺激旅游者消费的主力军,旅游服务成为众多游客选择一家旅行社的关键,它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消费态度和消费利益,也直接影响了旅行社的声誉、形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游客满意度视角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对辽宁KH旅行社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旅行社服务质量满意度越高,越会取得旅游者的信任,促使旅游者长期固定在一家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并将该旅游产品推荐给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一类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编制立地形表,用地形和土壤因子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以此,基于吉林省二类调查数据库,估测全省小班立地形,得到立地质量等级及分布。同时根据全省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林地的生产潜力,由此对比分析现实与潜在生产力。结果表明:1)基于清查资料构建的立地形估测模型,经检验,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可用于立地质量的评价;2)吉林省林地质量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31.03%和66.00%,合计高达97.03%;3)全省现实生产力为潜在生产力的56.65%,仅7.20%的森林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森林生产力仍有较大可提高性;4)基于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数据库的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潜力测算的方法可靠,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LINTAB年轮分析仪,分析了青岛山地黑松胸高位置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抱虎山和金钱鼎山黑松连年径向生长量表现为不稳定的波动变化,近30年间,抱虎山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为1.91~6.00mm,平均为3.47mm;金钱鼎山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为1.42~5.86mm,平均为3.00mm;黑松东西向(WE)、南北向(NS)的连年径向生长量变化规律不尽一致。近30年黑松的连年径向生长量累积分布均符合Logistic式的S形增长。  相似文献   

17.
立木结构特征是森林资源调查、评估及经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150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175株银杏(Ginkgo biloba)立木结构特征因子的实测,基于立木地径(D_0)、胸径(D1.3)、冠幅(CW)、树高(H)等特征因子的实测和相关关系分析,构建了水杉和银杏立木结构特征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水杉、银杏的不同部位直径之间的相关性最强。水杉的D_0-D1.3、D0.1-D1.3之间的关系用Logistic式拟合优度较高,而银杏D_0-D1.3、D0.1-D1.3、D_0–D0.1之间的关系用直线式拟合优度较高。水杉和银杏D1.3-H之间的关系均可用Gompertz式拟合。水杉和银杏的胸径D1.3、H与冠幅CW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但模型的拟合优度不高。本研究可为区域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SiO_2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高温焙烧法制得介孔类石墨相氮化碳(mpg-C_3N_4),以浸渍法负载Pd纳米粒子制得Pd/mpg-C_3N_4,并用于催化松香加氢反应。采用XRD、FT-IR、TEM、ICP-AES、XPS、氮气吸附-脱附及GC分析对催化剂的结构、形貌特征、Pd负载量、金属价态、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催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d纳米粒子成功地均匀分散在了氮化碳的层状结构中,Pd的负载并没有改变mpg-C_3N_4的骨架结构,Pd/mpg-C_3N_4仍然保持着介孔结构;但是Pd的负载使mpg-C_3N_4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均有所减小,Pd/mpg-C_3N_4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47.73 m^2/g、0.17 cm^3/g和3.39 nm。在负载量为7.96%,5 MPa H_2、150℃和反应4 h的松香催化加氢优化条件下制得去氢枞酸GC含量5.99%,枞酸GC含量小于1%的氢化松香产品(其中四氢枞酸为37.12%,二氢枞酸为56.71%)。催化剂Pd/mpg-C_3N_4重复使用4次后,四氢枞酸GC含量由37.12%下降至24.71%,去氢枞酸GC含量由5.99%上升至9.76%。  相似文献   

19.
以三江并流区4种林型(云南松林、多变石栎+旱冬瓜混交林、山杨林、云南铁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分析不同剖面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分级特征,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各属性分级指标,结合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林型下的土壤砾石含量为10%~50%,土壤机械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粉黏比为0.71~2.68,属于偏砂质黏壤土;土壤pH值在5.15~6.77,C/N为6.09~15.95;不同林型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属丰富水平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钾和速效磷含量较低,前者随着土层加厚而增加,后者分布无明显规律。4种林型下的土壤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在0.9~1.8,肥力状况一般,不同林型土壤肥力综合系数排序:云南铁杉林>山杨林>多变石栎混交林>云南松林,普遍表现出深层养分缺乏,应适当补充P素和K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知网(CNKI)公共信息平台,从7个信息角度分析了榆树(白榆)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榆树(白榆)的研究始于1955年,2008-2017年间为黄金时期。研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研究信息来源主体;研究成果以林业类的工程技术(自科)和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为主;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