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平  张世亮 《种子科技》2001,19(5):289-290
父母本花期是否完全相遇 ,是玉米杂交制种成败的关键。因此 ,在父母本生育过程中必须进行花期预测 ,以便及早采取促控措施 ,使花期吻合 ,获得高产。1 常用花期预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目前生产中常用的花期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对植株进行剥镜检法。方法是剥出已出叶数 ,根据未出叶数和雄穗原始体分化时期和大小预测花期是否吻合。这种方法虽准确可靠 ,但费工费事 ,并且是在损伤植株和有一定设备的前提下进行。显然 ,这种方法在大面积生产中应用不仅不切合实际 ,而且也难以办到。第二种方法是叶龄预测法。这种方法是目前生产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2.
夏玉米叶龄指数追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4.
紧凑型玉米叶龄模式栽培促控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紧凑型玉米掖单13号,用叶龄作指标采用以肥水为中心的促控措施,即“促,攻,补”肥水运筹技术,符合掖单13号生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产量,群体结构,产量性状以及与产量密切相关的主要生育和生理指标-叶面积系数变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势,净同化率的变化,光能利用率,能量和累动态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栽培,因此叶龄模式促控栽培技术在玉米生产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不同移栽叶龄对玉米肥球育苗移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黔西南州特殊的地理环境 ,自然灾害种类多 ,危害程度深 ,范围广 ,特别是冬春干旱尤为突出 ,几乎是“年年有旱情 ,十年九年重” ,给玉米育苗移栽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为探索适宜移栽叶龄对抗御干旱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于 2 0 0 0年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品种使用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临奥一号 ,并进行种子包衣处理。1 2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安排在兴义市坪东镇小店村五组许朝用家责任地内 ,总面积 0 10 5hm2 (1 5 8亩 ) ,试验用地 6 2 8m2 (2 7 6 7m× 2 2 7m ,含重复间走道宽 1m ,小区间隔 0 6 7m ,四周…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大田叶龄观察,一般需靠定点记载20株植株来推算。如果不进行叶龄定点记载,制种田父母本叶片叶龄就无法判断。而定点记载需专人负责,工作任务繁杂。特别是在制种组合多的情况下,定点记载任务更重。因此,在没有叶龄记载的情况下,能准确判断父母本各时期叶龄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讨,在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制种田父母本叶龄的判断归纳成九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文  张强 《耕作与栽培》2003,(Z1):23-25
通过在中低海拔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生态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进行的不同移栽叶龄的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从1叶1心到3叶1心,玉米产量有随着移栽叶龄的加大而增加趋势;3叶1心以后,随着移栽叶龄的继续加大玉米产量则逐渐降低.以3叶1心移的玉米产量最高,2叶1心移栽的玉米生产上采用营养球加小拱棚保温育苗移栽技术,最佳的移栽叶龄是3叶1心.采用最佳叶龄移栽,同时配套优良品种、平衡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等综合适用技术措施可以获得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8.
马中义 《种业导刊》2014,(10):30-30
<正>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整个生长期内需肥量大,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玉米叶龄与植株体内质和量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依据玉米叶龄,采取相应措施,科学施肥与管理,协调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是提高玉米产量,实现高产稳产行之有效的方法。1玉米叶龄识别1.1触摸法玉米植株第1~5片叶没有生长茸毛,用手触摸时感觉比较光滑,从第6片叶开始,叶片上开始生长有茸毛,用手触摸有发涩,甚至扎手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黄德社 《种子》1992,(1):64-65
杂交水稻叶片叶龄的判断,在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栽培上,可根据叶龄进行科学施肥和管水,有利于杂交水稻高产;在杂交水稻制种上,可随时掌握父母本叶龄变化情况,预测父母本对应叶龄是否相吻合,有利于花期预测和调节。怎样判断杂交稻叶片叶龄呢?综合起来,有如下10种方法。1.种谷方向判断法:利用秧苗种谷的方向来判断叶片叶龄。此方法只适宜秧苗叶片叶龄的判断。在秧田期,当秧苗叶龄较  相似文献   

