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鸡传染性贫血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功能研究周志勇,刘忠贵(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infectiveanemiavirus,CIAv),又称贫血因子(Chickenanmiaagent,CAA)...  相似文献   

2.
在1日龄和3周龄鸡的脾粘着(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正常鸡血清(NCS)中和过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的感染性,有3周龄鸡的(CSA)细胞中,检测到了被母源抗体(MN-Ab)中和过的IBDV的感染性。此外,发现1日龄鸡制备的CSA细胞含有补体受体(CR),1周龄鸡制备的CSA细胞既含有CR又有Fc受体(FcR)。然而,即使CSA细胞上的FcR被热凝集NCS(56℃,60分钟)阻断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徐步 《中国家禽》1994,(2):29-30
雏鸡传染性贫血雏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InfectiousAnaenia,CIA),也称鸡贫血因子感染症、蓝翅病、贫血─—皮炎综合症,是由鸡贫血因子(CAA)引起的一种雏鸡的亚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雏鸡死亡率增高,因骨髓造血组织萎缩而致贫血、皮...  相似文献   

4.
养鸡技术讲座第六十二讲鸡传染性贫血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朱其太鸡传染性贫血是由目前尚未分类的小病毒——鸡贫血因子(ChickenAnemiaAgent,CAA)引起的雏鸡一种传染病,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之...  相似文献   

5.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示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幽会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 C I 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hicken infectious aneim ia virus, C I A 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自1979 年首次在日本发现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我国1992 年也分离到该病原。 C I A V 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脾脏等淋巴组织,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致使雏鸡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如化脓性皮炎、大肠杆菌病、肺曲霉菌病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已引起国际养禽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禽病研究的前沿课题。 C I A V 感染对禽病疫苗免疫的影响也有少量报道,有研究发现,实验感染 C I A V 可影响雏鸡对马立克氏病( M D)、禽痘( F P)及传染性喉气管炎( I L T)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至于 C I A V 感染对 N D疫苗免疫的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N D仍然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其防制主要靠疫苗免疫,故进一步研究 C I A V 感染对 N D 疫苗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 C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TA)是一种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之后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 CIA于 1979年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1],此后相继在德国、瑞典、英国、丹麦、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及巴西等国发生本病。根据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CIA呈现世界性分布[2],已被纳入世界范围内重要禽病行列。因其病原具有某些不寻常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家禽病毒病的研究与控制。 鸡传染性…  相似文献   

8.
鸡对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反应刘翠权译陈立标校广西区兽医防检站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免疫后第28天攻毒保护试验来确定18周龄鸡对三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答应。这三种疫苗是:a,无佐剂的甲醛灭能苗(AIV-VACC)。b,非油佐剂的佐剂苗(AIV-FLU)。c...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是由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引起的,其特征性病变为骨髓黄化,胸腺萎缩,出现造血机能障碍和免疫机能损害[1,2]。自 1979年从日本发现和分离到 CAV以来[3],德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以色列都已先后报道了本病的存在。对CA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已表明,世界各地鸡群中,对CAV的感染率都相当高,甚至在曾经认为是SPF鸡群中也有40%-50%表现出CAV抗体阳性。由此可见商品雏鸡中…  相似文献   

10.
鸭源流感病毒感染对鸡和家鸭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商品来航鸡、樱桃谷鸭分别接种鸭源流感病毒株A/duck/Nanjing/21/95(H9H?),研究了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流感发生与红细胞CR1花环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正常鸭的红细胞CR1花环率极显高于正常鸡的红细胞CR1花环率,即使接种AIV后,鸭红细胞CR1花环率有所下降,但也显著高于正常鸡的红细胞CR1花环率,这些结果表明,鸭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在一定  相似文献   

