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直播水稻田化学除草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云 《杂草科学》1995,(3):32-34
旱直播水稻田的化学除草需在播后苗前和苗期分别进行1次。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用25%恶草灵乳油0.175 ̄0.2L/亩(商品量,下同)。苗期处理在稗草2 ̄3叶期进行,用20%敌稗乳油0.6L/亩+50%杀草丹乳油0.35L/亩,或20%敌稗乳油1.25L/亩。双子叶杂草多时,用20%敌稗乳油1.25L/亩+20%2甲4氯水剂0.11L/亩。  相似文献   

2.
1992~1996年田间试验表明,1hm~2用果尔172.8g(有效量)在大蒜播后芽前至立针期或2叶1心期至4叶1心期喷施,对蒜地杂草防效86.4%以上,对大蒜安全。果尔144g+除草通297g在大蒜播后盖膜前应用,对杂草株防效87.4%以上,鲜重防效95.3%以上。4a中示范果尔除草6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3.
大豆蚜的系统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 ̄1996年作者以系统最优控制为技术原理,采用逐步逼近法和正交优化法,研究了豆田11种可控因素对大豆蚜,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根据既控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综合评价可控因素,提出大豆蚜系统最优控制:大豆与玉米同穴(4:1式)或间作(9:2式)、鲁豆4号6月10日前后播种、1800g/hm^2微肥拌豆种,N45kg/hm^2,P2O5 60kg/hm^2、K2O150kg/hm^2、有机肥  相似文献   

4.
在无水浇条件下,进行沟麦套种甘薯旱作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实现了每公顷产粮15t的目标。3年度小春、甘薯(折干)两季平均单产达15600kg/hm^2 ̄19459.95kg/hm^2,比平播小麦-夏甘薯一年两季增产2181.0kg/hm^2 ̄6040.5kg/hm^2,增长16.3% ̄45%;沟麦套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施足肥料;选用抗旱抗病高产的小麦甘薯良种;小麦适期播种,甘薯适当早套,并盖地膜;小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适度亏缺灌溉的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民勤县灌区4年春小麦灌溉对比试验,对春小麦适度水分亏缺下节水增产机理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分蘖,拔节,乳熟前期受旱3d ̄5d,可增产2% ̄20%,耗水量减少750m^3/hm^2 ̄1050m^3/hm^2。适度亏缺灌溉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旱能力,提高抗倒伏能力,并对生殖生长有促进作用,使667m^2穗粒数增加,将有限水量用于保证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具有明显节水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病毒杀虫剂新剂型—乳悬剂应用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研制的棉铃虫病毒(NPV)杀虫剂乳悬剂,经河南、湖北、河北3省4年棉田试验,证明防治棉铃虫的效果,相当于当前推广的化学杀虫剂,优于原病毒可湿性粉剂。乳悬剂(1.2×10^12 ̄2.4×10^12PIB/hm^2)可使虫口减退91.7%,而PIB含量相同的可湿性粉剂,虫口减退率为83.7%。百株残存幼虫,前者平均为4.2头,后者为8.1头。在常温条件下,经过14 ̄16个月的室内贮存,病毒乳悬剂的防  相似文献   

7.
宁夏黄土丘陵区旱作农田蓄水保墒耕作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黄土丘陵区耕地面积588.67万hm^2,其中80%为坡耕地,年流失水分量为20mm-60mm,流失表土45t/hm^2=180t/hm^2,年降水量为250mm-600mm,蒸发量为其1.3-1.4倍,降水利用效率为2.25kg/(mm.hm^2)。  相似文献   

8.
渭北旱塬冬小麦不同栽培方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冬小麦8种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古人人经济学产量和产投比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适合于泅北旱原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和膜侧条播栽培方式其中冬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产量达2856.0kg/hm^2,膜侧条播产量2638.5kg/hm^2,分别较对照(露地平作)1605.0kg/hm^2增产1251.0kg/hm^2、1033.5kg/hm^2,增产幅度达78.0%和64.4%,产投比分别达  相似文献   

