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代料栽培香菇具有培养料来源丰富、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由于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集中,菌棒养分消耗大,长出的香菇子实体往往肉薄、色浅、产量低,影响香菇产量和品质的 相似文献
2.
营养液对袋栽香菇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袋栽香菇采用浸水或营养液浸泡处理,可显著提高产量,国内同行也有过这方面的报道,但对营养液的类型及其效应还缺乏详细的研究。为此,笔者于1998年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 菌筒为已出过四潮菇的甲优一号。配方为木屑78%, 皮20%,糖、石膏粉各1%。每个简料干重800g。1998年4月20日进行浸液处理,浸液前每个菌筒两端打3~5个,深10~15cm洞孔,若含水量少的,洞可打深一些,反之则浅些。用清水去除霉菌,浸于各处理溶液中,8小时后捞起晾干放回菇床。观… 相似文献
3.
4.
5.
竹醋液添加剂对香菇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醋液,也叫植物酸,是在竹材及竹材加工剩余物干熘过程中热解得到的一种具有熏臭味的红褐色透明液体,是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土壤消毒、杀菌、防腐等多种作用。近些年,国内外对竹醋液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多,但就竹醋液在香菇栽培中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在香菇栽培料中加入不同浓度和种类的竹醋液复合氮磷钾等元素配制的添加剂,探索其在香菇栽培中的增产效果,从而为今后的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供试菌株:香菇9015,由丽水市林科所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保存、提供。(2)竹醋原液:分别由浙江省遂昌县文照竹炭有限公司、浙江遂昌名康炭业有限公司、浙江富来森竹炭有限公司提供。(3)竹醋液添加剂:由三种来源的竹醋原液分别添加氮磷钾等元素复合配制而成。(4)基础培养基配方:杂木屑78·8%、麦麸20%、石膏1%、蔗糖0·2%,料水比1∶1,pH值自然。(5)杂木屑:由木材加工的刨片粉碎而成。1·2试验方法2007年9月9日早上开始制作菌棒。按每个处理配方称料,先将木屑、麦麸和石膏粉混匀,竹醋液添加剂按不同处理和蔗糖溶于水(每个配方培养料加水量为50kg)后拌料(表... 相似文献
6.
植物动力2003对香菇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动力2003(简称“2003”)是一种植物营养液,以叶面喷施的形式广泛应用于农作物、蔬菜、果树等,它具有促进作物新陈代谢、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增强作物抗病性、延缀作物衰老、提高作物产量之功效。然而,“2003”在香菇菠培中的应用未见报道,对此,笔者在沈田市大兴、正良进行了大棚袋栽香菇喷施“2003”试验,结果表明它对香菇增产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 香菇Cr-04,引自辽宁省农科院。1.2 培养料配方 阔叶木屑78%,皮20%,石膏1%,糖1%,含水量60%-65%。1… 相似文献
7.
9.
10.
11.
食用菌增产剂在香菇平菇反季节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快速出菇增产剂内含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促进菌丝快速生长繁殖 ,提前出菇 ,增加产量的作用。近年来 ,笔者就食用菌快速出菇增产剂在香菇、平菇等反季节栽培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试验 ,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①菌株 :平菇、川杂 1 7、广温型 ;香菇 939,中低温型 ,来源于本所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②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为综合PDA ;平菇栽培料的棉子皮 95 % ,麸皮 3 % ,石膏2 % ,含水量 60 %~ 65 %左右 ,pH自然。香菇栽培料 :木屑80 % ,麸皮 1 8% ,石膏 2 % ,含水量 55 %~ 60 % ,pH自然。③食用菌增…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香菇盖表面龟裂成菊花状白色斑纹,称为“花菇”。花菇不但具有美丽的外观,而且肉质肥厚,柄细而短,香味浓。由于数量少,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花菇售价较一般香菇高1~6倍,多生产花菇既可以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又能出口创汇。花菇的白色裂纹,并非某一品种的固有特性,不存在一个自然形成花菇的品种。花菇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关,其大体过程是:香菇子实体生长发育到一定程 相似文献
16.
谈谈如何提高木屑栽培的香菇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我国香菇的总产量曾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1988年以来,由于香菇品位低,卖不到好价钱,外商从中渔利,致使许多菇农因无利甚至亏本,被迫中断生产,栽培规模大为缩小,仅福建省就减少了一半以上。针对近几年来,香菇生产普遍存在着“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的倾向,笔者认为要振兴我国的香菇生产,当务之急是提高香菇的质量。现将如何提高木屑栽培的香菇质量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近年来,食用菌生产在我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产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菌种的质量问题。如何鉴别其好坏,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结合有关资料报导,现就我区生产规模较大的三种食用菌菌种质量鉴别标准和方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 母 种1 1 木 耳 菌丝白色,生长整齐平铺,匍匐生长,无气生菌丝,不爬壁,生长速度慢,在 2 5℃条件下,PDA培养基上 1 3~ 1 5天长满斜面,加富培养基上 1 0~ 1 3天长满斜面。菌丝满管后,过一段时间会变褐产生黑色素,出现菊花状原基颗粒。显微镜镜检,菌丝纤细 1~ 3μm,粗细均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