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梁种子萌发的最低土温为8—10℃,最适温度为24—28℃。出苗的最低温度为10—12℃,超过20℃出苗率显著增高。但是,Bagnall(1979)认为单一的临界温度是不存在的。他发现当夜温低达1.5℃、日温21℃时,三个高梁种均未受害,而持续5℃却导致严重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微粉现象,研究了人工高温和分期播种情况下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型不育系9012A和杂合型不育系12-204A的不育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不育系在一定高温胁迫下,均出现育性转换现象,但对高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对于9012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介于30~35℃之间;40℃持续处理16~32h,或者间歇处理3h/d×6d、6h/d×5d、9h/d×4d、12h/d×3d、15h/d×2-4d(累计40℃处理18~60h),或35℃间歇处理15h/d×2-4d(即35℃累计30~60h)均发生育性转换,其中35℃时15h/d×3d(即35℃累计45h)处理育性转换最为明显,说明高温对9012A育性转换具有累加效应。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从2014年10月16日到2015年2月9日,即秋冬播种,避开30℃以上持续高温)的不育性彻底稳定。对于12-204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不低于29℃时育性发生转换,其中35℃15h连续处理育性转换效果最为明显;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均发生育性转换。当高温胁迫下育性发生转换时,9012A和12-204A均可自交结实,但是结实性差。  相似文献   

3.
甜菜苗期冻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内蒙五号、工农三号及工农301三个品种,在子叶期与一对真叶期进行0~8℃、1~6小时低温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TTC还原力、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脯氨酸积累的临界温度为-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在-2℃/2小时,-1℃/4小时积累量最多;根据Logistic方程(y=k/1+ae-bx)求出的拐点温度为T_2小时≈-3℃,T_4小时≈-2℃,此值可以做为甜菜幼苗“半致死温度”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4.
Much.  RC 王富德 《杂粮作物》1992,(3):19-23,18
温度是影响高粱籽粒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通常认为高温有害于产量。经常根据籽粒形成的线性期间干物质积累的速率,以及有效灌浆期长度,分析禾本科作物的籽粒生长。在人工气候室里的研究,Chowdhury 等(1978)观察到,温度对高粱籽粒生长速率的影响与灌浆期持续时间无关。在平均温度阈值为25℃时,籽粒生长速率增至最大值;尽管随着温度升至33.5℃,发育速率(1/开花至成熟  相似文献   

