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是我国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将近占我国茶叶输出量的一成。当地中式茶叶进口,以我国内地为大宗,1982年7,508吨,占中式茶叶进口量的91%,其次为台湾省,约占7%,此外,尚有日本、泰国进口少量中式茶叶。以红碎茶为主的其他茶叶,当地称为西式茶叶,进口量以斯里兰卡为主,约占35%;次为越南,约占32%;此外,泰国约占10%,英国约占7%,印尼约占6%。  相似文献   

2.
国际茶叶贸易的窗口香港是举世瞩目的自由港,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号称远东经济贸易中心。香港1984年茶叶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66亿港元。与香港发生茶叶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七十多个。  相似文献   

3.
香港有茶港之称,可见茶已是香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许多家庭都以茶作为主要饮料,一些福建籍和潮汕藉人更喜欢品茗“工夫茶”。每年消费茶叶数量是非常大的,据统计资料。1986年进口茶叶共34,394吨,其中转到日本、南朝鲜、美国及东南亚各国的共22,913吨,占66.62%;在本港销售的11,4880吨,占33.38%;其总值为2亿多港元。香港人平均每日饮茶近32吨。  相似文献   

4.
程林根 《茶报》2000,(1):45-46
上海对外贸易,出口茶叶所需货源,主要来自长江流域各省及其毗邻省区。解放前,出口所需茶叶一般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派人去浙、皖、赣、闽、湘、鄂等主要产茶省区直接采购;二是由内地茶商将茶叶运抵上海,直接或通过中间商向出口行商进行兜售;三是从内地收购毛茶,在上海加工成出口所需产品,而后售予出口一商行。在内地加工而成的出口产品,  相似文献   

5.
国茶在香港     
香港在抗日战争前销茶只有二万担左右,如今进口茶叶年达二十四万担了。1962年由大陆运销茶叶六万多担,1972年九万多担,1980年又增至十六万多担,占香港进口茶叶总数的百分之七十。  相似文献   

6.
香港是远东经济贸易中心,又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和举世瞩目的自由港,进出口和转口贸易十分发达,据港报载,香港有39%的受薪人口是从事有关出口和贸易业的。到1984年,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转口贸易商埠。茶叶转口贸易,在香港茶叶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香港的茶叶,按香港海关统计分类,分为中国茶和非中国茶两类,年销量为11000~14000吨,其中中国茶占70~80%。入港茶叶,除本港销售外,还进行转口贸易,平常年景转口茶约占20%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达到40%  相似文献   

7.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统计年报显示,香港一九八五年茶叶进口、转口贸易,继一九八四年大幅度增长(1984年比1983年,茶叶进口数量增加19.44%,金额增加36.1%;茶叶转口数量增加35.77%,金额增加53.1%)以来,继续增长,特别是茶叶转口贸易,又有大幅度增加,而经香港转销日本的中国式茶叶,更是猛增。  相似文献   

8.
福鼎市茶协理事林型标先生出任副会长二00二年十月二十一日,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成立暨首届董事就职典礼在香港港仔海港潮州酒楼举行。首届董事会成员由东南亚、台湾、内地等茶叶界知名人士23人组成。福鼎市茶业协会理事林型标先生任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具有养身延寿功能的茶是健康食品,茶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的内涵。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将弘扬中华茶文化,集茗茶神韵,会四海朋友,以茶会友,联络世界各地茶叶界朋友,互相交流合作,促进茶乡情谊,敦眭友谊,让茗茶飘香四海,兴誉满五洲。协会将加强与两岸三地、东南亚、欧州等地茶叶界学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中国茶叶洽谈会又在香港举行了,今年的中国茶叶洽谈会,是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的子公司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联合15家口岸分公司举办的,洽谈会期间,本刊特邀香港中华茶叶文化研究中心、茗华发展公司陈文怀先生就中国茶叶洽谈会及我国茶叶对外贸易问题专门走访本次会谈会主持人之一,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茶叶处处长、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施云清先生。施副总经理从1952年起就一直从事茶叶对外贸易,曾长驻埃及、法国、巴基斯坦等国,进行茶叶贸易联络,并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考察和招展茶叶贸易。以下是这次专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研究香港动态经济植物学对于内地作物等经济植物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该文报道了1983~2004年香港经济概况,农产品消耗及生产情况和作物从内地及国外进口的情况,重点探讨了国产大米25年来在香港市场占有率由52%下降到3%~6%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打茶叶产品的销售。这些茶叶企业在独立自身品牌的情况下将茶叶产品在世界各地进行出口销售,而想要推动茶叶产品在国外顺利地销售并加大知名度,各大茶叶企业就需要将翻译对外宣传资料工作重视起来。优秀的翻译可以使受众更加清晰地了解茶叶产品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便提高了茶叶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程度。本篇文章以目的论这一方面的角度针对国内各大茶叶企业在对外方面进行宣传的资料的翻译进行详细的阐述与探讨,分析有效的翻译方法,提出合理的构建受众意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欧非茶市及茶文化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怀 《中国茶叶》2001,23(3):34-35
1985年3月,笔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移居香港,弃笔从商,从事国际贸易,开始商旅生涯.1987年春,自创香港茗华发展公司,拓展茶叶国际贸易.20世纪90年代初起,着重发展对欧洲和非洲的茶叶贸易,多次赴欧非国家考察市场,洽谈业务,安排驻非分公司工作,以及观光旅游等.先后旅经法国、英国、卢森堡、德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士、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冈比亚、几内亚、科特迪瓦、加纳、塞内加尔、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布基拉法索、马里等国家,商旅之余,对欧非茶市风情及茶文化亦留意体察,时作采访.兹将积累的考察资料和见闻纪事整理出来,撰成欧非茶市风情及茶文化见闻录,聊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展,我国与周围邻国的边境贸易发展迅速。由于前苏联解体,中苏间政府贸易中断,中俄茶叶边贸则应运而生。目前,湖南边贸茶叶全部是出口俄罗斯。它是边境地区外贸公司与俄罗斯进行易货贸易,内地省茶叶经营或生产单位与边境外贸公司进行现汇结算的一种茶叶贸易形式。1 湖南茶叶边贸出口现状1.1 基本情况湖南茶叶边贸出口在1992年以前零星有过一些,但真正大批量出口则是自1992年6  相似文献   

