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潘兴 《林业科技》2024,(1):24-28+66
以位于辽西地区的北票市47 a油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对近自然经营及传统经营(株数间伐强度10%左右)间伐5 a后的林分的胸径、树高、冠幅增长量及分级株数比例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同等株数间伐强度下,近自然经营中以目标树为导向的采伐Ⅱ、Ⅲ级木的间伐方式对保留木胸径、树高生长的整体促进效果要明显优于国内传统的采伐Ⅳ、Ⅴ级木的间伐方式,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林分胸径结构分布的相对稳定性,间伐后保留木按胸径分级株数比例分布曲线整体偏向右移。传统经营及近自然经营间伐抚育方式对间伐后保留木的树高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后者的整体促进效果要稍优于前者。然而,以上两种间伐方式对间伐后保留木的冠幅生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效果。近自然经营间伐抚育要想收到明显的抚育效果,建议株数间伐强度应至少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2.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罗文杰(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康灵山(宝鸡市林业局)王中民(凤县黄牛铺林场)为了摸清次生林抚育间伐的强度、间隔期、选木等主要技术因子及在不同林分状况下的反应,探索间伐作业的生物及经济效果,验证宝鸡地区产生的次生林密度管理表,...  相似文献   

3.
利用核桃楸幼龄次生林2 a的定位观测数据,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长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能促进保留木的生长,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分断面积和蓄积总生长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轻度间伐总生长量最大;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少。抚育间伐能提高核桃楸幼龄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轻度间伐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在关帝山地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后保留木径向生长的变化,以间伐后油松保留木为研究对象,建立9块不同间伐强度的试验样地,通过样地调查法及目标树法,分析保留木的径向生长,并建立单木生长模型预测径向生长。结果表明,间伐强度越大,保留木径向生长量增长越大。竞争释压强度对不同径级单木径向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单木径级越大,所需竞争释压强度越大。生长模型参数拟合结果表明,中径级、大径级与重释压对单木径向生长量影响显著,模型决定系数(R2)为0.44。在实际生产中,可依据单木胸径,构建合理的间伐方案,以提升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5.
青椆混交林间伐指数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间伐指数"这一新概念来量化林木在抚育间伐中被确定为间伐木的概率,突破了传统方法中对间伐木确定笼统定性的局限。选取林木的自由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健康指数、空间密度指数和目的树种特性指数等6个指标,结合对象林分的经营类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指标赋权重,可得出该林分林木间伐指数的计算模型。以湖南省沅江市龙虎山林场青椆混交林的一个试验样地为案例,采用"间伐指数"来确定间伐木,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抚育间伐方案。  相似文献   

6.
搞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加快林木生长,增强企业后劲,缓解可采资源危机,使天然次生林从低效生态平衡转变为高效率多功能的生态平衡,具有很大的作用。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综合经营和培育天然幼、中龄林,因地制宜地以目的树种更替那些非目的树种,从而改善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年生长量,提高林地总生产力。如上经营技术已被黑龙江省森工战线列为“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工程”,本文是对该“工程”实施技术的研讨。1可实施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的林分现状为了搞好关于天然次生林优化抚育技术的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岭南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次生林顺行演替采取的经营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过伐林实行封山育林,对火烧迹地实行天然更新,其森林演替效果显著.对过渡阶段的次生林实行抚育间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密留稀的抚育方式可以促进树木生长量的提高,有利于森林的顺行演替;采阔留针的作业方式造成土壤肥不足,森林生长速度减慢,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质量下降.不同森林类型的养分流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森林生产力;阔叶树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大大高于针叶树,加速了树木生长和森林演替速度.藉于研究结果,对确定合理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能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进行经营类型划分,划分出更新采伐型、抚育间伐型、林分改造型、高效经营型、封育型和封禁型等6种经营类型。对每种经营类型又提出了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指标体系,并就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资源现状及特点,提出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次生林的监测和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生长发育规律、混交林培育理论、恢复与再建和结构调整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40年生以柞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采取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定位研究林分凋落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凋落物量每年从10月份开始增大,到12月末达到高峰,全年各个时期,凋落量最大的基本为弱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年凋落量和贮量以弱度间伐区最大,强度间伐区最小。凋落物总量的分解转化率以强度间伐区最高,对照区最小。研究认为,对天然次生林中的幼林采取适度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地凋落物状况,有利于林地的养分供给。  相似文献   

