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落叶松外生菌根合成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菇 4种菌根菌 ,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 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 ,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染率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 ,而赭丝膜菌和血红铆钉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 ,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血红铆钉钉菇4种菌根菌在纯培养条件下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2个生态因子的适应性,以及同日本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菌根生长、菌根侵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厚环乳牛肝菌和彩色豆马勃具有很强的耐温湿性,而丝膜菌和因红菇则稍差。在菌根纯培养合成中,供试菌株均与落叶松形成了外生菌根。接种后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均比对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选择了劣味乳菇、美味红茹、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四株菌根菌,进行菌剂制备及其对松苗生长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PDMA和PD培养基是培养外生菌根真菌较适合的培养基,木屑、麸皮、米糠、玉米粉、珍珠岩、蛭石等是培养菌根菌菌剂较适宜的基质。供试菌对油松、马尾松、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苗都具促进生长作用,效果较明显的是丝膜菌,其次是劣味乳菇、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对促进火炬松苗生长效果最明显的是劣味乳菇,其次是美味红菇、彩色豆马勃。四种菌对湿地松苗生长效果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对当年生栓皮栎苗木进行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单一和混合接种,选择形成良好外生菌根的苗木测定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菌根化的栓皮栎苗木与对照相比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蒸腾速率明显下降,水分利用效率较大改善;绵毛丝膜菌(Cortinarius sublanatus)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eulis)的单一接种处理对当年生栓皮栎苗木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增幅为29.6%和39.2%)和对蒸腾作用的抑制效果(降幅为34.3%和32.8%)最明显,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增幅为103.0%和97.9%)最大;其单一接种效果好于2种或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混合接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蜡蘑L.l、美味牛肝菌B.e、铆钉菇G.v、厚环乳牛肝菌S.g、褐环乳牛肝菌S.l等5种外生菌根真菌的固体培养物对油松幼苗进行接种实验,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3个月后取样测量,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能明显提高苗木的菌根化程度,对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植株对养分NPK的吸收。筛选出L.l、S.l、S.g是油松菌根化育苗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3年生油松苗,接种牛肝菌和血红铆丁菇外生菌根菌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油松3a幼苗外生菌根的浸染率达到61%,油松造林外生菌根菌浸染率达到57%。山地造林外生菌根菌的浸染率明显小于圃地育苗接种苗浸染率。造林成活率比对照提高8.9%,苗高生长量提高11.5%,地径生长量提高17.3%。  相似文献   

7.
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松乳菇(Lactariusdeliciosus01,02)、华南牛肝菌(Suillusplacidu504)和双色蜡蘑(LaccariabicolorS238N)4株外生菌根真菌固体纯培养接种物,对马尾松进行了圃地育苗接种试验。接种6个月后取样,比较了接种和未接种马尾松幼苗的生长、菌根侵染率和氮磷钾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外生菌根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种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和氮磷钾含量等显著增加,菌根感染率超过65%以上,较对照均达显著水平(P<0 05)。  相似文献   

8.
外生菌根菌剂对白皮松幼苗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皮松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但长期以来由于苗期生长缓慢,阻碍了它们的推广。本试验研究在国内首次应用7种不同的外生菌根菌剂对其幼苗进行土壤根际处理,并对白皮松幼苗菌根菌的感染能力以及促进生长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菌剂处理对白皮松苗高、地径、干质量、侧根等方面有显著的促生作用;(2)菌剂处理提高了苗木N、P、K及叶绿素的含量;(3)筛选出了北京地区促进白皮松幼苗生长的优良菌种——美味牛肝菌(Boletusedulis)及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  相似文献   

