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育珠蚌实施手术后,就进入了珍珠的培育阶段,这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生产实践上饲养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必须在实施手术前就做好。如饲养水域的选择,吊养工具的准备等。在整个育珠蚌的养殖期间必须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实行科学管理,满足育珠蚌生态和生理的需要,以期达到快速培育优质珍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华丹 《科学养鱼》2003,(11):16-17
四、育珠蚌的合理养殖和管理 1.育珠蚌的养殖密度 育珠蚌手术完成后,必须及时放入养殖水域中进行培育。手术后的育珠蚌在3~4小时内必须放入水质良好的水域进行培育,以袋养、笼养和网夹养殖的方式较为普遍。养殖密度视水质肥瘦、饵料生物丰欠等因素而定,一般养殖密度为每亩水面放养1000~2000只。以袋养或笼养为例,每袋(笼)放置2~3只育珠蚌,每袋(笼)间隔距离为25~30厘米,每条绳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3,(11):65-65
一、养殖方式 通常采用笼养法养殖育珠蚌。先用毛竹、木棍打桩,用粗的尼龙绳作横栏,架于水面。在绳上每隔几米固定一塑料泡沫或密封空塑料瓶以增加浮力,然后将育珠蚌放置在胶丝网笼内悬吊于绳上,行距1.5米,笼距在1米左右,放养于绳下20~30厘米的水层之中养殖,吊养深度应随季节而变化,春季离水面25厘米,夏季离水面50厘米,秋季离水面40厘米,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淡水珍珠优质、高产的主要技术经验: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最佳期是4—5月上旬;采用稻田流水泥养幼蚌;选当年1~ 幼蚌作手术蚌;培育珠蚌改吊养为笼养。并对育珠池的理化生物条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天南海北     
天南海北育珠创高效投资建学校万年县珠田乡珠田村为脱贫致富奔小康,1991年各组织劳力将村前后的老水沟和鸡口田开发与改造成四口引用生活污水养鱼育珠的40亩池塘。1992春与县湖云塘水产场联营养珍珠并由场方提供珠蚌和技术。当年5月利用13亩池塘吊养珠蚌1...  相似文献   

6.
12hm2东风水库吊养三角帆蚌25280只,于2012年8月暴发细菌性蚌病,病蚌出现大批死亡。10月15日将病蚌就近分开,4000只转入53.3 hm2石山脚水库,1850只转入0.2 hm2池塘。水库用生石灰局部泼洒。池塘进行严格清塘消毒,病蚌在转池时进行了药物浸泡,之后,每10d泼洒一次生石灰。吊养1个月,两水库的珠蚌照样大量死亡;池塘珠蚌死亡逐渐停止,11月15日完全停止,剩珠蚌1650只,成活率为89.2%。  相似文献   

7.
黄子华育珠致富经江西万年县湖云乡麻垅村农民黄子华1991年承包池塘30亩育珠养鱼,当年放养鱼种1.5万尾,吊养育珠蚌2.12万只。经过二年多的精心饲养,产珍珠173.9公斤,鱼0.8万公斤,总产值达28.73万元,纯收入18万多元,成为全县珍珠养殖示...  相似文献   

8.
育珠富了不忘本、投资建校育新人──江西省万年县珠田乡珠田村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利用老水沟和鸡口田改造建成四口引用生活污水养鱼育珠的40亩池塘。1992年春与县湖云塘水产场联营养珍珠并由场方提供珠蚌和技术。当年5月利用13苗池塘吊养育珠蚌11.5万只。经...  相似文献   

