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中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并妥善处理好其与建设新农村、农村城镇化的关系,把握其发展中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按照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扩大公共服务覆盖农村的范围、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要求,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社会化服务及深化改革时做到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2.
汪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6):26-27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意义重大。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城乡体制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证。 相似文献
3.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在剖析城乡发展失调的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下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玉欣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4):25-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路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与以往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对新农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参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6.
7.
8.
金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甘肃农业》2007,(9):4-6
金昌市是一座新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因盛产镍而被誉为"祖国的镍都",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去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 相似文献
9.
湖南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举措.从湖南省实际省情分析,要实现城乡统筹从而协调发展,提出以“3+5”城市群为主线、“四化两型”建设为切入点、政府为主推力、市场为跟进驱动力、城乡一体化管理为发展机制,同时创新制度,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从而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洲 《农村.农业.农民》2006,(1):24-2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就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高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既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又体现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赵婉妤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2):233-236
在分析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作用,提出了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概念为切入点,结合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实际,论述了麦积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策略,指出麦积区应通过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通过超前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提升层次,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等策略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界定农村新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新社区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农村新社区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改革成果共享的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用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发扬基层民主。指出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盲目跟风,生搬城市社区建设模式;资金不足,农村新社区配套机制不健全;定位模糊,农村新社区缺乏持续发展动力。提出了促进农村新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一要结合实际,整体规划,科学布局;二要政府主导,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引进市场机制;三要加大科技投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四要拓展筹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人居环境演变过程和存在问题,总结国内外城乡统筹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概念,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总结了城乡统筹的生态住区的特点和标准,以期为新时期城乡共举的人居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城乡关系处理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借鉴日本与韩国地区地域圈域均衡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圈域化运作对城乡统筹的影响,即构筑经济循环与物质循环圈域,完善城乡统筹下的地域城市。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是提高农村干部胜任力的中心环节,更是农村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分析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农村干部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重庆市如何在新环境下构建有效的农村干部激励机制,以提高重庆市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推进重庆市农村地区政治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19.
论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所体现出来的城乡发展关系——兼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累发展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城乡发展差距是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文章在论述和评析各个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的城乡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农村自我积累发展机制,并提出相关建立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