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鸡啄癖症是指啄羽、啄肛、啄趾、啄脚上皮肤鳞片等,这种症状在各种家禽饲养中都有发生,但山鸡比其他家禽更为严重,给山鸡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饲养珍禽常会遇到啄癖症状 ,这种恶习在各种不同龄期都会发生 ,特别是山鸡 ,比其它珍禽更常见。例如在繁殖期啄肛、啄毛、啄蛋等 ,致使种鸡伤残致死 ,降低繁殖能力。因啄癖导致失去羽毛 ,造成背部裸露从而降低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 ,防治山鸡啄癖是饲养山鸡的一个重要环节。1  相似文献   

3.
山鸡又称野鸡,环颈雉,属雉鸡属雉科禽类,自然界分布较广,我国各地均可人工饲养山鸡,并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在饲养过程中,常发生山鸡恶性啄癖,相互啄食羽毛、啄肉、啄肛、啄蛋,给山鸡饲养上带来较大的损失。现就有较明显效果的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啄癖山鸡的  相似文献   

4.
门诊工作中常遇到笼养蛋鸡或散养野鸡、火鸡等出现啄羽啄肛的情况,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啄肛啄羽都属于啄癖的表现,啄癖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引起其它疾病造成死亡。1临床症状啄癖根据啄食的部位可分为: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食蛋癖、异食癖。2原因分析啄癖发生的原因多样化,以下几点比较重要:2.1日粮营养成分不足或失衡微量元素的缺乏、氨基酸类量不足、常量元素不足或比例不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都可诱发该病。  相似文献   

5.
鸡啄癖是反常的癖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啄肛癖:啄食肛门或在肛门以下几厘米的腹部位置.为最严重的一类啄癖。啄羽癖:在笼养而无适当运动的鸡群中最为常见。啄蛋癖:母鸡刚生下鸡蛋,就互相争啄鸡蛋,多见于产卵旺盛的春季。此外,还有啄趾、啄冠、啄髯、啄鳞等多种啄癖。  相似文献   

6.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异食癖和啄鳞癖等。其中以啄羽癖最常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若不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全群,引起严重的互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李连任 《饲料博览》2002,(12):49-49
啄癖是蛋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头等,轻者致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会很快蔓延,造成更大经济损失。1发生原因营养因素: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偏低,蛋白质、含硫氨基酸、食盐、硫、镁、锰等不足,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缺乏。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蛋重过大,致使产蛋时肛门脱出而诱发啄肛。环境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拥挤,缺乏运动,光照过强,鸡群兴奋;调笼打乱群序均可诱发啄癖。疾病因素:体表寄生虫、肠道疾病以及泄殖腔炎症引起脱肛、外伤出血都会引起啄癖。2…  相似文献   

8.
<正> 啄癖就是啄肛、啄羽、啄趾爪、啄鸡冠、啄肉髯、啄鸡蛋、啄异物等异常行为。啄癖在任何阶段的鸡群中都会发生,但以雏鸡时期为最多,开始个别鸡发生啄癖,很快蔓延全群。一只鸡被啄伤,全群追逐啄食。轻者流血伤残,影响生长发育和商品外型,重者造成死亡,给养鸡生产和  相似文献   

9.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或啄食癖,是鸡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尾、啄蛋等恶习,引起外伤后全群啄食,经常引起死亡,或胴体质量降低、产蛋减少等。  相似文献   

10.
李长强 《新农业》2013,(17):43-44
啄癖也叫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啄蛋癖、异食癖的总称,是指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在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者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发生的味觉异常综合征,是放养土鸡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11.
啄癖是鸡的一种异常生态行为,是鸡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是鸡只常见的一种病。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伤口、啄蛋等。啄癖症往往造成产蛋减少,鸡只死产,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12.
鸡的啄食癖主要包括啄肛、啄趾、啄羽、啄冠和异食症等,鸡发生啄食症如不及时防范和制止,即会迅速在全群中蔓延发展,给养鸡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白羽鸡群比红羽鸡群更易发病.鸡只皮肤表面出血,如挂破、脱肛等更易成为被啄对象.形成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防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啄癖是柴鸡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的恶癖。特别是密集饲养条件下更易发生啄趾、啄羽和啄蛋等现象。轻者引起出血或秃顶光尾,重者啄肛,致肠拖出体外,争抢内脏食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蔓延起来会造成大批死亡。鸡群发生啄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和制止啄癖的发生,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综合用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成茹 《新农村》2008,(6):20-20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引起一些恶癖症,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啄羽癖、啄蛋癖、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羽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亡。啄趾癖和啄翅癖,多发于青年鸡,相互啄食脚趾、翅膀,造成脚趾、翅膀出血,甚至跛行或瘫痪。  相似文献   

16.
啄蛋、啄肛、啄羽和食血等啄癖是鸡的一种常见恶习,与高温、高饲养密度、强光照、通风不良和营养不全等因素有关,严重发生时会导致大量啄伤、啄残、啄死等现象,给养鸡业特别是蛋鸡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蛋鸡啄癖的现象时有发生,鸡群表现为啄羽、啄肛、啄趾、啄蛋等。无论鸡的品种和日龄大小,无论何种饲养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啄癣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的有啄羽、啄趾、啄背、啄肛、啄头等.轻者使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癣会很快蔓延,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1·啄癖种类(1)啄羽癖雏鸡、蛋鸡换羽期容易发生。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维生素缺乏有关。(2)啄肛癖各种年龄鸡均可发生。尤多见于高产笼养鸡或开产鸡群,由于过大蛋产出时造成脱肛或肛门撕裂则可引起啄肛癖。  相似文献   

20.
啄癖又称异食癖,是指鸡只之间相互啄食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种恶癖。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有啄肛、啄羽、啄蛋、啄趾等。鸡只被啄部位一旦出血,鸡群争而抢之,情形严重的肠管被拖出体外,甚至脏器也被啄食,继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