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青花椒的形态特征、生长特点、功效及种子的挑选与培育,探讨了青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栽培方法、田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青花椒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和青花椒特性,结合生产实际,从苗木繁殖、栽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方面总结了青花椒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青花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适合昭通干热河谷地区的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育苗综合技术,介绍了种子采收与处理、圃地选择与整理、苗木培育、苗期管理、苗木出圃等技术,以期为培育优质青花椒苗木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花椒雌雄株的养分差异情况,探寻青花椒雌株雄化的形成机制,为青花椒雌株雄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青花椒主产区江津、荣昌和永川的9个‘九叶青’花椒园为取样地点,分别测定青花椒雌雄株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及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青花椒雌雄株养分差异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情况。【结果】青花椒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差异表现为:氮含量最高,磷含量次之,钾含量最低;且在其各个器官中,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最高。青花椒雌雄株各器官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均显著,雌株根、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雄株的,且雌雄株间根系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最大,大幅度大于其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青花椒雄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雌株的,而其速效氮的含量显著低于雌株的。【结论】与青花椒雌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相比,其雄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根系活动减弱,其对土壤的矿化作用减弱,而在相同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其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其雌株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花椒感官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四川花椒栽植面积广,且近年来发展面积逐渐扩大.本文测量了四川境内各花椒产地的感官检验指标、物理指标等.分析结果表明,感官检验以颜色差异最大,红花椒果皮以红色为主,色泽分布均匀、有光泽,冕宁正路椒暗红或浅红、较均匀;金阳青花椒为黄绿色,重庆九叶青花椒、遂宁蓬溪青花椒、洪雅藤椒为青绿色,雅安多营藤椒为青褐.物理检测以闭眼椒的含量差异值比较大,红花椒闭眼椒的百分含量为0.8% ~9.04%,含量最大为冕宁正路椒(9.04%),含量最小为越西贡椒(0.8%).青花椒的闭眼椒百分含量为0.61% ~ 15.48%,最大为遂宁蓬溪青花椒(15.48%),最小为洪雅藤椒(0.61%).研究结果可为对花椒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青花椒深精加工新建——工期1~3年——估算总投资1亿元——合作方式:独资、合作。项目内容及规模:建成年加工青花椒麻油600万公斤、青花椒粉5万公斤、青花椒精品包装80万公斤、青花椒保鲜2500万公斤的生产线。市场前景:1.金阳县青花椒种植在海拔600-2000米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土壤主要以肥沃疏  相似文献   

