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元江干热河谷海拔1 000 m以下的困难立地上残存的植被较少,且立地条件衰退严重,林相单调、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较差,加之受干热河谷特有焚风、酷热、干燥的天气影响,形成了荒凉的植被景观,已成为区域重大生态问题。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类型上的植被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前期众多试验结果和经营措施,提出了适宜于不同困难立地类型的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措施,以期在生产中得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干热河谷区环境脆弱,生态修复困难。在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红河、澜沧江和怒江等流域。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我国干热河谷区的气候特征、土壤特征、植被情况及造林技术,分析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的优缺点,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我国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配置较单一,造林成活率较低,综合效益较差;需优化造林树种及配置,创新造林方法及种植设备,保护原生生态环境,建立长期生态环境监测及效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攀枝花属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包括金沙江、雅砻江、大河、安宁河、三源河及其支流海拔1600米以下的区域,总面积近20万公顷,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干旱中心,也是全国造林最困难的地区之一。干热河谷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8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3215毫米,干旱指数大于2.5,干燥度(蒸发量/降雨量)达4.5以上,水热矛盾突出,植被生长困难,森林覆盖率低。河谷区植被主要是稀树灌草丛植被,植被覆盖率通常低于  相似文献   

4.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季节干旱无雨、空气干燥,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冬春季节植物停止生长、进行休眠阶段,是林业上植树造林的季节,而夏季虽然雨量较多,但是气温也很高,同时是植物的生长旺盛的季节,苗木移植容易死亡,不利于造林;由于这种小气候的原因,造成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见林,一直以来是干热河谷造林难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程海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程海流域的生态修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危及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现阶段程海流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布局、树种选择、生态修复措施等方面系统论述了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焕成 《林业研究》2001,12(1):35-39
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和怒江等国内和国际性河流的上游深切 河谷地段。本文对干热河谷形成的地理和气候原因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引证大量文献,分析 了干热河谷植被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的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层浅薄、人口 膨胀、过度耕种,尤其长达半年的旱季等原因,导致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处于极端的脆弱阶段 。当地的原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但均遭到严重的破坏。现有植被为次生的稀 树草坡和肉质化刺灌木。由于干热河谷的植被情况直接影响河流水体的质量,因此河谷内的 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就成为流域治理的最重要的任务。目前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关造林技 术的前期研究项目,但大规模的造林培育工程尚难以开展。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恶劣的生态环境、水土破坏对当地生态的修复和保护造成了很多困难,但在多年的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等环境治理下,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修复。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基本概况、干热河谷的成因、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保护措施等出发,探讨和评价了森林资源保护对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为了确保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为了子孙后代能够拥有一个绿色的健康的生活环境,党和政府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好的方法。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植树造林是我国进行绿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干热河谷地区形成的原因,对云南怒江地区如何进行植树造林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借鉴,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出一份贡献。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造林技术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干热河谷的自然条件和成因.分析了植被恢复过程中面临的自然和社会的挑战.探讨了相应的针对自然因素的造林技术措施和针对社区群众有效的工作、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人工混播造林试验,于1991~1992年在永胜大龙潭、猫猫山和水平水泄3个造林困难的地区进行。选用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等树种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还分别进行了云南松与车桑子、银荆、黑荆、滇合欢、红木荷、金合欢的混播造林试验。经3、4年的试验,通过对各参试树种的种质评价,落种状况、出苗率、成苗率和各成苗期,苗木生长状况的观测。得出以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作为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混播造林种较好。可在今后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环境。  相似文献   

11.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人工混播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人工混播造林试验,于1991-1992年在永胜大龙潭、猫猫和永平永泄3个造林困难的地区进行。选用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等树种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还分别进行了云南松与车桑子、银荆、黑荆、滇合欢、红木荷、金合欢的混播造林试验。经3、4年的试验,通过对各参试树种质评价、落种状况、出苗率、成苗率和各成苗期,苗木生长状况的观测。得出以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作为干热河  相似文献   

12.
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面积巨大,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貌复杂,该区有500万亩耕地将退耕还林,通过对该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四川攀西干旱干热河谷区自然地理条件调查研究,按照水、热、土等因子将该区划分为四大类型区即:高海拔干冷区、中海拔干凉区、中低海拔干暖区、低海拔干热区;建立了干旱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地的土地质量评价体系,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营条件对该区的退耕还林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顶坛喀斯特峰丛干热河谷山地的特点,介绍了花椒、石榴、翅荚木等树种的造林技术,皇竹草、菊苣等牧草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5.
金沙河干热河谷人工林生态经济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林水土保持功能是目标功能,燃料是急需功能。在人工林经营技术选择时,应兼顾这两种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渭北黄土高原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已基本实现了绿化,剩余的荒山荒地多是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困难立地。本文在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类型及其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本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做了系统阐述,以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06~2007年在涞源县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困难立地造林综合配套技术示范推广》(生态经济示范林建设)项目。重点推广了适于困难立地栽植的早实薄皮核桃新品种"绿岭一号",完成新建示范林40.8hm2,栽植成活率达到92%,经过补植,保存率达到98%。创新并整合了隔坡沟状梯田整地、节水栽植、高光效树形培育、科学施肥、无公害病虫防治等一系列综合丰产配套技术。同时,通过对群众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和技能,拓宽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干热河谷发展酸角大有可为冷洪万酸角──学名罗望子,系苏木科罗望子属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20米,直径60~80匡米;真果为荚果,12月至次年2月成熟,长5~15厘米,内果皮肥厚肉质可食,味酸或微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日质、糖分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  相似文献   

19.
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示范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示范区人工林(大叶相思、柠檬桉)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中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速效K的含量,研究示范区内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主要为弱酸性、弱碱性;有机质含量匮乏;全N含量和速效N含量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全P含量处于较丰水平,速效K处于较丰水平,速效P处于很丰水平,部分样地土壤磷素过高;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显著。结合试验区土壤养分状况,应对示范区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少施磷肥,有针对性地配施钾肥,从而提高经济树种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20.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特点和退化现状进行分析,以退耕地为研究对象,选定金沙江干热河谷为试验研究区域,筛选出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并根据不同立地条件营建了多种由这些筛选物种组合的林草、果草、藤草等生态经济型复层植物群落,取得了良好的水土保持和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