9.
将外生菌根菌牛肝菌(Boletus sp.)、铆钉菇(Gomphidin viscidns)、厚环枯盖牛肝菌(Snillus grevillei)的人工纯培养物接种于培育湿地松苗的大田中,对苗木的生长、产量和抗病能力都有显著提高,施菌苗比未施菌苗每亩净增值分别为B 菌66.2%、G 菌105%、S菌70.8%,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据国内外文献记载,松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以及某些其它科的树种,通常都能形成外生菌根。其中大多数外生菌根真菌是属于担子菌纲,主要是毒伞目、牛肝菌科、丝膜菌科、红菇科、白蘑科、须腹菌科和硬皮马勃科的真菌。子囊菌类的几个目,主要是曲霉目、块菌目、盘菌目和蜡钉菌目等  相似文献   

11.
柚木菌根及其对苗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广西、云南 7个点进行采样调查的结果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7个柚木根系样品全部感染AM菌 ,感染率达 4 0 %  70 % ,感染指数达 11 6 7  19 17;4个AM菌对 12个不同地理种源柚木苗人工接种的结果表明 ,全部处理均形成感染 ,感染率达 70 %  10 0 % ;利用 3个AM菌对 4个柚木无性系进行人工接种 ,感染率达 86 %  10 0 % ,感染指数达 2 8 33  5 2 5 0 ;接种株苗高比对照增加 5 4 0 % 4 0 8% ,地径增加 5 %  4 30 % ,生物量增加 116 4 %  2 5 74 8% ;统计结果表明 ,无论无性系、菌种或无性系×菌种在苗木高、地径及生物量上与对照的差异均为极显著 ;综合比较 ,3个菌种对柚木生长均有接种效果 ,以G90 0 4效果最好 ,G6 0 0 8菌株次之 ,再次是G30 0 6菌株  相似文献   

12.
红菇和正红菇菌种接种三个乡土树种的苗期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正红菇和鳞盖红菇2个菌种,对木荷、红锥和黎蒴3个乡土树种的苗木进行接种试验,定期观测苗木的苗高、地径及最终生物质量。结果表明两个菌种对3个乡土树种的苗期生长均有明显的促生效果。接种270d后,3个树种接种处理苗期的苗高、地径、地下干质量和地上千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苗的各生长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锥接种苗的苗期各生长指标极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苗;黎蒴和木荷接种苗苗期的各生长指标与未接种对照苗有显著差异。菌根感染强度及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的感染强度为4级,属强依赖性;黎蒴与木荷的感染强度为一般,属弱依赖性。红锥树种可与两个红菇菌形成较佳的共生体,其中以鳞盖红菇的接种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外生菌根在高寒地区造林中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1990年利用引进和分离的菌根菌对落叶松Larix gmelirai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苗木进行人工接种及其造林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造林用苗菌根化能够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1988年秋造落叶松菌根苗平均成活率为97.7%,比对照的提高13.2%;1989年春造落叶松菌根苗的成活率平均为95.2%,比对照提高13.4%;同年春造的樟子松菌根苗成活率平均为87.2%,比对照的提高17.5%;1990年一年生落叶松菌根苗造林成活率为90%,比对照的提高40%。它们的生长能力比对照的好很多。本次试验筛选出的优良菌种有Suillus grevillei,Boletus sp.Cortinarius russus,Xerocmus chrysenteron。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不同菌根菌接种处理对板栗容器苗生长和形态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接种不同菌根菌对板栗容器苗的生长和形态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处理6(B.e C.o)、处理5(B.e X.ch)和处理3(X.ch)对板栗容器苗苗高生长促进作用较大;处理7(X.ch C.o)对板栗容器苗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生物量也最大;处理7(X.ch C.o)和处理3(X.ch)对苗木各项根系指标的促进作用均较大,生物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15.
桉树幼苗菌根接种及其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板栗幼苗人工接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分析其对板栗幼苗生长指标和根系菌根化的效果,以验证大红菇(菌株编号2014-10)、红绒盖牛肝菌(菌株编号2014-14)和美味牛肝菌(菌株编号50559)这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作为板栗接种体的有效性及其促生效应,为进一步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基础。[方法]在板栗播种时分别接种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固体菌剂,并设空白作对照。对当年生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干质量、侧根数、侧根总长、幼苗侵染率、吸收根侵染率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菌根石蜡切片进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1)上述3种食用菌根菌在人工接种下均能侵染板栗幼苗根系,平均幼苗菌根化率分别达95.8%、87.0%和96.7%,平均吸收根菌根化率分别达57%、53%和50%,达较高的侵染强度;经微观观察,板栗幼苗根系均形成典型的菌根结构——菌丝套和哈蒂氏网。(2)与对照幼苗相比,3个菌种处理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提高32.5%、24.0%和22.7%,平均地径分别提高19.4%、14.1%和5.0%,差异显著(P0.05);平均根系干质量分别提高18.9%、25.3%和14.1%,平均侧根数分别提高16.0%、14.1%和12.1%,平均侧根总长分别提高26.8%、28.9%和44.8%,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1)上述供试食用菌根菌均与板栗根系建立了共生关系,幼苗菌根化效果良好,吸收根菌根化强度高,形成了菌根的典型结构,即菌丝套和哈蒂氏网,验证了上述菌种固体菌剂的有效性,认为其可以作为板栗食用菌根菌栽培的接种体而用于生产实践,为探索"板栗食用菌根菌新型经济林栽培模式"提供了基础。(2)上述供试菌种接种后,对板栗幼苗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说明上述食用菌根菌对板栗幼苗具有显著的促生效应。  相似文献   

