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蘑菇面酱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既可作鲜味菜肴,又是调味佳品,其色香味好,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欢迎。蘑菇面酱的试制成功,又为食用菌下脚原料的综合利用增加了一条新途径。现将其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一)原料配方:蘑菇下脚原料(次菇、碎菇、菇脚、菇屑)15公斤,面粉50公斤,食盐1.75公斤,五香粉100克,糖精50克,苯甲酸钠50克,柠檬酸150克,水15公斤。  相似文献   

2.
蘑菇在南方各省已很普遍,但在华北却很难见到。过去农民不愿种蘑菇,其主要原因是粪肥缺乏。可是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市在短短的五年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栽培蘑菇的农户已发展到千余户,年产鲜蘑菇十余万公斤,其主要经验是用合成料栽培(完全不必用粪尿)。1987年我在前棠村五户农民家巾试验用合成料栽培蘑菇,每平方米产菇8—10公斤,因方法简单、原料便宜,而且不易得病害,很快传开了。过去农村的麦秸被白白地浪费掉了。经种蘑菇后,不但一家增加了几百元收入,而且蘑菇废料是农田很  相似文献   

3.
潘斌 《食用菌》1993,15(4):41-42
蘑菇营养丰富,口味鲜美,有“素中之荤”之美称,又是一种优良保健食品,颇受人们喜爱。以往投放市场的蘑菇加工产品均限于干菇、盐水菇和罐头等,其中主要是罐头产品,出口量占世界之首。鉴于目前蘑菇罐头外销困难,国内市场销路不畅,造成原料大量积滞、浪费的情况。本文特介绍几种取材方便、简单易行、产品风味别具一格的蘑菇新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罐茂蘑菇新品种“浙农2号”为原料,按照蘑菇大生产制罐工艺,以当日同类型品种的大生产制罐为对照,中试该品种的主要加工性能。结果表明,该品种预煮得率较高为66.4%;原料吨耗较低为965公斤,比对照低12%;珞整菇比例高达53.5%,比对照高11.5%;成品罐头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以牛奶和双孢蘑菇菇柄为原料,研制双孢蘑菇菇柄酸奶。对双孢蘑菇菇柄浆液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稳定剂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酸奶最优工艺参数为双孢蘑菇菇柄浆液添加量13%,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4%,发酵时间5 h;增稠稳定剂最佳复配为0.10%果胶和0.20%耐酸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6.
锦云 《中国果菜》2003,(3):30-30
油渍蘑菇 取鲜菇10kg,植物油3~5kg,精盐400g。先将油入锅烧至八成熟,然后把洗净沥干的鲜蘑菇放锅内煸透,加食盐,再用文火烧10分钟,趁热把油和菇倒入洁净的容器内,使菇浸没在油中。冷却后分装入瓶密封,置阴凉处贮藏。油渍蘑菇可贮存一年左右,食用时的烹调法与鲜蘑菇相同。 糖醋蘑菇 取鲜菇100kg,精盐10kg,一层菇一层盐逐层平铺腌入桶或缸内,最上层撤盐1~2kg,然后盖竹篦,上压石块,24小时后捞出沥干盐水。再按每100kg菇8kg盐的比例复腌,腌24小时即得半成品。将半成品浸泡在水中12小时,捞出沥去水汁,装入缸中,加入半成品重量一半的食醋,…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温岭县菇农近年试验成功了一种新的蘑菇栽培方法——垅条栽培,即立体出菇技术。其比大床栽培出菇面积增加80%,而且省工、省料、质量好、产量高。每1000平方米可节省成本2781元,一级标准菇可增加10—20%,平均每平方米面积产菇量达4.5公斤,比传统的大床栽培平均增产50%。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高温蘑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蘑菇,又名双环蘑菇、四孢蘑菇,其适应于在高温中发菌和出菇,出菇季节与双孢蘑相反,且口感、外形与双孢蘑菇极其相似,因此在高温季节能够很好地替代双孢蘑菇,满足市场对夏季蘑菇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米青山  宋建华等 《蔬菜》2001,(11):19-20
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菌类之一。其栽培原料丰富,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栽培双孢蘑菇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而当前栽培双孢蘑菇所用的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较高。据调查,建100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000-4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000元,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我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  相似文献   

10.
李得富 《蔬菜》1999,(4):21-21
一、蘑菇蜜饯1.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不开个,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人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淹没菇体以达到护色目的。2.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mm×10mm左右、大小一致的菇片,切片后即倒入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整个过程应迅速,避免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长,造成氧化褐变。3热烫将菇片捞出在沸水中热烫30s左右,以使组织软化,利于糖的渗入,同时也起到钝化多酚氧化酶的作用。4.糖煮在夹层锅内配制60%~65%糖液,并加入糖液量0.03%的焦亚硫酸钠。以菇片与糖液1:3的比例倒入菇片,…  相似文献   

11.
棉秆栽培双孢蘑菇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秆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三个双孢蘑菇菌株菌种培养和栽培试验,观察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并观察子实体形态特征、检测子实体营养成分,从而筛选出适宜棉秆为基质栽培的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生物1号发菌至出菇时间最短,子实体菌盖大小适中,菇体匀称,单菇重适宜,出菇整齐度高,不易开伞,且密度合理,产量最高;9506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最低。  相似文献   

