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阳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30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日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的无粪合成碎土栽培技术解决了蘑菇常规栽培中主要原料——牛粪来源不足的难题,颗粒料(棉子壳)菌种制作技术使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成本降低,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以这两项配套技术为核心,总结了一套完整的蘑菇高产模式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菇农采用减少畜粪和增加稻草用量的办法来解决畜粪不足的问题。畜粪与稻草的比例从原来的7:3降为5:5,又降为3:7以至全用稻草。畜粪减少了,不加化肥蘑菇单产难以上去,多加化肥不仅浪费肥料,还会抬致减产,重至造成绝收。因此,研究氮磷钾化肥用量,发展无粪栽培蘑菇是当前发展蘑菇生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把四年来无粪栽培磨菇的氮磷钾用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柳勇 《蔬菜》1990,(5):21-22
双孢蘑菇,又称法国蘑菇、白蘑菇等,其肉质肥嫩、是一种高档的菌类蔬菜、采用无粪麦草发酵法栽培双孢蘑菇,是一项新取得的应用研究成果,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配方 l.麦草2500公斤,菜籽100公斤,麸皮或米糠100公斤,尿素40公斤,石膏粉1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石灰85公斤,甲醛1公斤,硫酸铜2公斤(1000平方尺栽培面积用料)。 2.麦草1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籽饼10公斤,碳酸钙2公斤,石膏粉2公斤,过磷酸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复合矿质肥对制作培养料和栽培蘑菇的作用,我们于一九八三年秋至一九八五年春,使用菇原制作培养料栽培蘑菇进行比较试验,取得了好的结果。菇原是日本FERRO公司生产的一种熔融矿肥。它是由磷、钙、镁、硅、硼、铝、铜、锌、钼等元素组成。弱酸溶,具碱性。可用于制作无粪培养料和有粪培养料。实验证明,使用菇原可促进培养料发酵,丰富培养料营养水平,促菌丝生长,增加蘑菇产量,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5.
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关键技术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料后发酵技术福建省莆田市塑料菇房近年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和产量高等优点。为适...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是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大宗产品,但在长江以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小,而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面积更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防地道的效益,我们于1989年夏至1990春进行了人防地道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技术要点简介于后.一、试验材料(一)供试菌种由张家口市食用菌所提供的双孢蘑菇的栽培种,培养基质为高粱粒.(二)培养料粪草培养料,粪草比为1∶1,另加石膏、过磷酸钙和尿素各1%,pH7~7.5.  相似文献   

7.
台湾省栽培蘑菇所用的覆土,持水力很低(通常小于0.30)。为了改进覆土的持水力,试验用了栽培蘑菇以后的废堆肥养蚯蚓,并用蚯蚓粪作为蘑菇覆土。本文将介绍:蚯蚓粪的大致组成;用不同废堆肥作为食物对蚯蚓粪质量的影响;用不同数量蚯蚓粪制成的覆土对蘑菇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本怀 《食用菌》1993,15(2):20-20
双孢白色蘑菇的种植,历来均采用粪草培养料或无粪合成培养基,每11m~2要耗粪草300~400kg,而且堆料发酵难以达到腐熟程度,在栽培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透气不良、感染杂菌、虫害孳生。特别是大规模种植区,收集粪草困难,使蘑菇种植发展受到限制。为此,笔者从1988年开始试用耕作土层代替部分  相似文献   

