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产配合饲料于上世纪50年代发祥于美国的鲑鳟鱼类养殖业,60年代东渡日本,70年代西进我国。70年代中日恢复邦交后,我国引进日本养鳗技术和养鳗饲料,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当时养鳗饲料依靠日本进口。此后,于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鳗、虾养殖业的发展,养鳗、虾的饲料也在我国兴起,先是购买国外专利技术,后由我国自行研究开发。近几年,我国水产饲料工业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全国性的、与水产饲料工业有关的学术、业务活动比较多,且规模越来越大,从中可以窥见饲料工业行业(含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势头。一、鳗、…  相似文献   

2.
我国水产饲料的发展情况及与国际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传统水产养殖业发达且有漫长发展历史的养殖大国,现代化水产养殖业也已有近20年的历史。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有赖于饲料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名、特水产养殖迅速发展,渔用饲料工业也随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从八十年代开始,特种水产养殖业呈蓬勃发展趋势,给广大养殖业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0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为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6.68%,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324.1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0.8%,预计名、特、优水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32%,特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了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一个主要经济增长点。特种水产养殖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鳗鱼、甲鱼等养殖业大幅滑坡,总体来讲,暴利时代…  相似文献   

4.
我国淡水特种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从80年代开始,特种水产养殖业呈蓬勃发展趋势,给广大养殖业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9年我国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84.24万公顷(包括海水),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8%。特种水产养殖业,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鳗鱼、甲鱼等养殖业大幅滑坡,意味着暴利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为了使特种水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地发展,使特种水产品资源充足,购销两旺,市场运行平稳,必须深入地研究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律,针对…  相似文献   

5.
牡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地方正在进行人工养殖。我国广东名产蚝油、蚝鼓,就是牡蛎肉的油和干制品。为了发展我国的牡蛎养殖业,中国渔业协会于去年12月5日派遣“牡蛎考察组”,到日本实地学习养殖经验和技术。日本是世界上牡蛎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于1986年9月20日至24日,在山东潍坊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海水增殖养殖业技术经济讨论会。来自沿海十个省、市、自治区的34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议题是:①海水增殖养殖业品种结构、布局、分类产量以及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遵循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978~2000年,我国水产养殖业以年均13%的增速高速地发展,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有史以来的第一春,完成了水产生产从“捕捞增长型”到“养殖增长型”的转变。此期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大量生产要素资源、自然资源来维持的。这次转型的经验是什么?教训又是什么?1999年我国海洋捕捞业实行“零”增长,2001年起进一步实行“负”增长,开始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第二春,机遇空前。但面临水产养殖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下降、养殖者收入相对趋缓、国内外竞争加剧、水土等资源有限的严峻形势。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  相似文献   

9.
自1985年以来,中国对虾养殖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1988年对虾产量达25.3万吨,其中养殖虾19.9万吨,占世界养虾量的30%,80%销往日美市场,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但是我国对虾养殖业在品种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养殖品种主要是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和东方对虾,世界性养殖品种草虾在我国养殖规模甚小,近两年才开始在广东、福建、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养殖在我国已被发展为一个新的产业,越来越引起水产界有识人士的重视。如何发展海水养殖业?如何持续发展?也是当前我国水产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作者就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基本状况、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可持续发展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对策等问题作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夏冬 《科学养鱼》2000,(10):9-10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病害的流行和危害日趋严重,水产药物的合理应用对确保水产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发展日显重要。我国从 50年代初开始水产病害的研究工作,水产药物的研究和应用大体也从此时开始,水产药物的开发历史则还不到 20年,刚开始形成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科研、生产、应用和药政管理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均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旨在对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存在问题,促进水产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一、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现状   水产药物的发展是与水产养殖业、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及…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淡水养殖总产量为历史最高水平,比1979年增加了10.8%。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水产厅于1987年12月27日在东山县主持召开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鉴定会,通过了技术鉴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研究的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成面的一个空白,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促熟和育苗工艺方面,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推广。本试验研究方功,为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增加了一个新的养殖品种,这对于今后开展日本对虾人工养殖和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历史和现状的简要回顾和分析,认为市场已取代技术而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目前我国淡水养殖业存在一种盲目追求新品种的现象,提出了该产业的研究和生产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辖可开发利用的邻近海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滩涂375平方公里,还有我国少有的半封闭型深水港湾——胶州湾,发展海水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国沿海三次水产养殖浪潮均发源于青岛,青岛为全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青岛市的水产养殖业在近几年来却连遭重创。  相似文献   

16.
我国淡水养殖业无论在国内或世界水产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98年,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1321.91万吨,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34%,占世界淡水养殖总产量的68%。随着中美双边协议的签定,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大大加快,这既迎来了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重挑战。面对加入WTO,我国淡水养殖业应如何应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特提出本人一些粗浅看法。 1、加入WTO对淡水养殖业的积极影响 加入WTO对我国淡水养殖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  相似文献   

17.
营养、环境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养鱼》2002,(6):62-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据2000年统计结果表明,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79万吨,完成“九五”计划产量4100万吨的104%。其中,内陆养殖1516.93万吨,海水养殖1061.28万吨,养殖产品比重已由1978年的29%上升到60.3%。中国自1999年始,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城乡“菜篮子”,使水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改善了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个渔业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改造虾池,优化模式,提高素质,强化管理,使我国对虾养殖业全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在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时期对虾养殖业的新目标。全国对虾养殖工作会议于1998年3月17~19日在上海召开。农业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27-29日,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水产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是新一届淡水养殖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年会,旨在总结我国淡水养殖领域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促进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淡水养殖业无论在国内或世界水产业中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998年 ,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 132 1 91万t,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 34 %,占世界淡水养殖总产量的 6 8%[1] 。随着中美双边协议的签定 ,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大大加快 ,这既迎来了发展机遇 ,又面临着严重挑战。面对加入WTO ,我国淡水养殖业应如何应对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此特提出一些粗浅看法。1 加入WTO对淡水养殖业的积极影响加入WTO对我国淡水养殖业而言 ,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其有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有利于推动淡水养殖业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