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茶业一项跨世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笔者提出:在茶业行业内加大“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我国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依靠科技兴茶;并综合配套各项相关的对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叶》1990,(4)
浙江省是全国的重点产茶省之一。1989年生产茶叶11.78万吨,占全国总产茶量的5/1强;其中春茶产量6.89万吨,占全年产量的58.5%,1989年全省出口茶叶3.94万吨,创汇9335万美元,比1988年9267万美元,增0.73%,出口量及创汇均居全国之首。说明我省茶叶生产、流通、外贸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地创制或恢复名茶的报道屡见于大小报刊,各种名茶竟相宣告问世,“名茶热”方兴未艾,名茶生产所形成的百花齐放的局面确实令人欣喜和振奋。然而,欣喜之余,“这些名茶是否都名副其实”的想法不禁油然而生。任何一种名茶从它的草创到名扬天下(或在特定销区蛮有名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地探索、改进、完善,使色、香、昧、形别具特色,从而赢得消费者出自内心的喜爱与信任。近几年来,新名茶不断涌现,但就其商品茶的质量而论,有些只能算是优质茶,谈不上什么名茶;老名茶靠已有的名气招徕顾客,忽视质量标准,难怪一些消费者抱怨“名茶不名,价格惊人”。对目前的“名茶热”,笔者觉得  相似文献   

4.
对啤酒大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之快众所周知,为世人所瞩目。1996年啤酒总产量达1600多万吨左右。将继续保持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啤酒产量虽然如此之高但人均消费只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二分之一,要达到世界的人均水平,我们的产量几乎还要翻一倍,有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啤酒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如此看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啤酒生产及消费潜力。啤酒不仅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啤酒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注:民间交换数据…  相似文献   

6.
镉对作物的影响及作物对镉毒害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污染已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农田的重要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综述了近年来镉污染对作物生长、生理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镉毒害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及在遗传损伤效应和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作物对镉的吸收、分配和积累等方面的响应规律,并提出了镉胁迫下作物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为利用作物进行镉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树叶部病害的优势致病菌。从中国13个产茶省的茶树病叶中分离获得65株炭疽菌菌株,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属于山茶炭疽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能导致茶树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YCW1180、YCW1331、YCW1382、YCW1387、YCW1419、YCW1443、YCW1451、YCW1453、YCW1454、YCW1461、YCW1613和YCW2134等12个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菌株,菌株YCW1378致病力最弱。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试65个山茶炭疽菌菌株对25%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药剂敏感性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对菌株YCW1436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36.00%,抑菌效果最差,而对大部分菌株的抑制率高于70.00%,表明大部分菌株对该药剂高度敏感。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影响了山茶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茶树叶部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及对激素的调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茎形成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小麦类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like,HRL)是一类在没有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就能自发产生类似病原菌侵染后的过敏反应症状,这类突变往往导致小麦的抗病性增强和防御相关基因的组成性表达。本实验以携带HRL性状的宁7840为材料,对其进行EMS诱变和连续选择,筛选到14个比野生型的HRL表型更为明显的突变体。同时,对这14个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四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每盆分别施尿素0、3、6和9 g),结果表明,宁7840野生型在低氮(施每盆0 g和3 g尿素)条件下,能够诱导HRL性状的提早表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HRL性状延迟显现并逐渐消失(non-HRL),白粉病也随之加重,表现为氮依赖型;但在高氮(每盆施6 g和9 g尿素)条件下,有2个突变体(NMu-HRL-1和NMu-HRL-2)依旧表现HRL性状,为非氮依赖型。通过比较13个氮依赖型(包括宁7840野生型)和2个非氮依赖型的HRL突变体氮肥吸收利用情况,发现两种类型突变体的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与施氮量都呈负相关,同一氮肥水平下,非氮依赖型突变体穗部的氮含量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都显著高于氮依赖型突变体。低氮条件下,非氮依赖型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氮依赖型突变体;高氮条件下,两种类型突变体植株内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这两种类型的突变体之间白粉病严重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氮依赖型突变体在高氮条件下白粉病严重度极显著高于非氮依赖型突变体,非氮依赖型突变体在高氮条件下仍然高抗白粉病。  相似文献   

