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同工酶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预测杂种优势、鉴定品种类型和无性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试验通过对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的不同品种(类型)、不同器官组织及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品种(类型) 及不同器官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异同,拟为油桐良种选育和品种分类等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分析样品均采自本院泮母岗林场油桐园。样品包括:1.少花吊桐的当年生叶片、叶柄、茎和1-2年生的毛细根;2.桃形桐、少花吊桐、满天星、丛生吊桐、浙  相似文献   

2.
除了种高产桐无性系可在短时间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外,在桂北、桂东北和桂西北山区,种对年桐也可获类似效益。其他地区的山区,不大合适种千年桐无性系,也可以种对年桐。对年桐是我国油桐品种类群中一类特殊  相似文献   

3.
湘西州森林生态研究实验站国家油桐种质收集保存库面积52.6公顷,收集油桐种源213个品系.选出67株8个优良树种,主要是五爪桐、大米桐、小米桐、葡萄桐、对年桐、叶里藏、柴桐.2011年选优f2代油桐优树8个品种造林面积1067公顷,林分长势良好,林相整齐,油桐林木分支点高度基本一致,并对选优油桐品种种植f2单株林木逐年进行生长量、花期、果实的观测和调查,建立档案数据库.同时开展杂交育种试验,五爪桐+小米桐、小米桐+葡萄桐、五爪桐+葡萄桐、大米桐+五爪桐杂交育种,经图谱检测油桐种子基因发生变异.2013年开始用杂交育种油桐种子造林.  相似文献   

4.
中国油桐品种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国油桐种质资源普查发掘出来的151个油桐品种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和经济性状等13个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数量分类的方法,将136个三年桐品种划分为7个类群,15个千年桐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油桐品种分类混乱问题。  相似文献   

5.
轻化工业的原料树种──油桐谢保富油桐在我国栽培的共有6个品种,其中栽培较广泛的是三年桐和千年桐等,油桐是所有品种的总称。它是著名的工业油料树种,因其出油率高,与核桃、乌桕、油茶一起被誉为我国的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油桐种仁含油率一般在50%以上,最高达7...  相似文献   

6.
油桐是我国重要特用经济林木之一,桐油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资。过去长期以来都采用种子直播造林,品种混杂,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少数地方虽采用过嫁接繁殖,但选育成优良无性系则少。千年桐是我区栽培油桐中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桂南各地。它比三年桐更适于桂南气候土壤条件,生长旺盛,单株产量高,结果寿命长,未发现枯萎病。其缺点是直播造林通常  相似文献   

7.
根据1965年在四川万县市召开的全国油桐品种现场讨论会提出的油桐(Vernicia fordii)品种分类的试行标准,我们把油桐划分为"叶里藏""五爪桐""满天星""股爪青""葫芦桐""桃形桐""单吊桐""野桐"8个地方品种,并对其主要特征、经济性状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8.
对全国136个三年桐品种用主分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多变量分析的方法,划分为7个类群,15个千年桐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中国油桐品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旬阳县经过上世纪70年代大面积发展,1984年旬阳油桐面积和产量就跃居全国第15位,陕西省第一位,1999年旬阳油桐被列入全国名乡大典,旬阳县被命名为油桐名乡,当时全县油桐面积为42万亩,主要分布在蜀河流域,旬河流域及汉江两岸的23个乡镇(其中以仙河、蜀河、双河居多),品种主要有小米桐、大米桐、对年桐、柿饼桐、葡萄桐等9个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油桐是我国南方重要木本工业油料作物。种子榨出的油是桐油,桐油在工农业生产上应用最多,又是对外贸易传统物资。我国栽培油桐历史悠久,积累经验比较丰富。我省目前正在积极恢复发展油桐生产,要求三年开花结实,五年亩产种子500斤。特就油桐栽培技术,提出初步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选种 毛主席教导我们;“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我国桐油分布地区较广,栽培历史又长,油桐性状必然会产生许多变异。我国油桐产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选育出许多优良地方品种、类型。在光桐(三年桐)中,有对年桐(周岁桐),柿饼桐(蟠桐),小米桐(七姊妹、步步桐、狗卵桐),大米桐(五爪桐),柴桐(满天星);在绉桐(千年桐)中,有大果绉桐,小果绉桐及棱形绉桐。实践证明,我省发展油桐,可选用光桐中的米桐和柴桐。米桐和柴桐都是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全面综合评价浙江省的油桐品种资源,对浙江座桐、浙江五爪桐、浙江少花单生满天星、浙江少花丛生球桐、浙江多花丛生球桐等5个油桐地方品种的产油量、果实经济性状及桐油理化性质三类指标进行了调查与检测,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浙江座桐产油量、果实性状、桐油理化性状系数分别达0.7、0.72及0.75,三项指标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浙江少花丛生球桐,这两个地方优良品种可为浙江及我国华东产区油桐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内,栽植有1964年由省外及省内主要产桐区引种的对年桐、柿并桐等20个品种共485株,花期一般均在3月下旬;站内千年桐(Aleuritesmontanawils)的花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因之,油桐不同品种间的天然杂交机遇率较大,而油桐与千年桐的种间  相似文献   

