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最佳时段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众多防治单位在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利用肿腿蜂进行防治的现状,根据肿腿蜂寄生行为对寄主的要求和松墨天牛发生的特点,初步分析了最适放蜂期的确定因素,提出最适放蜂期为松墨天牛羽化盛期后约1个半月。  相似文献   

2.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林木的重大森林害虫,成虫又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Nicle的主要传播媒介,因其危害严重且防治困难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列入检疫对象。建立安全有效的松墨天牛防治方法有赖于多学科的参与,其中分子生物学将成为松墨天牛研究的重要工具。从松墨天牛的分子生态学、线粒体组、基因克隆、RNA干扰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拟为用新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松墨天牛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几种诱杀松墨天牛方法的效果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3种方法诱杀松墨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松饵木能引诱到补充营养的松墨天牛成虫,且雌成虫能在松饵木上产卵,引诱剂对引诱怀卵的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较好。引诱剂和松饵木使用方便、安全,成本较低,大面积应用可降低松墨天牛种群密度,减少松材线虫传播机会。但单独使用达不到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目标。灯光诱杀远不如引诱剂和松饵木,且其成本高,安全性差,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利用引诱剂和松饵木在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云南省松墨天牛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松树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松墨天牛害虫对松树林产业的破坏力是极大的,最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松树成片死亡,因而对松墨天牛进行严格的防治具有必要性。云南省林业规模逐渐扩大,松树林占比较多,在对松墨天牛进行防治期间,传统防治技术容易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其他的伤害,因而无公害防治技术应用的推广和研究就成为松林业发展的关注重点。对其无公害防治技术与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与调查,得出了3种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效果及差异,并据此提出了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松材线虫病也称松树萎蔫病,是一种国际性检疫病害。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南京,该病害传播速度快,我国现疫区包括重庆在内多达17个省市。松材线虫病原为松材线虫,其病原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松墨天牛M,针对松墨天牛的生物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整合国内外对松墨天牛生物防治资料,对其提出了生物防治方法,为我国松材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天牛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蛀干害虫,广泛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区域。我省常见危害严重的天牛有光肩星天牛、松墨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青杨天牛及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天牛危害树木极为广泛,不仅危害松、柏、杉等针叶树种以及杨、柳、榆等常见树种,而且也危害桃、李、杏等果树。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点防治和监测对象。青杨天牛危害杨树,星天牛危害果树。因此,天牛的防治已成为全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一、天牛从外观上易识别成虫具鞘翅,形体大小不一,3~7cm不等,色多黄、褐、黑色,少数品种具星斑光点,有节状触角、…  相似文献   

7.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墨天牛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同时其成虫能传播松材线虫,加重了对松树的危害。本文综述了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松墨天牛的生物学、防治及其它方面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8.
于城步县选择松墨天牛发生与危害较为集中的3个乡镇,设置7个标准样地,共挂放21套APF-Ⅰ型诱捕器,对松墨天牛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7个样地中共诱集松墨天牛9 698头,松墨天牛成虫在城步县的发生期为5月初至10月上旬;羽化期诱集的雌成虫数量均略高于雄成虫的,总体雌雄比接近于1;诱集到的雌成虫腹部有卵粒,防治效果良好。重点防治区诱集到的松墨天牛数量略高于一般防治区,建议配合其他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三地两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45 0 W高压汞灯诱杀松墨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效果明显优于 2 0 W黑光灯 ,灯光引诱结果与松墨天牛自然羽出情况基本一致 ,灯光诱集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上均可分离到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et Buhrer) Nickle。因此利用 45 0 W高压汞灯监测松墨天牛及松材线虫种群有应用价值 ,有待进一步试验完善。但灯光引诱成本较高 ,安全性也不好 ,用于松墨天牛防治不宜提倡。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携带者,随着松墨天牛的取食和产卵,松材线虫会进入到松树中,故当前世界各国不仅充分重视松材线虫的防治,同时还加强对松墨天牛防治的研究,将其作为松材线虫病的一种主要防控措施。基于此,针对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监测和诱捕器野外应用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等甲虫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块松材线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松林,伐除枯死松树,选取具虫蛀为害特征的疫木伐桩,每地各10个。将其整个伐桩挖出,携回实验室解剖,收集害虫,并鉴定和统计虫种和数量。调查显示,为害疫木伐桩的蛀干害虫有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amus ahernatus Hope)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 Kraatz)]、马尾松角胫象[Shirahoshizo patmdis(Voss)1和松瘤象(Hyposipalus gigas Linnaeus)等多种害虫幼虫,其比率分别占96.0%、3.0%和0.7%,其它害虫占013%;伐桩地上部有松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多种蛀干害虫,占蛀干害虫总数的9.5%;地下根部仅有松天牛,占总数的90.5%。伐桩根部松天牛幼虫种群数量分布随深度增加逐渐递减,集中分布在0—60cm之间。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松材线虫病预防措施及可持续控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特大毁灭性病害,其病原是松材线虫,传播途径主要是靠松墨天牛携带。福建省已处在松材线虫病的包围之中,松材线虫病传入福建省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为了延缓该病的传入或一旦传入,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作者提出了预防性措施和可持续控制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加强监测和监控,采取超前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Pine wilt is a serious and fatal disease in pine forests. It is caused by the pine wood nematod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transmitted by the Japanese saw beetle Monochamus alternatus. Control of this disease depends on reducing its vector population.The public is demand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trol methods and biological contro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en as an important, safe and effective approach. Through our investigations both in the field and by breeding in our laboratory, a new predator of M.alternatus, Tetrigus lewisi (Coleoptera: Elateridae),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Given our continuous observations, we are assured that the predatory behavior of the elater can be separated into four parts, i.e., foraging and sensing, killing, eating and excretion. They always took several hours to eat the preys that have been killed momentarily. We finally found that most of the elaters preferably attacked in the stomach and abdomen of the larva of M. alternatus.  相似文献   

15.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慈利县、韶山市、南岳区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2种天敌昆虫,开展防治松褐天牛的试验。结果表明:2种天敌昆虫对松褐天牛有良好的控制作用,4个试验区的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2.65%,校正虫口减退率为91.41%;混合释放2种天敌昆虫的寄生率为92.42%,高于单独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率62.00%和87.34%。  相似文献   

16.
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利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喷施1%噻虫啉微胶囊颗粒剂防治松褐天牛,能够取得因松褐天牛羽化期长、防治难度大等原因常规药剂难以达到的防治效果。施药后30d,防效效果在75%以上,该药剂能将不断羽化出来的松褐天牛杀死,药剂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概述广东省自1988年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在疫情监测技术、松褐天牛防治技术上的进展情况及林分结构调整措施.并针对目前广东省在思想认识、行政决策、法规制定、检疫监管和现有防治措施等上存在的问题向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防治技术水平,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扩散蔓延,确保实现“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加”目标。  相似文献   

18.
林间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进行防治松褐天牛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松褐天牛有较强的杀灭效果,且持效期达30 d以上。在喷洒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林区,平均每个诱捕器的成虫诱捕量为32.4头,诱木上平均成虫产卵刻槽数为19.6个/m2;而在对照区,平均每个诱捕器的成虫诱捕量为93.8头,是喷药区的2.83倍,平均刻槽数达191.02个/m2,是喷药区的9.75倍。施药的相对防治效果可达86.3%。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松褐天牛防治及引诱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褐天牛是危害松属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并传播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林大面积死亡。该虫在我国广泛分布,已对我国林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我国对松褐天牛开展了大量的防治及引诱技术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我国松褐天牛防治技术以及引诱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论述了此两项技术研究工作的前景,旨在为松褐天牛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