11.
月季根癌病是严重影响月季生长发育和观赏价值的根系病害。主要对月季根癌病的发病特征、月季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月季根癌病致病机理及抗性筛选和月季根癌病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澳洲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喜欢高脂饮食的人,若时常食用花生,则血中三酸甘油酯的含量较低脂饮食者低。研究人员猜测,花生含有的蛋白质、抗氧化剂及纤维,可能是有益的成分。实验设计是以40%单不饱合脂肪酸加上50g花生的试验组和以20%脂肪为食品的对照组之间的比...  相似文献   

13.
具有系列杀菌作用的杀菌剂??和??已被广泛用于小麦,它们能更有效的综合防治叶锈、秆锈、叶枯和白粉病. 研制防治锈病保护作物的最佳方案,应以季节性的病害发展的短期预测为基础,并应注意接触系列杀菌剂作用的持续时间.适时喷药每公顷可挽回500-1000kg或更多的谷物.  相似文献   

14.
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因子在植物病害防治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生防细菌研究进展,包括细菌作为生防因子的优势、细菌对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生防细菌定殖、生防细菌鉴定、影响生防细菌效果的环境因素、重要的生防细菌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应用研究及生防细菌菌剂开发,并对未来生防细菌的遗传改造等生物工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究目的是把花生的开花和结果的生物学同在它的生殖器官完成的胚胎学过程结合起来,同时弄清楚外界条件对此过程的影响。供试花生品种:匍匐型77号,半直立型29号和半直立型147号。  相似文献   

16.
育种工作者对棉花单株考种的最终目的,是从多种多样的混合集团中根据表现型,选择其能产生最优系统的个体。而根据表现型进行选择时,最重要的依据便是性状的遗传力。衣分、绒长的遗传力较低,这是前人做过的工作。如果用单株衣分、绒长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古就有饮茶品茶的习惯,数千年来已经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饮茶重点在“品”。“品茶”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同时还可以鉴别茶叶品质的好坏。唐朝茶圣陆羽在茶文化上的造诣颇深,对我国茶文化发展至今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茶的精神已经渗透进各个领域,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村野山夫都喜欢在闲暇的时间品上一杯茶,这不仅是身心的放松也是品性的修养。正式因为古人对茶文化的喜爱,我国在种植茶叶上非常重视,数千年的茶文化,使得茶叶在种植和饮用上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其思想包容万象、海纳百川对中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儒家思想浅析其对于茶文化及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茶皂素对农药的增效机理 Ⅰ.对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科学》1998,18(2):125-128
###################################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微区模拟试验,以中苎1号、湘苎2号和湘苎3号为材料,研究苎麻对镉(Cd)胁迫的响应及其吸收铅(Pb)、铜(Cu)、锌(Zn)和镍(Ni)的能力。结果表明:供试3个品种均有较强的Cd耐受能力(耐受Cd的阈值为11.7mg·kg^-1),其中湘苎3号耐受Cd的能力最强,在Cd添加量为0~100mg·kg^-1时,其有效株为15.7—29.0株/m^2、生物量为0.67~1.01kg·m^-2、原麻产量为55.4—76.8g·m^-2,显著高于其它2个品种;随着土壤Cd添加量的增大,3个品种地上部的Cd含量及其累积量均显著增加,最高可迭61.5mg·kg^-1与49.6mg·m^-2,表明苎麻对cd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但并未达到Cd的超富集植物的水平;Cd胁迫条件下,3个品种对Pb、Cu、Zn、Ni等重金属的吸收因元素种类的不同而异,中苎1号对Pb、Ni吸收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增加的趋势,湘苎3号对Zn、Ni吸收则呈现出随土壤Cd添加量增大而减少的趋势,但土壤Cd添加量对3个品种吸收Cu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时,苎麻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不进入食物链,是一种理想的修复与利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备选植物,但镉胁迫对苎麻吸收Pb、Cu、Zn、Ni等重金属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其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双层面共存的特性,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教育意义。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各高校正在努力的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但是教育是一个持续且长久的过程,就像一杯好茶一样,得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散发出持久的清香。茶文化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探讨茶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