11.
雏鸡在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9日龄AA鸡研究了感染IBDV后血浆cAMP、cGMP和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未免疫攻毒鸡(A组)、免疫攻毒鸡(B组)和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在IBDV攻毒前1天血浆cAMP和cGMP水平B组明显高于A和C组,cAMP/cGMP比值同样是B组高于或明显高于A和C组,IL2水平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在攻毒后的头5天内,B和C组cAMP明显升高,而A组没有类似的变化,第5天明显低于B和C组,以后B和C组仍高于或显著高于攻毒前和同期A组水平。在攻毒后A和B组cGMP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第7天明显高于攻毒前水平并高于C组,以后A、B、C三组均下降,但A组比B和C组下降更快。在攻毒后28天内,A组cAMP/cGMP比值无明显变化,B组波动上升,C组处于高水平上,B和C组均高于或明显高于A组。血浆IL2水平A和B组在IBDV攻毒后的头7天内呈逐渐下降趋势,但A组下降的更剧烈,C组无明显差异性变化,三组相比,B和C组均高于或明显高于A组,以后A和B组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贫血 (ChickenInfec tiousAnemia,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引起的以雏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淋巴组织萎缩、皮下和肌肉出血及高死亡率为特征是一种传染病 ,又称为出血性综合症或贫血性皮炎综合症 ,是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1病原学CIAV属于环状病毒科病毒基因组由1个单链环状DNA组成 ,分子量2.3kd。纯化病毒仅含一个多肽 ,分子量50kd。电镜下CIAV呈球形或六角形 ,直径约为…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贫血病流行特点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最早被称之为贫血综合征、贫血皮炎综合征、出血性贫血病、贫血因子病等。其病原于 1979年首次分离并确定 ,早期被称作鸡贫血因子 (Chickenanemiaagent,CAA)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 ,以后逐渐统一称作鸡贫血病毒(Chickenanemiavirus,CAV) [1] 。CIA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首次报道 ,此后相继在西德、瑞典、英国、丹麦、波兰、美国、澳大利…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贫血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最新研究进展沈咏舟,邓红玉安徽农业大学(230036)鸡传染性贫血过去被认为是鸡贫血因子(ChickenAnemiaAsent,CAA)引起的传染病,现已证明其病原是一种病毒(CAV)。该病的主要特征是鸡骨髓造血组织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贫...  相似文献   

15.
不同接种途径对IBDV致死鸡胚时间的影响张雅坤胥桂华辽宁省益康生物制品厂辽阳111000收稿日期:1997-03-24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可通过鸡胚增殖,其接种途径可采用绒毛尿囊膜(CAM)接种和尿囊腔(CA)接种。根据我厂生产IBD苗的...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禽瘟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BALB/c小鼠,京白蛋用鸡为对象,以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自然杀伤细胞(NKC)为指标,观察了中药复方制剂禽瘟王对机体IL-2,IFN,NKC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禽瘟王既能显著增强小鼠IL-2的活力,又能强化小鼠NKC的杀伤活性,同时还可提高鸡体IFN的效价水平,提示分充发挥IL-2,IFN,NKC网络的正向调节效应,可能是中药复方禽瘟王的药效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贫血病及其危害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鸡传染性贫血病(CI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AV)引起的幼龄鸡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CAV是由日本学者Yuasa于1979年首次发现[1],其后在美、德、荷等一些世界养禽大国纷纷报道分离到该病毒。我国崔现兰于1992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到CAV[2],并建立了IFA方法。现已证实国内鸡群CAV感染较为普遍,有的感染率达60%以上。几年以前,大家都还普遍认为,CAV感染后,直接死亡率不高,发病鸡临床表现不明显,直接影响不严重。但近年来,CIA流…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aemia virus,CIAV)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性免疫缺陷病。该病毒首先由日本学者Yuasa等于1979年发现,相继在一些国家也发现该病,中国于1992年分离到此病毒。CIA可通过垂直与水平感染引起临床与亚临床症状,对MDV、网状内皮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IBDV、NDV等的易感性增强,甚至可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 CIAV为19-25nm大小无囊膜的正二十面体病毒,其浮密度为…  相似文献   

19.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ICR)试验,证实武定鸡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C3b受体(C3brcccptor,C3bR),表明红细胞免疫系统(Rcdcclimmunesystem,RCIS)的概念亦适用于这种动物。武定鸡的RCIS有其独特之处,文中对武定鸡红细胞C3bRR和ICR分别代表红细胞表面C3b“空位”和“占位”状态的含义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爱滋病也许是21世纪人类的灾难之星。最早于1979年由日本Yuasa等人发现的鸡传染性贫血(CIA),相当于鸡的爱滋病。这是一种由单股环DNA病毒(Circovirus)引起的垂直传染性免疫抑制病,常导致1-3周龄小鸡的死亡,特征是鸡冠苍白、贫血、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