12.
柳勇 《蔬菜》1990,(5):21-22
双孢蘑菇,又称法国蘑菇、白蘑菇等,其肉质肥嫩、是一种高档的菌类蔬菜、采用无粪麦草发酵法栽培双孢蘑菇,是一项新取得的应用研究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配方 l.麦草2500公斤,菜籽100公斤,麸皮或米糠1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膏粉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85公斤,甲醛1公斤,硫酸铜2公斤(1000平方尺栽培面积用料)。 2.麦草1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籽饼10公斤,碳酸钙2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利因子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份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给栽培蘑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有关报道和生产实践,就蘑菇死菇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作如下概述,以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邵伟  乐超银  唐明 《食用菌》2008,30(6):48-49
以双孢菇菇柄和残次菇为原料,在50-55℃、pH6.0~6.5和助溶剂NaCl存在的条件下,经过8h的保温自溶作用,将双孢菇细胞内的可溶性成分渗析出来,与蘑菇杀青水调配后,通过浓缩及干燥可得双孢蘑菇细胞抽提物。该产品为黄褐色粉末,具有双孢蘑菇所特有的气味,口味鲜美,总氮含量每百克达到6.4g、氨基酸态氮可达2.1g。  相似文献   

15.
阮瑞国 《食用菌》1989,(5):35-35
为了克服蘑菇上市量和罐头厂加工的冬旺春淡局面,提高春季蘑菇的产量是一个关键。我地区利用室内床栽、室外冬闲田栽培春季蘑菇已有7年,现将春季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一)配制培养料①合成料:干稻草2000公斤,干麦秆1000公斤,茶籽饼150公斤,人粪尿30担,尿素20公斤,硫酸铵4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一、蘑菇蜜饯1.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入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淹没菇体以达到护色目的。2.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mm×10mm左右、大小一致的菇片,切片后即倒入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整个过程应迅速,避免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太长,造成氧化褐变。3.热烫将菇片捞出在沸水中热烫30s左右,以使组织软化,利于糖的渗入,同时也起到钝化多酚氧化酶的作用。4.糖煮在夹层锅内配制60%~65%糖液,并加入糖液量0.03%的焦亚硫酸钠。以菇片与糖液1:3的比例倒入菇片,加热至80~85℃保持40min。…  相似文献   

17.
蘑菇酱油的原料,是商品盐渍菇的杀青水或商品菇分级的菇脚煮汁,再添加一些辅佐成分。1吨盐蓣杀青水或菇脚,可生产1.5吨蘑菇酱油,价值约450元。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是食用菌厂的一项很好的综合利用途径。现将其生产技术简介如下。(一)原料配方:杀青水50公斤,花椒75克,胡椒100克,八角150克,桂皮250克,老姜750克,添加  相似文献   

18.
蘑菇不同菌株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7个蘑菇菌株进行栽培性状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棕秀一号出菇最快 ,菇形和品质以棕秀一号、ABC为好。单产经t测试 ,以棕秀一号最高 ,与U3、2 796、460 7、30 0 3比较有极显著差异。白色蘑菇以英秀一号最高  相似文献   

19.
平湖蘑菇产业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食用菌》2008,(5):1-2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30年前平湖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蘑菇引进开发和试种示范。迄今蘑菇已成长为平湖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和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1平湖蘑菇产业的发展历程平湖蘑菇产业是农村改革以粮为纲纯粮型农业的产物。平湖蘑菇三十年,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9年):加工原料基地型生产阶段。平湖市以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始于1979年,依托上海梅林食品厂,组织厂地合作,按照原料基地形式组织订单生产,蘑菇主要销给梅林,以罐头蘑菇为主要加工产品。第二阶段(1990—1999年):接轨上海闯市场阶段。逐渐转向多元化的营销,针对加工厂出口难、收菇难、卖菇难的问题,积极开拓鲜菇销售市场,改变加工蘑菇这一单一销售渠道,鲜菇销售份额逐年上升至80%左右。第三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21世纪以来,以平湖麦士康营养食品有限公司1·67万平方米蘑菇基地的建立为标志,进入了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现代化的蘑菇种植技术大量运用,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集群发展优势明显,一批蘑菇专业户、专业村、产业园、专业合作社茁壮成长、发展壮大,市场营销份额占到...  相似文献   

20.
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蘑菇主产区瘟疫般地蔓延起来,成为目前对蘑菇为害最严重的病害。本病发生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不亚于70年代严重发生的“胡桃肉状菌”,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颗粒无收。疣孢霉病也称白腐病、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其病原菌是菌盖疣孢霉和红丝菌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广泛分布在土表、土层2-9厘米处,病菌的孢子活力在一年以上。蘑菇一旦染上病菌,正在生长中的蘑菇会产生菇柄膨大变形、变质、并呈现各种歪扭的形状,有的菇盖表面长出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有的长成菇盖和菇柄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