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棉花黄萎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黄萎病可通过施用化学药剂得到防治。种子处理结合田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8月上中旬喷施杀菌剂安索菌毒清、黄腐酸类物质(黄腐酸盐、生化黄腐酸),可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在所使用的商品杀菌剂中,安索菌毒清防效最好,种子处理和生长前期喷施的防效均为100%,生长后期喷施的防效为75.8%。另外,新研制的2组试验材料抗侵染和抗扩展的效果均为100%,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5.
在棉花品种形态性状和主要经济性状完全一致的条件下,在土壤自然染病严重的环境中进行典型的耐黄萎病植株的定向选择,不仅能保持品种原始抗萎水平,且还会使其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棉花黄萎病灾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棉花黄萎病流行成灾的主要因素进行调查、试验和分析,阐明了病原菌变异与致病型、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棉花品种及棉花连作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几种不同的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田间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抗枯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71.3%;0.5%藜芦碱水剂400倍液次之,防效为62.2%;绿风95600倍液、抗枯威800倍液、黄腐酸盐600倍液和缩节安60mg·kg-1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7%、48.5%、47.0%和45.9%,而50%多菌灵600倍液和高锰酸钾1000倍液防效较差。此外,几种供试药剂还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以40%抗枯威400倍液增产幅度最大,其次为缩节安60mg·kg-1和黄腐酸盐600倍液。 相似文献
9.
棉花抗黄萎病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棉花品种类群的划分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抗黄萎病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在棉花抗病育种的标记辅助筛选中逐渐发挥作用,但还没有得到棉花抗黄萎病基因克隆。通过转几丁质酶基因、β-1,3葡聚糖酶基因以及转葡萄糖氧化酶基因等,得到了一些抗病品种。棉花分子辅助抗病育种成效较低的原因主要包括:黄萎病遗传规律的复杂性、标记和遗传图谱研究的滞后性、标记距离较远和QTL定位的不精确性以及基因上位性的存在和抗病QTL筛选与育种过程相分离等。应该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棉花遗传和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棉花全基因组开展QTL定位,从而提高棉花抗病育种的目标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1994年通过对棉属8个野生种同陆地棉杂交的高世代材料进行抗黄萎病筛选,选育出了包含瑟伯氏棉、比克氏棉、斯特提棉和雷蒙德氏棉抗黄萎病基因在内的种质材料或新品系。这些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能均显著超过中棉所12,并克服了以往陆地棉抗黄萎病材料的晚熟、结铃性差等缺点。这些材料的育成为利用棉属野生种的抗病基因培育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 leb.)系维管束、土传病害,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其发生与病原、品种、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棉花黄萎病菌对抗感性不同的品种,致病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棉花黄萎病病原菌变异性较大,寄主范围较广,感病品种多,从病害流行上看,更加容易广泛流行成灾。在该病的防治领域内,尚无突破性的进展,主要是狠抓种子消毒、土壤铲除、轮作换茬和选种抗病品种等几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疆棉花黄萎病发生日趋严重,目前国内常用的黄萎病病情指数法对于育种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通过多年育种经验总结出一种抗黄萎病指数法,该方法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棉花抗黄萎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田间均一病圃,采用成株期鉴定法对120份陆地棉及海岛棉材料的抗黄萎病性进行了鉴定研究,共筛选出36个抗黄萎病种质材料。其中9个海岛棉材料均表现抗病;河北省历年审定的品种中以冀棉19号抗性最好,共5个耐病品种,无抗病类型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征集材料的鉴定结果与前人鉴定结果不尽一致;河北农业大学新培育的品种,抗病类型占33%,耐病类型占45.5%;河北省各育种单位及外省市参加河北省区试的53个新品种(系)中,抗病类型占26.4%,耐病类型占43.3%。综合分析,新培育的陆地棉品种(系)抗性总体水平不高,未出现高抗类型品种,抗性表现较好的材料有94—703—2、农大96品5、省94—1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