10.
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秦岭火地塘林区7个森林类型,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敏感性分析,选择17个反映森林类型特征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秦岭主要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数学模型.根据等间距法,将森林类型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秦岭7个主要森林类型即铁杉天然次生林、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红桦天然次生林、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度评价综合指数分别为0.98,0.90,0.78,0.56,0.39,0.35,0.01,近自然度等级分别为1,1,2,3,4,4,5,铁杉和锐齿栎天然次生林处于近自然状态,其他林分分别处于半自然、远天然、近人工和人工状态,近自然度顺序表现为顶极群落森林>演替过渡群落森林>先锋群落森林>乡土树种人工林>外来树种人工林.评价结果与该区森林天然性程度相吻合,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森林类型的近自然度,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杨树间伐中存在的流程长、操作不便、受《森林经营技术规程》限制以及具体实施、检查验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其中《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抚育间伐强度不许突破现存蓄积量25%这一硬性指标,从根本上造成杨树间伐后林分密度过大,降低了抚育间伐的效果,制约着杨树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根据每公顷适宜保留株数这项指标提出了控制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当前抚育间伐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一类清查样地为基础数据,用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竞争指数等空间结构指标作为建模变量,采用乘除法基本思想构建楠木次生林结构目标函数,通过林分相容性收获预估模型拟合结果来确定各年龄阶段林分最适断面积,将最适断面积作为确定间伐量的约束指标,构建湖南省楠木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模型,通过间伐调整,提出楠木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促进森林提质增量。以3470号样地为例,进行结构化经营模拟。根据优化模型确定间伐木共23株,株数间伐强度为16.3%,经营后林分树种空间隔离程度增加,全混交度由原来的0.365增加到0.395,林木所受的竞争压力大幅减小,其竞争指数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了51.4%,林分空间分布格局趋近于随机分布。通过对林分未来10年生长进行预测,将林分断面积调整到最适状态时断面积、蓄积定期生长量均高于未间伐林分以及较低密度林分。说明本次经营活动在对林分结构进行改善的同时林分生长活力也有所提高,经营措施可行,可为湖南地区楠木次生林提质增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次生林台湾相思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竞争强度与对象木胸径服从指数函数关系,台湾相思胸径小于26cm时应加强对其保护,采取人工抚育措施促进生长;台湾相思胸径达到26cm时竞争强度趋于稳定。这可为台湾相思次生林的抚育间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连城林区原属天然次生林残败林分,经过30多年指定经营,特别是采用抚育间伐措施后,林分树种组成比例得到了合理的调整,提高了林分质量,促进了林木生长,本文通过列举通过三次资源调查数据,充分证明连城林场采用抚育间伐技术措施,是次生林经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牡丹江林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以东京城林业局为例,天然次生林的面积占全局有林地总面积的59%,其中柞树次生林占49%,杨桦次生林占10%(1971年)。天然次生林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后备资源。因此合理组织次生林经营显得非常必要。抚育管理是次生林经营的重要内容,而抚  相似文献   

16.
以水曲柳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以培育大径材为目标,采用典型取样法,研究不同强度间伐对水曲柳天然次生林的生长变化及乔木层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胸径生长及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以弱度和强度间伐的天然次生林分中水曲柳中大径级林木较多,以中度间伐胸径生长率最大;不同间伐强度水曲柳天然林中,林木径级分布以强度...  相似文献   

17.
从蒙古栎林入手,分析间伐对于次生林生长率的影响.该文先简述抚育间伐对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影响,而后从蓄积生长率角度分析其前期过程,针对具体数值探讨抚育间伐和生长率之间的联系,分别从趋势以及定量2个角度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抚育伐固定标准地解析木,分析抚育间伐前后标准地林分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发育规律。说明抚育间伐是天然幼、中龄林不可缺少的经营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研究如何评价作业林分的近自然状况为目的,以大边沟林场柞树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直径结构、生物多样性、天然更新和演替阶段等参数,采用离差最大化方法计算关联系数及权重进行近自然度的计算与评价。结果表明:标准地1、3、4的近自然度值依次为0.682 0、0.670 3、0.660 5,是处于次生演替初期或中期的天然次生林;标准地2的近自然度值最低,为0.497 0,属于人为干扰极大、生长不良的退化林,急需改造。并提出了基于不同近自然度等级的林分改造型、抚育间伐型、采伐更新型、改造防护型等4种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衡量森林质量的指标之一,物种的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抚育间伐森林经营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经营措施。通过对不同间伐措施在森林群落多样性方面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的结论对森林经营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