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证明,适时冬灌比早春灌,具有良好的防旱防冻、促根壮蘖增穗作用;小麦越冬期秸秆覆盖能保墒和提高土壤水分的调节能力,为当季小麦生长和套播玉米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于小麦孕穗和灌浆期喷翠竹生长剂,其增粒增重作用显著。采取冬灌、越冬秸秆覆盖和孕穗、灌浆期喷生长剂等配套措施,可实现保墒与节水相结合,壮苗促蘖增穗与增粒增重的统一,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试验证明,适时冬灌比早春灌,具有良好的防旱防冻,促根壮蘖增穗作用;小麦越冬期秸秆覆盖能保墒和提高土壤不汾的调节能力,为当季小麦生长和套播玉米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于小麦孕穗和灌浆期喷翠竹生长剂,其增粒增重作用显著。采取冬灌,越冬秸秆覆盖和孕穗,浆期喷生长剂等配套措施,可实现保墒与节水相结合,壮苗保蘖增穗与增粒增重的统一,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是通过减少播种量和提高种子分布均匀程度,改善麦种发芽环境及麦田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肥、水利用率,增加小麦的单株有效分蘖,建立科学合理的群体结构,增加小麦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增强抵御病虫害和抗冻、抗倒伏的能力,进而达到小麦增产的一项综合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返青水小麦由返青到拔节,是继续分蘖进行小穗分化的阶段,此时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有效分蘖率的高低,和穗部小穗数的多少。因此,根据返青期土壤干湿的情况,密切配合追肥进行适时春灌,是增株增穗的主要措施。根据园田化研究所的试验,在这个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60—85%为最适宜,如低于55%时,单株分蘖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的发育,即要受到影响。去年种的小麦,在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降雨量少的情况下,凡是年前未进行冬灌,或冬灌水量不足春季土壤水分不够的麦田,浇返青水的都获得了增产。据在霸县、南官、武清等地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临汾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然而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逐年加重,杂草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这些杂草与小麦争光、争肥、争水,造成小麦个体发育不良,麦穗变小,穗粒数减少,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同时易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给小麦生产带来大幅度的减产。并可引致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呼伦贝尔地区现有免耕播种机行距宽、麦类作物出苗后封垄不好导致水分蒸发快、杂草不易控制、秋收割晒时易掉沟或塌铺以及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现有2 BMG-24型免耕施肥播种机基础上进行改造,形成缩垄增行免耕施肥播种机,使种植行距由传统的16cm 缩减到10cm,并进行了大麦和小麦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密植播种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常规播种分别减少4.9%,8.3%和0.8%,但每公顷穗数增加了17.6%;大麦密植播种的株高和千粒质量无明显变化,平均每穗粒数减少1粒,但每公顷穗数增加了22.2%。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小麦米玉两熟高产田进行小麦免耕播种和小麦深翻旋耕播种单环节对比试验,调查两种播种方式作业生产成本,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证明,相对小麦深耕翻旋耕播种,小麦免耕播种能够节省作业成本、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小麦成穗数增加12.9万/hm2,穗粒数增加0.3粒/穗,增产3.2%,为在高产区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盛夏将至,伴随着全国“三夏”麦收渐入尾声,夏粮丰收的喜悦也逐渐升温。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2012年冬小麦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南产将提高10kg左有,小麦主产区普遍增产,全周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  相似文献   

9.
小麦拔节期后即进入生长中后期,小麦生长发育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步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抓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促根保叶,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产量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2023,(2):35-38
<正>目前,全国各地冬小麦即将陆续开始返青,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各地小麦群体普遍较足,个体发育较好,地上地下协调,但也存在旺苗弱苗并存、部分地区旱象抬头、个别田块出现冻害、病虫草基数较高等问题,同时早春干旱、“倒春寒”等威胁大,对抓好麦田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针对2023年冬小麦苗情特点和天气情况,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全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各地要“因地制宜、因苗施策,促控结合、分类管理,控旺促弱、防冻抗旱”,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促进小麦长势均衡,着力实现稳穗数、增粒数、争粒质量,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1.
扬中市稻茬机条播小麦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扬中市农业局瞿廷广一、栽培策略走“适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群体质量栽培路子,稳定穗数,主攻大穗,提高粒重。穗粒组合为:每公顷有效穗400~420万,每穗实粒数36~38粒,千粒重38~40克。二、阶段指标播种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配方施肥效果,以玉米为原料,2006年在铁岭地区进行配方施肥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玉米配方肥能促进玉米的成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株高、减少秃尖长度、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常规施肥相比,玉米配方施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3个试验点的增产率分别为3.06%、13.43%和5.60%。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施用玉米配方肥可增收节支,适宜在铁岭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盛夏将至,伴随着全国“三夏”麦收渐入尾声,夏粮丰收的喜悦也逐渐升温.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2012年冬小麦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亩产将提高10kg左右,小麦主产区普遍增产,全国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  相似文献   