10.
11.
杜光竹 《耕作与栽培》1992,(3):23-26,40
通过叶龄、寄秧密度与壮秧的关系,明确汕优63品种在不同叶龄移栽时,适宜的寄秧密度、秧田基本苗、移栽时秧田叶面积及分蘖情况,验证秧苗叶蘖同伸壮秧,秧田茎蘖滞增叶龄期为适期移栽的指标。秧田茎蘖滞增叶龄期后1或2个叶龄移栽,分蘖开始停止甚至死亡,秧苗素质差,此研究汕优63是否符合这个规律,给生产上提供理论依据。今年在地区农技站的组织和安排下,我站进行了叶龄模式栽培法——壮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叶龄的动态变化与其肥水需求存在着较大的相关,叶龄间接地反映了群体的生理蒸腾量,节水栽培的关键就是在保证作物生理蒸腾量的前提下,减少棵间蒸腾和田间渗漏量,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1 杂交水稻叶龄判断方法返青分蘖期,杂交水稻移栽后,由于植伤,使植株移栽后长出第一片叶的尖端几厘米处出现缢痕,状似葫芦,叫葫芦叶。这片叶与移栽时秧苗最后一片叶两片叶枕重叠,形成双零叶。移栽后长出的第二片叶比前一片叶明显缩短变小,此叶称植伤叶。上述三类叶的出现可以作为杂交水稻返青分蘖期的特征叶。有效分蘖临界期叶龄为总叶…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泽蔚 《耕作与栽培》1993,(5):57-57,58,6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是按叶龄进程模式化地揭示水稻一生的生育规律,数量化地确定水稻高产的生育指标,规范化建立不同类型品种的促控技术。它是我国水稻模式化栽培方面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项技术自从1988年确定为农业部全国开发与推广项目以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已在我国大多数省、市、区推广,应用领域已由单季中稻发展到双季稻,由移栽稻发展到水直播、旱直播稻,从平原进入丘陵和山区,从低海拔进展到中、高海拔地区,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更新了科技人员的种稻知识,提高了稻农的种田水平。我省于1988年引进该项技术,各地试验摸索模式参数指标的同时,进行了面上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确定适宜基本苗的意义水稻栽插适宜基本苗数的多少,对协调每亩穗数、每穗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合理组合;对合理利用分蘖、促进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对高产群体的建立和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水稻产量的高低和栽插基本苗数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叶龄模式理论为水稻的生长发育及器官建成提供了叶龄指标,从而指明了采取相应农艺措施的适宜时期。但各项农艺措施对杂交中稻产量的影响作用及应采取的合理的数量指标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此,我们应用我地已初步建立的杂交中稻生育叶龄模式,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影响产量较大的5个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6个试点5个移栽叶龄的随机区组试验,得出贵州紧凑型玉米育苗移栽的最佳移栽叶龄2叶1心至3叶1心.  相似文献   

18.
水稻叶龄模式是一项新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它是江苏农学院凌启鸿教授等进行长期的高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成果。1987年,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列为全国“农业十项推广技术”农作物模式化栽培之首。水稻叶龄模式开发与推广项目是将该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的新突破,有利于稳定和发展全国的粮食产量,并能提高我国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种稻技术水平,大面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1988年,全  相似文献   

19.
杨独清 《耕作与栽培》1995,(3):18-19,24
水稻旱育浅植不同移栽叶龄试验初报杨独清(贵州省凤冈县农技站)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具有省种、省秧、省膜架、省工、省肥、增产显著等特点,但目前还仅限于在冬闲田上推广应用。为探索在大面积的稻油、稻麦两熟田上应用旱育浅植的配套技术,推动水稻栽培技术改革,我站...  相似文献   

20.
水稻叶龄进程群体叶面积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调控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当代作物栽培中,高产依然是人们努力的目标。决定产量的因素是叶面积的合理发展和群体光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提高抽穗至成熟期的净光合产量。通过栽培措施提高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和合理的动态变化,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另一方面,谷物产量的最终表现是每亩总结实粒数和粒重,也就是产量总库容量的大小决定了产量的高低;群体叶面积的增加能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