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蛎壳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牡蛎(Oysters)是世界著名而常见的贝类,我国牡蛎产量占世界牡蛎养殖产量的首位,沿海各省有牡蛎20多种,在南方俗称"生蚝"或"大蚝",是南部沿海最主要的经济贝类,其中广西湾钦州湾和粤西  相似文献   

2.
广西钦州市茅尾海是全国最大的近江牡蛎采苗基地,每年可生产近江牡蛎种苗1.5亿支(串),其中有部分种苗销往广东湛江、汕头、中山、台山等市及海南省进行养殖。近江牡蛎属滤食性贝类,主要滤食海水中的藻类,从理论上说,它是无公害产品。粤西与广西沿海一衣带水,气候与海洋环境十分相似,而近江牡蛎产品营养丰富,历来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因此,构建粤西、广西沿海近江牡蛎产业带,将极大地促进两地渔农民的增收和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三倍体技术是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当今水产养殖学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热点之一。牡蛎三倍体具有生长快、品质好、繁殖力低、抗病力强等特点,为各沿海贝类养殖国家作为提高贝类养殖的生产效率,如加快生长速度、降低病害死亡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等的重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宫一震 《科学养鱼》2006,(12):55-55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辽宁、山东沿海称海蛎子,江苏、浙江称蛎黄,福建、广东称蚝。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但是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其敌害较多。对牡蛎的敌害充分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牡蛎俗称蛎黄、蛎钩,为浙江乐清湾的3大贝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现将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技术,自然海区采苗技术,棚架式、延绳武等新的养殖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太平洋牡蛎育苗及养殖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养殖品种中,由于贝类投入成本低、单产高等特点,已成为沿海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贝类养殖占海水养殖的比重高达80%以上;我国的牡蛎养殖在贝类  相似文献   

7.
蚝学名牡蛎(Ostrea),在我国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海产贝类。蚝在我国沿海有天然生长的,也有人工进行养殖的,广东省是我国著名的蚝产地,尤其是宝安县对蚝的人工养殖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对蚝的养殖和蚝制品的加工工艺都有较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乳山湾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养殖贝类对重金属富集情况,按春、夏、秋、冬四个航次采集湾内和湾外的表层海水,并于秋季采集湾内养殖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分析海水及牡蛎体内Cu、Pb、Zn、Cr、Cd、As、Hg等7种重金属含量,评价海水质量与养殖贝类的食用安全。结果表明:乳山湾湾内湾外海域水质较好,除冬季Zn以及春、秋两季的Hg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余点位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为"清洁"。乳山湾湾内和湾外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没有受到明显的污染。乳山湾内养殖牡蛎体内Cd和Zn的浓度远远高于湾内水体中重金属的浓度,表明太平洋牡蛎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但仍符合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牡蛎养殖常见敌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一震 《河北渔业》2006,(12):42-42
牡蛎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辽宁、山东沿海称海蛎子,江苏、浙江称蛎黄,福建、广东称蚝.它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贝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但是在牡蛎的养殖过程中,其敌害比较多.对牡蛎的敌害充分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其养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南沿海养殖近江牡蛎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天凤 《南方水产》2006,2(6):72-75
近江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的主要对象,在华南沿海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根据肉的颜色,近江牡蛎通常被珠江三角洲蚝民称为“赤蚝”和“白蚝”,但它们的贝壳形态极其相似。近江牡蛎分类鉴定研究已被探讨多年,传统的形态学、解剖学等已不能完全解决近江牡蛎的分类问题。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近江牡蛎分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近江牡蛎分类研究进展,综合有关研究报道认为华南沿海养殖的近江牡蛎可能是3个物种的混合体:“赤蚝”可能是一个新种,而“白蚝”含有香港巨牡蛎和有明巨牡蛎2个物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含油废水、工业排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影响,海洋受到石油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就2009—2014年相关数据,对福建中南部沿海的莆田、泉州、漳州和厦门四个海区中养殖的僧帽牡蛎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平均含量:围头湾泉州湾厦门湾佛昙湾东山湾大港湾旧镇湾湄洲湾诏安湾,其中泉州海区的围头湾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超标严重。2009—2014年间各个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基本都是呈波浪型变化,其中2010年和2013年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较高。2009—2014年间福建中南部沿海养殖僧帽牡蛎总体上受到石油烃不同程度的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I)在0.08~23.30之间,六年监测的54份僧帽牡蛎中有26%样品受到重度污染,37%样品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品未受污染。  相似文献   