7.
椒(花椒)园生草就是在花椒行间种植对椒树生产有益的豆科牧草作为覆盖物,每年定期青割后放置原地或取走作树盘覆盖材料的椒园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微波烫漂对青花椒酶活性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不同功率微波烫漂对青花椒酶活性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合理的微波烫漂条件能提升青花椒感官品质,有较好的灭酶效果,过度的微波烫漂则使青花椒产生褐变和水分损失等不良影响。以不影响青花椒品质为前提,微波功率420 W,烫漂40 s灭酶效果较好,多酚氧化酶相对酶活为32.79%,过氧化物酶相对酶活为40.6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荣昌无刺花椒主要品质特征,从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花椒种植基地分别采摘了荣昌无刺花椒和九叶青花椒的青鲜果和熟鲜果测定其挥发性组分。其中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3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8种。九叶青花椒青鲜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30种,熟青果中测定出挥发性组分44种。其含量最高的前5种挥发性组分相同,为D-柠檬烯(苎烯)、香桧烯、芳樟醇、月桂烯、β-水芹烯。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的精油含量分别为1.37 mL·100 g~(-1)、2.10 mL·100 g~(-1),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精油含量为1.8 mL·100 g~(-1)、2.67 mL·100 g~(-1),该含量均高于国家一级花椒精油含量0.9 mL·100 g~(-1)的标准。荣昌无刺花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1.90%、2.15%,九叶青青鲜果和熟鲜果灰分含量分别为2.56%、2.90%,也达到国标小于3.0%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阳青花椒品牌现状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商时代的到来,林业产品的供给将越来越依赖于品牌效应,实施品牌战略是新时代林产品有效供给的趋势,也是林农增收和致富脱贫的重要举措。以金阳青花椒为例,通过分析其产业发展现状、品牌建设前景及存在问题,认为从产业投入、市场管理、产品品牌创建和品牌创意这4个方面入手是"金阳青花椒"打赢品牌攻坚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桤木人工林细根与土壤养分含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桤木人工林细根、土壤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桤木细根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高,春季最低;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d含量冬季最低,春夏季较高.(2)土壤各层中大量元素N、Ca、K、Mg、P含量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微量元素Mn、Zn含量在冬季最低,秋季最高;Fe、Ni、Pb、Cu、Cd含量在冬季最高,春秋较低.(3)细根和土壤中大量元素含量在冬季存在负相关关系,微量元素Fe、Ni、Cd含量在一年四季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Mn、Cu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负相关关系,Zn、Pb含量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落叶松人工纯林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及二代幼龄林土壤腐殖物质组分变化及其对酸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次生林和一代幼龄林为对照,比较不同发育阶段落叶松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林、一代幼龄林与二代幼龄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物质组分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从幼龄林到近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胡敏素含碳量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大;近熟林到成熟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降低;土壤腐殖化程度(土壤中胡敏酸占全C的百分比)和土壤腐殖质中胡敏酸含碳量与富啡酸含碳量比值(HA/FA)为次生林大于幼龄林和近熟林;二代幼龄林与一代幼龄林相比,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降低4.53%、35.8%和1.98%,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碳量、富啡酸含碳量和胡敏素含碳量分别提高46.44%、43.69%、47.45%和49.5%;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酸度的相关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腐殖物质组分与根际土壤活性酸(pH值)、交换性酸、水解性酸相关性密切.  相似文献   

13.
Deciduous trees with high-density wood that occur in dry seasonal tropical regions respond to rainfall seasonality with synchrony in phenophases. However, they may exhibit interannual differences in sy...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马尾松不同类型林地地上部微生物区系及优势种群及其季节性变化,对三峡库区云阳县马尾松近熟龄天然林、中龄天然林和人工林林地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等地上部的可培养细菌和真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叶面和树皮表面的真菌、细菌两大类微生物数量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和秋季的数量多于冬季和春季,中龄天然林的两大类微生物数量最大且四季变化亦最大;优势种群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林地类型不同而有所变化。人工林空气中可培养真菌种类秋、冬、春、夏分别有4、3、4、3种,近熟龄天然林和中龄天然林四季中均为3种;优势种群多  相似文献   

15.
拉萨河流域的野生种子植物区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218属、642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7.78%,76.49%,80.96%,最为丰富;其次是单子叶植物13科、64属、145种,分别占18.06%,22.46%,18.28%。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种属比2.78,分化程度较弱,单种属和寡种属极为丰富。2)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复杂,划分为5个科分布区类型和3个科分布亚型;15个属分布区类型及10个属分布亚型,其中温带科18个,占总科数的56.25%,温带属194个,占总属数的82.20%,温带种705个,占总种数的90.38%,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成分仅在科级分布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比例,属、种级热带成分很少,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3)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有性,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分布属7个,中国特有分布种324个,证实本区系植物的年青性及其较强的演化、特化性质。4)拉萨河流域植物区系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植物区系亦有深远的渊源。  相似文献   