17.
山地木麻黄菌根菌的筛选和接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个内生菌根菌(AMF)和6个外生菌根菌(ECMF)接种山地木麻黄苗,测定小苗的树高、根长、地径、地上干质量、地下干质量和总生物量,并在干旱胁迫下测定小苗的保存率.结果表明:接种内、外生菌根菌后都能极显著地促进山地木麻黄苗期的生长;山地木麻黄对供试的AMF和ECMF菌根都属于中等强度或较弱的依赖性;山地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后对地上部分(苗高、地径和地上干质量)生长的促进作用比地下部分(根长和地下干质量)要大;在供试的9个菌根菌种和菌株中,AMF比ECMF更能提高山地木麻黄的抗旱力;筛选出菌根效应较好的菌根菌有:苏格兰球囊霉90068、苏格兰球囊霉90036、地表球囊霉9004、黄硬皮马勃0207、蜡蘑E439,可在山地木麻黄苗期接种应用.  相似文献   

18.
石灰岩山地根瘤菌对台湾相思苗木生长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石灰岩山地不同立地条件的台湾相思林分中采集根瘤并分离获得12株根瘤菌,将其接种到台湾相思盆栽苗木中,5个月后测量苗木的株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瘤结瘤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石灰岩山地的台湾相思林分中,根瘤数量较多的是中、下坡,最少的是下坡;单个根瘤平均质量最重的是中坡,上坡和下坡次之,表明石灰岩山地的中坡最适合根瘤菌生长。②供试的12株菌株回接到台湾相思苗木后能全部侵染苗木根部并结成有效根瘤;与对照比较,菌株回接都不同程度地促进台湾相思苗木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1.7%~39.0%、1.7%~18.1%和21.4%~135.7%;根瘤生物量也比对照增长3.04~12.94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4、台10菌株为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接种AM菌对麻楝不同种源苗期的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接种3个AM菌株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90068×种源CH01菌根感染率为96.3%,感染率分级为5,菌根依赖性中等;菌株90068×种源CH27在生长生物量方面作用显著;麻楝幼苗接种5至6个月后,菌株90068×种源CH01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增强;矿质元素吸收方面,菌株90068×种源CH13对磷元素的吸收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此外,菌株90036与菌株9004在接种后幼苗测定的各项指标中表现各有优劣.其中菌根合成、生物量和苗高增长方面,菌株9004优于菌株90036;而对于矿质元素的吸收,菌株90036要优于菌株9004.综合比较而言,供试菌株90068表现较优,为对5个种源麻楝幼苗生长效应最佳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