14.
经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多年试验研究,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在甘肃、山西、山东、陕西等省示范推广。各地示范表明,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以下简称地膜小麦),具有增温、蓄水保墒作用,使小麦早分蘖、穗分化期延长、分蘖成穗率高、穗粒数增加,从而达到旱地小麦增产的目的。此项技术,能最大限度地接纳、保贮、聚集、利用降水和光热资源,充分挖掘土地、种子、地膜、肥料等生产资料的潜力,大幅度提高旱地产量和收益。资料表明,地膜小麦增产幅度为30%~110%。  相似文献   

15.
“甬优12”全生育期165d,穗型大,主茎总叶数15片左右,伸长节间5个。每667m2有效穗12.5万~13.5万左右,每穗粒数320—330粒,结实粒85%,千粒质量22.5g左右,每667m2产量750~8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6.
限水条件下的小麦水肥效应与主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限灌水资源的麦田,进行了不同灌水数量和不同施肥量的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施N量与产量、穗数、穗粒数关系密切,而与千粒重的关系不密切;灌水数量的表现则不同,与穗数、穗粒数关系不密切,而通过千粒重的显著变化影响产量;肥水互作效应不显著,生产上在有限水资源情况下,可依靠多施肥发挥以肥补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巴西陆稻叶片光滑,颖壳无毛,颖尖紫色,叶色较淡,茎秆较粗,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分蘖力弱,根系发达,茎秆较粗,稻米有淡香味,中抗稻瘟病,耐旱性强,耐瘠性好,感光性弱,感温性强,在江西早、中、晚季均可种植,能正常抽穗。早季种植全生育期118~120d,活动积温3003℃,有效积温1590℃。中季栽培108~110d,活动积温2918.7℃,有效积温1598.7℃。晚季种植105d,活动积温2732.1℃,有效积温1472.1℃。株高120.0cm,穗长28.0cm,每穗总粒数140粒,每穗实粒数10…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1200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今年又喜获丰收。今年5月下旬以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有关农机、农业、统计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17个市89个县市区377个点实收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6.95万穗粒数36.64个,亩产466.5kg;较传统耕作对比田亩增36.2kg,增产幅度达8.413%。全省保护性耕作小麦总计增产4.33亿公斤。  相似文献   

19.
常规小麦播种亩穗数在35-50万穗,为了实现小麦高产,增加小麦亩穗数是其主要途径之一,但是人工小麦乱散播种虽然增大了小麦亩穗数,但是成穗率低、水肥消耗大,小麦植株平均间隙也没有减少,土地水肥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小麦超窄行均间隙全苗免耕播种机,适度增加小麦亩穗数,提高小麦植株平均间隙,平均利用土壤水肥资源,提高小麦单产。小麦均间隙全苗高产栽培技术机械化播种,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满足均间隙全苗高产栽培技术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0.
深施磷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磷肥在旱地小麦生产上的作用及最佳磷肥施用技术,于山西闻喜县进行了3个施磷量(P2O5用量75、112.5、150kg/hm2)条件下2个施磷深度(20cm、40cm)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孕穗期20~80cm根长密度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增加施磷量,越冬—孕穗期0~1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更好,尤其生育中期深层土壤水分。增加施磷量,成熟期穗数显著提高,千粒质量增加,且深层施磷穗数和穗粒数处理间差异显著。增加施磷量,产量提高528~736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9%,且深层施高磷显著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结果还表明,深层施高磷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此外,深施磷肥条件下,穗数与越冬、返青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蓄水量关系密切;穗粒数与拔节和孕穗期40~60cm土层关系密切;产量与越冬—孕穗期20~100cm土层关系密切,尤其与越冬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总之,旱地小麦增加施磷量有利于增加深层根系分布,进而提高花前1m土体内土壤水分,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深层施磷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增产,且以配施150kg/hm2磷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