16.
不同龄期及不同长势核桃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苗期、幼龄期、始果期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核桃1年生苗木叶片中N、P、K、Zn含量高于幼龄期和始果期植株;核桃各龄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N、P、K、Fe、Zn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N素含量在第2次生长期7月较年生长初期低,比其它生长时期高,在年生长中N、P、K养分含量的比例存在差异,N、K素营养相对含量经历“低-高-低”的过程,N素营养相对含量表现尤其明显;核桃幼龄期、始果期植株长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叶片及果实中N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42种树叶氨基酸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萍  刘学勤 《林业科学》1989,25(5):453-458
本文研究了中国42种针、阔叶树种树叶中18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在不同科、属、种之间和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的生长季节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为了进一步研究它们的利用价值,着重研究了与部分粮食和肉类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之间的差别。阔叶树树叶中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约为针叶树树叶2—3倍。所有树种的树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基本相似,树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基酸、谷氨酸等8种。树叶中总的氨基酸含量高于粮食2—3倍,而且树叶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趋势与粮食和肉类不完全相同,特别是人和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的8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高粱、玉米的3倍,麦麸的2倍,与肉类相比,树叶中亮氨酸和苯西氨酸,占蛋白质氨基酸总量百分比高出4—5倍。结果表明,阔叶树叶是优良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Carbon (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ous (P) levels and their stoichiometry in plant components (leaves, branch trunks, roots) of trees in a karst forest and non-karst forest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 contents, C:N and C:P ratio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karst forest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non-karst forest, but the N and P and the N:P ratio were higher;C:N:P ratios in plant organs of trees in the karst forest were in the order of trunks>roots>branches>leaves. However, C:N:P ratio in the non-karst forest trees were trunks>branches>roots>leaves. Moreover, ratio of C:N:P in trunks was highest and lowest in leaves in both forests. In non-karst forest trees, N:P was in the order of leaves> roots>branches>trunk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atio of N:P in different plant components of trees in the karst forest. However, in karst and non-karst forest trees, the ratio of N:P in leaves was highest;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N and P contents, and N and N:P ratios were observed in both karst and non-karst forests (p<0.001).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P and N:P ratios (p<0.05) were observed in karst forest trees, while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in non-karst forest trees.  相似文献   

19.
石榴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大青皮甜石榴整体果实、石榴皮和石榴籽汁的芳香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定性定量分析,检测香气组分.石榴香气组分中以醛类和醇类为主,在石榴整体果实中占总峰面积的78.32%和14.52%,在石榴皮中占89.88%和4.70%,在石榴籽汁中占82.15%和9.78%.石榴中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其中石榴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检测出42种、39种和43种.香气成分中共有的成分为18种,在果实、果皮和籽汁中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4.62%、95.59%和93.76%.2-己烯醛、己醛、3-己烯醛、(E,E)-2,4-己二烯醛为石榴的主要香气成分,在果实、果皮和籽汁分别占78.27%、89.78%和81.79%.结果表明,石榴香气组分以C6醛和醇为主,石榴不同部分香气组分差异也主要表现在C6醛和醇含量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石灰岩山地优势种淡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浓度、分配特征及其生态意义。【方法】对赣西北石灰岩山地3种不同土壤含水率生境(连续土、半连续土和零星土)的淡竹进行取样调查,比较分析不同生境淡竹个体(全株)和构件水平(叶、枝、秆、蔸、鞭、根)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分配特征。【结果】 1)在个体水平,从连续土、半连续土到零星土,随着土壤含水率下降,淡竹可溶性糖浓度逐渐增加,零星土生境值(3.32%±0.20%)显著高于连续土生境值(2.52%±0.17%)(P<0.05),NSC和淀粉浓度先降后升,半连续土生境值均显著低于零星土生境值(P<0.05);2)在构件水平,3种土壤生境淡竹叶的NSC、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高,枝和根次之,秆、蔸和鞭相对较低;3)随着土壤含水率降低,淡竹根中可溶性糖浓度升高,增加幅度大于其他构件,半连续土和零星土生境增幅分别为74.29%和39.35%;叶、根等生理活性高的构件可溶性糖分配比例增加,相比连续土生境,在零星土生境叶、根分别增加71.26%、50.61%,而秆、蔸、鞭等贮存的构件分配比例均减少。【结论】淡竹通过调节个体和构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和分配来适应干旱胁迫,构件水平的NSC调节行为比个体水平能更深入反映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