12.
太平洋牡蛎(Crassotrea gigas)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味道鲜美等特点,是人们喜食的海水贝类,也是目前世界沿海国家常见的养殖贝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3.
长牡蛎和福建牡蛎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沿海重要的养殖贝类。为比较分析二者的动态生长情况,实验基于动态能量收支理论(DEB),以连续监测的水温和叶绿素a浓度为强制因子,通过现场实验、模型调试和文献查阅等方式获取模型参数,利用Python 2.7软件分别构建了桑沟湾长牡蛎、深沪湾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模型,并以两种牡蛎的实测生长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①所构建的DEB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牡蛎、福建牡蛎的个体生长情况(壳高、软组织湿重等),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显著;②长牡蛎和福建牡蛎的温度耐受上限(TH)、温度耐受下限(TL)、半饱和常数(FH)等参数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不同海域的理化环境、食物组成及牡蛎的选择性摄食有关;③在模拟周期内,受温度和食物的双重限制,长牡蛎冬季生长缓慢,而福建牡蛎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期间主要受到食物的限制。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和牡蛎养殖容量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4.
牡蛎的营养保健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滕瑜  王彩理 《齐鲁渔业》2006,23(2):31-32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是我国著名的贝类,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牡蛎科、牡蛎属,栖息在浅海泥沙中。牡蛎之名,系因古人认为“纯雄无雌,独此化生”而得。古罗马人称为“圣鱼”,西方人称“海中牛奶”,日本人则称为“根之源”。我国牡蛎的主要种类有近江牡蛎、密鳞牡蛎、大连湾牡蛎、长牡蛎等,广泛分布在广东、福建、山东等沿海,产量高,适宜间种、套种等立体养殖。牡蛎肉肥味美,可鲜食或加工成干品、罐  相似文献   

15.
王在文 《科学养鱼》1996,(10):25-25
太平洋牡蛎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上)太平洋牡蛎是广盐性、广温性的内湾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现已被世界沿岸国家所普遍养殖,是目前世界上养殖牡蛎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改良牡蛎养殖品系,开发利用浅海资源,福建省于1982年和1983年...  相似文献   

16.
胡嘉文  汪进兴 《福建水产》1990,(3):40-42,47
褶牡蛎是我国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全国沿海广有分布。传统养蛎以石、竹为附苗基质,附苗和养成受到制约因素较多,养殖区局限在潮间带,牡蛎摄食时间短,生长慢、个体小、产量低、且操作繁杂,生产发展缓慢。随着国外对牡蛎养殖技术的研究改革,我省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垂下式壳串吊养试验,但由于采苗和养殖方法等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经济效益不明显,长期以来仍处在小规模的试验阶段。根据褶牡蛎养殖法改革中附苗、养殖方法等存在的问题,我们自1980年以来,对褶  相似文献   

17.
长牡蛎人工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蛎是人们普遍喜食的海产贝类。全世界超过100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暖温带海区,年产量近百万吨,其中长牡蛎占50万吨以上,成为贝类养殖业的重要支柱。由于长牡蛎体型大、生长快,采用垂下式养殖产量高,很多国家对发展长牡蛎养殖甚为重视,在这方面,日本的进展比较快。欧洲地中海沿岸、美洲和澳洲等地区的长牡蛎生产者就是由日本引进苗种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是牡蛎中的优良养殖品种。原产地在日本,国外如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已先后从日本引进并已得到大力推广,增养殖生产广泛展开;国内山东、浙江、福建和广东从80年代初也已先后从日本引进并开展增养殖生产,广东省开展养殖的海区只有南澳县及饶平县的柘林湾。其适温适盐性广,而广东省沿海适于开展太平洋牡蛎养殖的海区十分广阔,其生产开发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牡蛎的微生物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皓文  陈阳 《水产科学》2007,26(9):531-534
牡蛎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在我国有2000年以上的养殖史。它是当今世界上贝类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各临海国家均有生产,其产量居养殖贝类之首。在我国主要养殖种类有:长牡蛎(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褶牡蛎(O strea cucullata)、近江牡蛎(O.rivu-laris)、大连湾牡蛎(O.talienwhanensis)、密鳞牡蛎(O.denseanellosa)和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cullata)等6种。其他国家养殖的品种有:欧洲巨蛎(C.angulata)、商业巨蛎(澳大利亚岩牡蛎C.comm ercialis)、C.gryphoides、C.rhizopho-rae、美洲巨蛎(C.virginica、O.equestris)、叶片牡蛎(…  相似文献   

20.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耀泉 《齐鲁渔业》1996,13(3):33-33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吴耀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贻贝、扇贝和牡蛎等贝类是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中扇贝养殖发展最快。随着筏式养殖面积的盲目扩大和养殖密度的过高,出现了养殖区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的现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