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麦田主要防治对象,一般发生麦田减产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本文针对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山东省汶上县发生的现状.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林州市小麦吸浆虫危害较严重,介绍了小麦吸浆虫在林州市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简述了小麦吸浆虫的生活史与危害性,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吸浆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详细阐述了东平县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技术,提出建立防治示范区、化学药剂防治、统防统治和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大面积推广等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技术。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占我县耕地面积的85%以上。小麦吸浆虫发生逐年加重,造成"小虫成大灾"的局面。为做好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东平县在搞好田间虫情监测的基础上,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生  相似文献   

4.
临汾市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临汾市历年小麦吸浆虫发生资料,对临汾市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原因,进行了多因素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了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贯彻"以蛹期防治为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麦田吸浆虫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来危害小麦生产,通过无害化控制技术防治吸浆虫具有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的优点。笔者概述了麦田吸浆虫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并分析了麦田吸浆虫的无害化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植物源农药在麦田吸浆虫的防治过程中均具有良好效果,且各具特点。然而,吸浆虫的发生与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依据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适时的应用好各项技术,通过不同技术的结合实现吸浆虫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蛹桥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计武  张广骅  徐帅 《农技服务》2009,26(12):63-64
小麦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重要虫害.介绍了该虫的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及生活习性,对宿州市埇桥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蒲城县小麦吸浆虫测报方法及成虫防治适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两年对小麦吸浆虫定点系统监测技术的研究,掌握了蒲城县小麦吸浆虫的发育进度及发生规律。并结合成虫期药剂防治试验,得出了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适期为小麦抽穗到扬花期。为我县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两年对小麦吸浆虫定点系统监测技术的研究,掌握了陕西省蒲城县小麦吸浆虫的发育进度及发生规律。并结合成虫期药剂防治试验,得出了小麦吸浆虫成虫防治适期为小麦抽穗到扬花期。为我县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较科学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苍山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苍山县小麦吸浆虫发生情况,分析了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的因素,针对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天津市危害日益严重,往往造成发生地块绝收。为有效推广小麦吸浆虫防治技术,确保夏粮丰收,2011年4月20日上午,天津市农业局科教处齐欣处长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武清区南蔡村镇韩羊坊村开展了小麦吸浆虫防治专题现场指导。武清区是天津市实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4个区县之一,该区为天津市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吸浆虫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李亚品 《河北农业》2009,(12):18-19
小麦吸浆虫为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主要小麦栽培国家。国内的小麦吸浆虫亦广泛分布于全国主要产麦区,我国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即红吸浆虫和黄吸浆虫。安平县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小麦吸浆虫科属为双翅目瘿蚊科,麦红吸浆虫学名为Sitodiplosismoselana(G6hin)。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小麦吸浆虫个体小,隐蔽性强,防治适期短,防治技术要求高,如不及  相似文献   

12.
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豫中南地区在气候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是病虫害易发区。为此,开展了不同病虫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长后期病虫害会造成产量不同程度地降低,其中赤霉病和吸浆虫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通过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可分别提高产量13.3%和8.17%,原因在于防治赤霉病和吸浆虫有效提高了穗粒数(4~5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较常规病虫管理措施可使小麦产量提高4.45%~13.34%,尤其后期对纹枯病和蚜虫等防治到位,可使千粒重提高3.2~12.2 g。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防治小麦吸浆虫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长期控制小麦吸浆虫为害的目的。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虫品种是防治小麦吸浆虫的基本措施。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多数对小麦吸浆虫抗性较差,在吸浆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应以穗型紧凑、麦芒长直、颖壳扣合紧、籽粒灌浆期短、种皮厚的品种为主,以减轻受害。 1.2 合理轮作倒茬 加强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合北京市通州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有效途径,科学指导防治工作,在通州区进行吸浆虫蛹期和成虫期不同时期药剂防治技术试验,找出适合本地区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最佳药剂和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5.
王家润 《北京农业》2007,(33):19-20
近年来,随着小麦品种的更新及栽培制度的改变,小麦吸浆虫在部分地区又有回升趋势,小麦吸浆虫作为小麦的重要害虫,经调查研究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取决于虫源基数、气候与土壤条件、感虫品种种植面积等。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措施是,准确监测虫情,充分利用以抗虫品种和轮作换茬为主的农业措施,结合重点药剂防治,控制吸浆虫数量增长,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预测预报方法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小麦吸浆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是秋季虫口密度和当年6月份的降水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洮小麦吸浆虫的长期预报模式,提出了洮河沿岸川水区小麦吸浆虫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袁增楼 《农技服务》2007,24(10):50-50,95
介绍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特点和重发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麦红吸浆虫是小麦产区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本文介绍了麦红吸浆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上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毁灭性害虫,近年暴发态势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2009在咸阳秦都区马庄镇天阁村由于吸浆虫危害,该村200 hm2小麦几乎颗粒无收,为了在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型之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尽快防控吸浆虫,我们在2011年对吸浆虫蛹期及成虫期防治试验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对小麦吸浆虫进行了防治技术研究,通过针对我区目前推广的几个小麦品种在自然感虫情况下进行观察,在当前没有抗虫品种的前提下,在小麦抽穗20%--70%即成虫羽化和产卵高峰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第一次小麦抽穗20%时防治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1小麦吸浆虫病虫害防治现场会.小麦吸浆虫是毁灭性病虫害,如果防治不及时、不得力就会使小麦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辛集市田家庄乡是我市小麦吸浆虫重灾区.2006年4月20日,辛集市农广校在田家庄乡田庄村北口麦子地召开了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到会人员有科技示范户、辐射户及普通农户,总计达22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