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很多地区开始饲养海豹,提高海豹成活率是很关键的问题,我们通过几年幼斑海豹人工饲养,总结归纳出一些技术管理经验及部分疾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海豹 (Phoca vitulina) 是栖息于海洋中寒带喜冰类型的哺乳动物,它具有喜冷怕热的特点,在淡水饲养条件下,繁殖成活较为罕见。现将我园的海豹饲养繁殖情况报告如下。海豹来源 2头公海豹、1头母海豹均系1979年3月自旅大沿海地区瓦房店引入。入园当时,2头公海豹均为出生不久的小海豹。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A缺乏引起海豹的角膜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A缺乏引起海豹的角膜翳宋继梅(徐州动物园,221009)1动物及其饲养情况我园近几年来先后共饲养了3只海豹。1只是1985年购入园内,雌性(1号);1只于1992年春购自锦州,雄性(2号);还有1只是1996年春购自锦西,雌性(3号)。1号海豹...  相似文献   

4.
斑海豹属于鳍脚目,是寒带海生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和太平洋北部,每年春、冬季节洄游到我国渤海、黄海一带。斑海豹长相可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几年,国内各动物园海洋馆在正常饲养基础上对其进行内容丰富的表演驯化,获得一致好评。海豹在转为人工饲养过程中,由于环境骤变,自然生活规律被破坏,因此也带来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 海豹在人工饲养下疾病较多,异物性胃炎是多发病之一。一、发病原因野生海豹以墨鱼、带鱼、黄鱼、章鱼、沙丁鱼、鳕鱼、鲱鱼等多种海鱼为食,人工饲养主要喂黄鱼、带鱼等。小海豹也可喂泥鳅、鲫鱼、金鱼等淡水鱼类。但人工投喂的带鱼中,有些是由渔民使用鱼钩钓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病毒(CDV)与新近发现的海豹瘟病毒1型(PDV-1)和海豹瘟病毒2型(PDV一2)这三种病毒均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病原特性极为相似。人们发现犬瘟热病毒至少已有两个世纪(Jenner,1809),而PDV-1,PDV-2则是近些年才报道的。1988年丹麦和西北欧的海豹群暴发了传染病,引起港湾海豹(PhocaVitulina)及发海豹的大批死亡”’,据研究确是其病原为PDV-1。次年,海豹瘟又在前苏联的贝加尔湖流行起来,病原为PDV一2。这两种类型的海豹瘟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极象犬瘟热,海豹感染后体内也出现CDV中和抗体。这三种…  相似文献   

7.
<正> 海豹(Phoca vitulina)产在我国渤海湾一带以及大西洋沿岸和北太平洋沿岸,于1950年4月,我们在江苏省滨海也曾捕到,由于它运动活泼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海兽,开始因我们对海豹饲养缺乏经验,加之未能掌握肝吸虫的生活史,喂给可做肝吸虫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8.
慕尼黑动物园位于西德东南部古城慕尼黑的市郊,僻静的一角,交通方便,每天接待大批国内、外游客,建于1860年是欧洲较早的动物园之一,园内树木茂盛,是一座环境十分优美、恬静的公园较少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该动物园饲养的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单以水生哺乳动物为例就有象海豹、海豹,加洲海狮与海狗等。有一座较大的水池,游客可从好几个方向欣赏它们在陆地或水中活动的美妙姿态。非洲动物种类更为齐全,各种羚羊的角有不同的形式,可算得上五花八门,蔚为奇观。要认真参观欣赏一下各种野生动物至少得有一整天时间,我们仅化了几个小时,当然也只能了解  相似文献   