9.
幼蚌实行强化培育,植珠工艺改为“三小”,调整嫁接季节和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可使优质珍珠培育周期缩短为二夏一冬,优质珍珠比率由原来的8%上升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淡水珍珠蚌被动吊养的特殊养殖方式,容易受水体各种胁迫因子所侵扰,较多珠农因缺乏对育珠水质基本知识的了解而盲目管理,致使育珠蚌发病甚至死亡,为此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给广大珠农提供一些帮助。一、水质好坏的判别1.检测水中pH值、溶氧、硫化氢等理化指标pH值对育珠蚌的珍珠质分泌有极大影响,pH值为6.2~7.5珠蚌生长较为适宜。其它指标要求与鱼类基本相同。2.测池水透明度育珠水体最适宜的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小于20厘米说明池水过肥,浮游藻类过多,夜间藻类死亡分解和呼吸作用,使水体严重缺氧,致使珠蚌喷水无力,抗病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1.
河蚌育珠工艺的几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金湖县近年来大力发展育珠生产,推广鱼蚌混养,改革育珠工艺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1990年全县鱼蚌混养面积达2000亩,吊养育珠蚌近100万只,生产珍珠近5000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50多万元。该县在育珠工艺上  相似文献   

12.
育珠蚌的致病因素很多,通常是蚌体瘦弱和受伤后,由于寄生虫的侵袭和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此外水温急剧变化,水中缺氧,饵料缺少,水质污染,也能直接引起蚌类的致病和死亡。发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养殖方法和环境条件差如吊养、网养、死水、水深、氧气不足,水被污染等。  相似文献   

13.
育珠蚌植片后经过“三夏二冬”或“二夏一冬”的培育管理,便可采收珍珠了。但是,育珠人常为污珠、废珠而苦恼。产生污珠废珠主要是植片中的失误和吊养后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现将我们发现的问题及防止的办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些渔业生产单位和养鱼专业户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多采用鱼蚌混养.为使鱼蚌混养能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鱼蚌混养的池塘鱼种放养量不宜太大.一般地、较合理的鱼种放养量为每亩池塘600尾左右,而育珠蚌的放养量则为每亩500只左右.2.忌放以蚌为食的肉食性鱼类.如在池塘中放养了青鱼、鲤鱼等,将会影响育珠蚌的成活率.3.适当少放与育珠蚌有食物矛盾的"吃水鱼".在池塘中放养较大数量以浮游  相似文献   

15.
育珠蚌对环境的改变具有适应性,但若超过其适应范围,就会对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甚至是生存产生危害。所以,养蚌育珠生产管理就是对水质环境进行适当的人为调控,为育珠蚌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空间,惟有如此,才可能实现珍珠的优质高产,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周国勤 《水产养殖》2004,25(2):10-11
0 引言。近几年各地都在大力引导调整水产养殖业的养殖品种结构,淡水珍珠池塘养殖又成为新的热点品种之一。淡水珍珠池塘养殖中育珠蚌的饲养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而育珠池的施肥技术则是育珠蚌饲养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临浬县新合珍珠场,有育珠吊蚌水面200亩,每年为插片、取珠要杀蚌8万只左右,若按只平0.5—1两蚌肉计算,共出蚌肉6,000斤。过去,这些蚌肉少部分被村民拣去饲养母猪,大部分连同贝壳堆在场房旁,腐烂发臭,严重污染环境。后来,该场利用这些蚌肉养鳖,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3年7月,他们收购了亲鳖281斤(242只,其中雌鳖170只),每天投喂蚌肉25—30斤,约为体重的1%左右。养至1984年11月底,只只膘肥体壮,共计增重560斤,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水产科技》1976,(2):16-16
一、珍珠生产 2000个育珠蚌饲养两周年,收获人工无核珍珠8.2市斤。其中褶纹冠蚌平均200个左右收获珍珠1市斤;三角帆蚌平均300个左右收获1市斤。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工养殖的淡水珍珠,如何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淡水育珠的重要课题。我们从几年来的淡水养殖珍珠的生产实践认识到,人工育珠的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育珠蚌的种类,暂养蚌的饲养管理,制片与插片技术,育珠蚌的饲养管理好环等都影响人工淡水珍珠的质量。现就以上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一、育珠蚌的种类淡水育珠蚌的种类,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珍珠蚌,背瘤丽蚌等。一般来说,以三角帆蚌、褶纹冠蚌育成珠的质量比其他蚌的质量好,尤其是三角帆蚌  相似文献   

20.
育珠蚌在15-30℃的水温范围内,生长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夏秋季节是蚌体、珍珠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夏秋季育珠蚌的管理,对提高珍珠产量、质量和养蚌育珠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夏秋季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