9.
张丽  李善林 《杂草科学》1999,(1):37-39,23
经1994~1995年在北京地区试验证实,72%普乐宝乳油是适用于大豆田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的优良,安全除草剂,在1.0~2.0kg/hm^2的剂量下,普乐宝对大豆安全,对马唐,狗尾草,草,蟋蟀草,反枝苋等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大豆增产效果显著,对田旋花等杂草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麦,玉米、油料等9种作物100次田间试验表明,氯化铵肥效与尿素肥效相当;氯化铵、尿素每公斤氮产出量相差无几,二者之差变化在-1.2kg/hm^2 ̄2.6kg/hm^2之间,平均-1.0kg/hm^2,氯化铵与尿素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5.4%和26.1%,二者的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与尿素相比,氯化铵对作物收获物中的粗蛋白,脂肪和淀粉也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棉花播后苗前施用53%草力克乳油50 ̄75mL/667m^2,广泛适用于直播棉田或棉花育苗田,可有效地防除棉田多种单、双子叶杂草,并具有较好的防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供水能力,提高小麦量和水分利用率。经试验,土壤供水能力提高132.3%-181.0%,小麦产量提高55.0%-75.1%,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提高2.04kg(mm.hm^2-3.59kg/(mm.hm^2),达到7.13kg/(mm.hm^2-8.89kg/(mm.hm^2();处理中窄 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能较  相似文献   

13.
罗标  李明祥 《广西植保》1999,12(4):9-10
用稻草畏2号(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抛秧一次净(30%丁、蔼可湿星粉剂)、省力宝(10%环庚、苄可湿性粉剂)和抛秧田除草剂(20%丁,蔼显性粉剂)4种药剂作抛秧田除草试验。抛秧田除草剂和稻草畏2号两处理防效相当,对单、双子叶杂草的防效,药后20天仍达90%以上,持效比较长省力宝和抛秧一次净两处理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效,药后20天也达96.1%和95.9%,对双子叶杂草的了效在药后10天时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1995~1996年在水稻移苛田在直播田做了太阳星防除水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太阳星对水稻安全,可有效防除雨久花,狼巴草,谷精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在移栽田太阳星15%WG22.5~33.75g.a.i/hm^2与阿罗津30%EC225g.a.i./hm^2混用,在直播田太阳星15%WG22.5~33.75g.a.i/hm^2与禾大壮96%EC1400g.a.i./hm^2,混用,可有效防除特刊划  相似文献   

15.
宁南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作物生长期降水仅45.5mm的严重干旱年,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试验获得了理想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秋覆膜处理平均单产3130kg/hm^2,水分利用率14.15kg/(mm.hm^2)分别比对照高1063.3kg/hm^2和5.072kg/(mm.hm^2)增幅达51.6%和55.9%扣除成膜成本后净增收543.66元/hm^2,上述单产水平和增产幅度在当地旱地春小麦生产中是罕  相似文献   

16.
邝乐生 《广西植保》1997,10(1):21-23
在广西的大化、马山、等地进行玉米除草地膜覆盖栽培试验,除草地膜对玉米地杂草防除效果达70-100%,尤其是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且玉米产量比露地对照处理增产17.4%。  相似文献   

17.
降水与土壤肥力对海原小麦产量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与土壤瘠薄是宁南山区旱作农业的两大重要限制因子,通过“旱”与“薄”对产量的效应研究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正常年从降水量180mm~200mm其降水生产潜势主1674.0kg/hm^2~1860.4kg/hm^2,比实际产量高出一倍左右,土壤养份提供产量在500kg/hm^2~750kg/hm^2,正常年份要实现小麦1050kg/hm^2(丰收年)的产量,由于受降雨特点影响,存在35.8mm耗水  相似文献   

18.
地膜穴播冬小麦生物学特性及其增产机理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试验表明,地膜穴播冬小麦具有显著的增产和节水作用,比对照增产24.76%,水分生产效率达12.15k(hm^2.mm),比对照组高4.95kg/(hm^2.mm),耗水量比对照减少81.84mm,各种生理活性指标均比对照显著提高;生育期提前7d。  相似文献   

19.
田间施放绿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稻水象甲成虫怀卵期,田间用绿僵菌(10^14孢子/hm^2)喷雾防治,13天后对成虫的防治效果达92.5%。经防治后的幼虫和次代成虫平均虫口分别为2.12和0.30头/从,而对照分别为8.40和4.17头/丛,差异均达极显著(t〉0.01)。对虫口密度高发地块,若采取菌剂和化学膛药配合使用,效果则更佳。  相似文献   

20.
甲磺隆和乙草胺混配防除麦田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匀市地处贵州省南部偏东 ,东经107°07′19″~107°46′26″ ,北纬25°51′26″~25°25′39″,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市常年种植小麦0.4万hm2~0.54万hm2,70%为稻茬麦田。当地麦田主要杂草有早熟禾、棒头草、野燕麦、繁缕、猪殃殃、大巢菜、杨子毛莨等。由于当前应用的乙草胺、甲磺隆等除草剂单独施用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比较单一 ,不能全面防除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麦田杂草 ,为此 ,1999至2000年 ,在该市平浪镇进行了甲磺隆、乙草胺混配处理的除草试验 ,取得了很好的除草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