9.
杭州动物园淡水饲养的海豹 (6只 )首次发现感染了半眉虫 (Hemiophrys) ,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和杯体虫 (Apiosoma)等纤毛虫。病海豹表现为离群独居、漂浮水面、流泪眨眼、食欲减退、感染区被毛脱落并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采用浓度 0 .55mg/ kg硫酸铜加浓度0 .2 mg/ kg硫酸亚铁合剂 ,内池药浴 1 2 h后 ,转外池 (0 .3mg/ kg硫酸铜 )饲养 ,隔日一次 ,疗程为 1 4天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环斑海豹为海豹科海豹属动物,又称环海豹、圈海豹,是海豹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成体背部深灰,具有灰白色环斑,腹面一般呈银白色,无深色斑。环斑海豹分布于整个北冰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寒带水域,在我国见于东海海域,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格陵兰。环斑海豹属于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仅在动物园中出现。因此,目前在国内对环斑海豹的研究报道较少,环斑海豹的部分器官在结构上与陆生哺乳动物有较明显的区别。笔者通过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海豹资源及海豹产业概况。此珍稀动物的脂肪中富含DHA、DP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肉中富含钙、磷和铁等元素,并含有较高含量的牛磺醚。海豹是用作开发多种保健食品珍稀原料。  相似文献   

12.
以福州动物园圈养川金丝猴为研究对象,对福州气候、饲养环境设置、饲养方式、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高其存活率和繁殖率,分享饲养管理经验,以供同行间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3.
海豹嗜水气单胞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史及症状该海豹约3岁半,人工饲养2年多。2002年4月精神变差,食欲减少,逐渐消瘦,经B超检查发现胃内有2个鸭蛋大的异物,经处理后吐出物为塑料袋。2002年5月出现腹泻、先后用泻痢停、呋喃唑酮、庆大霉素、头孢噻腭钠等药物治疗。病海豹症状不但没有改善,反而精神变差不愿活动,拒食,大便黄稀,带泡沫,有时后端的粪便被血浸红,肛门松弛,肛腔内充血,四肢皮温不整,眼睛发红。2诊断治疗用无菌操作从肛门采集大便作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化验证明致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由于此海豹拒食,口服给药很困难,我们根据环丙沙星的剂型只…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同行对海狮科动物的静脉采血,基本上都是颈静脉和腋静脉,海豹科动物则多在硬膜外静脉。这些皮下脂肪厚、血管不显露的鳍脚类动物的采血部位,在麻醉或肌肉松弛剂制动下能顺利达到抽血目的。但在物理保定下,由于挣扎和攻击人,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很低。本研究对加州海狮和斑点海豹后鳍掌部静脉采血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舸 《饲料研究》2023,(4):131-134
研究旨在有效解决当前肉牛养殖业智能化欠缺、规模化不足等难题,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设计新型肉牛饲养系统。肉牛饲养系统以肉牛饲养全流程为基础,从硬件设计和平台设计两部分展开探究,主要涉及主控模块、数据信息转换模块、环境感应模块、自动配料模块和自动补给模块,涵盖肉牛身份识别、环境检测等环节。结果显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牛饲养系统能够显著提升肉牛饲养效率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肉牛饲养系统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自主性,可为肉牛规模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加拿大政府在1942年宣布控制每年捕杀海豹的数量为1.5万头(加拿大东部纽芬兰省附近的大西洋海域内海豹约500万头)。进入21世纪后,世界海豹皮市场需求大增,加拿大捕杀海豹数量也大幅上升。2004至2006三年间,加拿大猎杀了近100万头海豹,即每出生3头海豹就有至少1头被杀。2006年,加拿大猎人在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石家庄动物园饲养的山魈为观察对象,对山魈的生物学特性,及圈养条件下的饲养环境、饲料配比、丰容设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山魈的饲养管理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40头斑海豹(雌兽21头,雄兽19头)为研究对象,从2006年开始进行斑海豹的人工繁育试验。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分别成功繁育了2头、7头和8头斑海豹,成活率分别为33.3%,70.0%和66.6%。同时,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斑海豹的繁殖条件、孕期管理、产前饲养和生产过程管理及幼海豹人工填食、驯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描述了斑海豹的不同时期的形态和行为变化,并介绍了斑海豹人工繁殖的优化条件。为提高斑海豹人工繁育成活率、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标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家兔传染性鼻炎与饲养密度,兔笼层次,兔笼摆放位置,饲养方式,季节,家兔品种和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密切相关,用时存在种间差异,发病率随家兔月龄的增加而提高。提出了控制该病必须重视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摘要:扭角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重庆动物园从1996年着手扭角羚的移地饲养展出和繁矗,研究。在重庆,有其独特的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和合理饲料调配,可以培育扭角羚的饲养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