9.
制种法三则     
从1972年开始,我们在蘑菇制种方面进行了多种配方试验,初步确认粪粒菌种比较理想。经龙山、文昌、阆中、巴中等地较大面积试验,普遍反映效果良好。1982年,元坝、三川、五龙66万平方尺栽培面积均采用了粪粒菌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制种盈利是发酵粪草料菌种的4倍(见表),栽培单位可降低成本21%,减少用工67%,提高产量10~20%,每千平方尺的蘑菇可增收100~200元。菇农称它是“量足质优、费省效宏”的好菌种。现将具体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蘑菇培养料一般是用麦、稻草加畜禽粪堆制而成。随着蘑菇栽培生产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不但畜禽粪供不应求,且传统粪草料堆制费工时。为此,我们于1983~84年利用本省种植普遍的葫麻加工副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王尚荣 《中国蔬菜》2001,1(2):37-37
姬松茸学名AgaricusbluzeiMurrill,简称A.B.M.,别名小松菇,又名巴西蘑菇。是双孢蘑菇的近缘种,属于草粪生菌类。其子实体脆嫩爽口,具有特殊的杏香味,是中外餐桌上菜肴中的珍品。姬松茸栽培原料广泛,可以用稻草,麦秸,野草,配合牛、马粪,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生产前景广阔。菏泽农校科研教学基地,从1997年开始用麦秸试种,做了4组12个对比试验,从中优选出几个高产配方,摸索出一套栽培管理模式,使每公斤麦秸可产鲜菇0.5~0.7kg,经济效益可观。1培养料配方1.1粪草配方(栽培面积50m2)麦秸1000kg,干牛粪500kg,饼肥80kg,过磷酸…  相似文献   

12.
菇原(MS-8-5)是日本Ferro公司生产的一种供蘑菇栽培用的弱碱性矿质肥料,含蘑姑生长所需的多种元素,并具有催腐活化作用,因此对蘑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我们两年来用菇原制作堆肥栽培蘑菇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菇原堆肥制作菇原堆肥法是日本高桥善次郎教授首创。该法是以稻草为原料的无粪合成堆肥法,其操作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滤泥是糖业生产的主要废料之一,我县糖厂每个榨季都有五、六百吨。为开辟蘑菇培养料新来源,扩大糖业生产的综合利用,阳江县科委于1981年冬至1982年春进行滤泥加蔗渣栽培蘑菇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供试菌种为江门市食用菌站提供的上海系蘑菇粪草栽培种。  相似文献   

14.
拙作“蚯蚓粪作蘑菇覆土材料”一文在贵刊83年第2期发表后,不少读者来信,要求较详细介绍。为此,将1982~1983年的有关试验资料综合报导如下。本试验的蚯蚓粪,是用栽培过蘑菇的下床废料来饲养蚯蚓,经5 ~6个月后收获的粪及其残余饲料。试验的饲料配方有以下七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河南商丘市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多数采用稻草栽培。近几年由于稻草资源紧缺,价格上涨,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制约了双孢蘑菇的发展。为了扩大培养料的来源,笔者利用当地丰富的麦秸秆做原料栽培双孢蘑菇,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1983,(1)
多年来,我县栽培蘑菇都以干粪堆料,费工大,晒粪时肥分损失多,单位栽培面积上用肥量多,对提高单产有一定影响。我站从1980年冬至1982年春,采用湿粪快速堆料,经多点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与配方:以小麦秆、湿粪为主,适当地加入一些辅助肥料,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彭阳县利用当地丰富的冬小麦秸秆、紫花苜蓿、玉米秆、黄牛粪等原料,开展反季节栽培双孢菇,先后建立试验、示范户l000余户,搭建菇棚2000余栋,累计栽培双孢蘑菇120万m^2,产鲜菇3.6万t,菇农户均收入近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蘑菇人工栽培于20世纪30年代传人我国,传统的栽培技术是以牛粪和稻、麦草为培养料。80年代调整产业结构之际,平湖市引进蘑菇生产技术,由于生产规模受到牛粪资源制约,当地菇农首创了以菜籽饼、稻草加少量氮素化肥经堆制发酵而成的“蘑菇人工合成无粪培养料”,解决了牛粪资源不足的难题,促进了蘑菇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崇毅 《食用菌》1996,18(3):18-19
传统的蘑菇栽培种培养基,一般是采用粪草或麦粒。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粪草基质费工大,理化性状差;麦粒基质菌龄短,不宜久存。近年来,用棉子壳为主料制蘑菇栽培种,以省工、质优而被广泛推广应用。笔者曾利用生料栽培草菇后的废料(简称废料棉子壳)及一般不被食用菌栽培者所用的松木屑作为蘑菇培养基的主料,做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蒋雪荣 《广西园艺》2006,17(2):34-34
大棚稻田蘑菇栽培,是于秋冬季节利用稻草等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蘑菇生产的栽培模式,由于取材容易,价格便宜,经济效益显著.两年来,笔者在大棚蘑菇稻田栽培中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