14.
香港人口大约有520万,茶楼、酒家几乎遍布各个角落。据1984年香港工商注册登记,市政局共发出普通菜馆牌照二千九百三十三个,小食牌照七百九十九个,这些茶楼、酒家每天都离不开茶叶。在香港,由于居住条件十分拥挤,茶楼、酒家便成了香港人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他们早晨要饮“早茶”,中午要请客“饮茶”,下午二点至三点吃“下午茶”,到晚上宴客,更要以好茶待客。据匡算,每天茶楼酒家要用掉20多吨茶叶招待食客。全港仅茶楼、酒家用茶每年就需要7000余吨,另外、香港还有数百家专门销售茶叶的另售店遍布港九的大街小巷,其中  相似文献   

15.
2001年11月16日至2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组团,笔者到台湾参加由中国茶叶学会与台湾中兴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本届研讨会以“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茶叶的栽培、生产、加工、营销及保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主要讨论议题。大会共收到论文62篇,其中大陆学者39篇,台湾同行23篇。通过茶叶学术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对两岸茶叶科技研究新进展的了解;通过对台湾茶叶科研和教学部门和茶区的参观访问,并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台湾的茶业状况有了大概的了解。本文拟简要介绍台湾茶叶的产销、加工利用、科研推广、茶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台湾茶事     
香港是自由港,台湾的书报畅通无阻,笔者喜欢看书阅报,有机会从在香港看到的台湾书籍报刊上搜集到不少有关台湾茶业新闻、趣事、知识、史料,同时,从与台湾茶业同行的书信中,也得到一些论茶道、演茶艺的话题和资料。日积月累,手边已存厚厚一叠,自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茶味”颇浓,整理出来,或许可以为读者带来一缕台湾“茶香”,因以命笔。  相似文献   

17.
一、香港茶业现状 (一) 进口茶叶香港每年要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输入茶叶。按香港海关对进出口茶叶的分类,分为中国茶(TEA CHLNA)和非中国茶(TEA—NOT CHLNA)两大类。属于中国茶的输入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澳门、日本、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属于非中国茶的输入国家和地区为: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18.
香港茶叶市场大部分是由国内供货,其中来自我省的茶叶约占总货量的百分五十,按贷值统计则占总值的百分六十至七十。目前港市销量最大的四种茶叶为普洱茶、水仙、香片和  相似文献   

19.
茶香飘四海     
茶叶文化从农事的耕种、茶叶的制造已进入到茶叶品饮艺术;讲求的不只是“如何泡好一壶茶?”还要透过它,追求美感的表现,达到修身养性的效用。台湾的茶侣们很高兴承蒙香港中华茶叶文化研究中心之邀请,参加在  相似文献   

20.
茶叶安全性认知与价格支付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黄祖辉  钱峰燕 《茶叶》2004,30(2):70-73
本文的样本资料来自《茶叶安全性消费者评价》调查问卷,初步探讨了受访者安全茶叶的消费行为。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受访者对安全茶叶的认知情形,以绿色茶的人数最多;电视和报纸两种大众传媒是了解安全茶叶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大部分受访者相信安全茶叶的分级标准能切实执行。但是,安全茶叶的有利属性并未转化为实际购买行为,这可能与目前安全茶叶的售价标准较高有关,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经济因素考虑仍重于安全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