13.
我区是桐油产区之一,但由于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单产一直很低。我们从1982年开始油桐品种对比选优工作,期望能筛选出一些适宜我区的高产稳产品种。一、试验材料试验材料包括浙江五爪桐、浙江少花丛生吊桐和广西三年桐(简写为a、b、c)三个优良品种。种子均来源于浙江省建德县林  相似文献   

14.
油桐为异花授粉的木本油料树种,实生繁殖后代变异性大,因此,开展优树选择,进行引种评比试验,选出高产无性系,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我们从1980年开始,对80个无性系计37.5亩的试验林,经5年定株测定,筛选出8个优良无性系。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选自广西、四川、湖北、浙江及湖南5省(区)的大米桐、小米桐、五爪桐、寿桃桐等80个优树。试区位于东径110°46′、北纬29°41′的石门县商溪乡头到水村,气候  相似文献   

15.
油桐种籽油脂合成及其在品种类型上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桐种籽成熟过程中,种籽的含油量和水分含量是负相关。水分的亏缺,严重影响了油脂合成。从 8月 25日至 9月 15日含油量上升23.8%,而含水量下降24.55%,桐酸含量也上升,与此同时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的含量下降。桐酸在总脂肪酸含量中占79.42%。脂肪酸的累积、转化最活跃时期在8月份和9月上旬,这时期油桐栽培水分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油桐不同种和品种(类型)脂肪酸组成有明显差异,以桐酸变化幅度最大,差值达16.06%。在这些样品中,桐酸含量超过76%的有15份,均为三年桐,其中少花单生果品种(类型)占12份,千年桐桐酸含量均不到70%。从油质来说,三年桐优于千年桐。在三年桐中少花单生果品种(类型)具有桐酸含量高,亚油酸、油酸含量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商南油桐资源情况李明云,张金仓,胡金鑫(陕西省商南县林业站商南,726300)(陕西省商南县林特局)1油桐生物学特性油桐是大截科油桐属的木本油料植物。该属共有6个种:三年桐、千年桐、日本油桐、石栗、菲律宾油桐、爪哇油桐。其共同特点是:乔木、单叶全缘或...  相似文献   

17.
油桐黑斑病是我国油桐的主要病害之一,皖南、皖西产桐区普遍发生。三年桐较千年桐易感病,油桐感病后常引起落叶落果,从而降低桐林质量和产量。现阶段油桐原料市场行情看  相似文献   

18.
油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远在唐代陈藏器所著《本草拾遗》中就有关于油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记载,唐宋以后油桐在我国南方山区广为栽培。广义的油桐是大戟科Euphop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植物的统称,包括油桐Vernieia fordii Hensiey(又名三年桐)、千年桐V.montana Wils和日本油桐;狭义上的油桐是指三年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桐品种,类型的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油桐品种、类型的分类蔡金标,丁建祖,陈必勇(福建霞浦林业局,霞浦,355100)具有某种桐油共性的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中,有光桐、皱桐、日本油桐、石栗、夏威夷油桐、菲津宾油桐的2个属、6个物种1个变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太...  相似文献   

20.
参加全国油桐良种化工程系列研究和实施的有13个省区218个单位的530位专业技术人员,研究工作范围包括油桐分布区的66个地区233个县市,面积约70万km.自1977-1989年历时13年的研究成果,基本查清了全国184个地方品种,两批共选优树1846株。评选出全国71个油桐主栽品种,选育出全国油桐优良品种39个;收集油桐种质资源1849号,建立全国油桐基因库5处,地方基因库19处;应用数量分类方法,将全国油桐品种科学地划分为 7个品种类群;营建母树林14785亩,实生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杂交种子园共9123.6亩,采穗圃940.6亩,年产良种种子90110万kg,接芽1000万只以上,良种的生产能力已超过全国年造林150-200万亩的总需要量水平;良种的推广面积184.01万亩(占全国1600万亩投产桐林的11.5%),良种平均年产桐油0.2934亿kg(占全国年总产量1.06亿kg的27.6%),良种平均亩产桐油15.9kg(为全国平均6.6kg的2.4倍),良种推广年创产值2.05亿元,6年期间共产桐油1.76亿kg,计创总产值12.32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