5.
模拟盛夏低气温条件下水温对水稻温敏不育系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模拟盛夏低气温的条件下(日平均温度22.5或23.0℃),研究了8个温敏不育系在28.6、26.8和24.0℃处理时的不育性。结果表明高于温敏不育系临界温度的温水,可以保持温敏不育系的雄性不育性稳定。为利用水温作为一个有效手段防止盛夏低温引起的负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玉米和许多其它暖季作物一样对5~15℃的发芽温度反应敏感,并且存在品种间差异(Cal等,1972)。尽管把吸脓冷害主要归因于原生质膜的破损(Pollock等,1966;Brainlage等,1978)。但Franks(1983)指出,原生质膜可能不是受冷害的唯一部位。无论伤害的最初场所是哪个部位,各种研究已表明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YM型小麦温敏不育系KTM3314A的育性转换特性,以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和YM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M3314A为试验材料,进行分期播种(秋播、春播)和剪穂再生试验,以K3314A为对照,比较不同播期及再生分蘖穗的自交结实率,并与同期的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对照,以确定KTM3314A的温度敏感期和临界温度。结果表明,K3314A秋播、春播及再生分蘖穗皆完全雄性不育,KTM3314A秋播完全雄性不育,春播及再生分蘖穗育性部分恢复,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在孕穗前后5 d,临界温度为18.14℃,表明KTM3314A具有温度敏感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HD9802S为不育基因供体,优质香型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和2次回交,经过多代系谱选择和测交筛选,育成籼型节水抗旱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申旱1S。该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抗旱性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
417S是利用生态型不育系533S为基因供体和优良自交系S803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生态型雄性不育系。通过人工控温和异地种植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17S属温敏型雄性不育系,日自交结实率与开花前3~12d的日均温的平均值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r=0.96),其育性敏感期为单花开花前3~12d;417S的临界温度为17.0~20.5℃,育性敏感期处于日均温< 17.0℃条件下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处于日均温>20.5℃表现雄性可育,处于17.0~20.5℃时,表现半不育。417S在陕西太白县表现近乎全不育,而在青海西宁变成完全可育,可以实现一系两用。遗传测试结果表明31个测验品种(系)中有25个能完全恢复417S育性,恢复源较为广泛,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H175S是以1892S为母本,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a13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下油棕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测盆栽油棕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一些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油棕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断下降;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SOD、POD、CAT活性先上升而后下降;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不断增大;油棕幼苗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约为10℃,其可忍受低温的温度范围约为4~7℃;抗寒性弱的油棕幼苗品种在4℃下可忍受6 d左右.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芒果小爪螨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16,20,24,28,32℃条件下观察芒果小爪螨的发育、存活及繁殖情况。结果表明:芒果小爪螨世代发育历期在32℃时最短,为9.20d,16℃时最长,为29.07d。卵、幼螨、若螨、产卵前期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77,9.37,10.61,11.13,8.91℃,有效积温分别为93.46,30.29,44.96,14.24,191.83日度,在16~32℃,芒果小爪螨发育的速率及雌螨寿命与温度呈直线相关。世代存活率在24℃时最高,为89.6%,32℃和16℃时,分别降至69.1%和55.8%。雌螨产卵量在28℃时最高,达40.14粒/雌,在32℃时最低,为8.44粒/雌。卵孵化率、幼螨、若螨及世代存活率、雌螨产卵量等随温度的上升而呈抛物线趋势。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特征参数以28℃时最高,分别为27.3342,0.3957,1.4854。平均世代历期和种群加倍时间分别以32℃和28℃时最短,分别为7.5186d,1.7517d。种群增长指数以24℃时最高,28℃时略低,分别为24.88和24.45。芒果小爪螨对温度较敏感,24~28℃为芒果小爪螨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3.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选择与鉴定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光敏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是光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高温临界温度高、低温临界温度低、光敏温度范围宽、光温互补作用强的不育类型最为适用。低温临界温度低的选择关键是在长日低温条件下选不育株;高温临界温度高的选择关键是在短日高温条件下选可育株。在进行人控低温临界温度指标的鉴定时,应尽量模拟盛夏低温的光温条件。  相似文献   

14.
选取湖南省怀化市12个典型制种基地气象代表站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可照时长、不同育性转换临界温度的安全系数、抽穗扬花期的降雨安全系数、低温安全系数和高温安全系数,分析表明,怀化市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宜采用高温不育型及临界日长≤12.9 h的长光高温不育型不育系进行两系制种,以7月下旬—8月上旬育性转换安全性高,8月中旬抽穗扬花最为安全。若考虑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因素,在海拔200 m以下地区对于不育临界温度≤23.5℃的不育系,或在海拔280 m以下地区对于不育临界温度为23℃的不育系,推荐将其育性转换敏感期安排在8月上中旬、抽穗扬花安排在8月下旬。对于临界日长为13.0~13.5 h的不育系,应根据当地可照时长的变化规律安排生产。不建议采用临界日长13.5 h以上的不育系在怀化市制种。  相似文献   

15.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值均为27℃~ 28℃, 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的剂量效应;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即抽穗前18~ 12 d;同时, 讨论了该不育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深入理解荔枝霜疫霉在果园内侵染流行规律,利用植物病理学方法,通过离体培养研究了环境因素对荔枝霜疫霉游动孢子释放、萌发及卵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荔枝果肉培养基中,孢子囊萌发的温度等于或小于孢子囊形成的温度时,孢子囊主要以释放游动孢子的方式萌发,28℃是荔枝霜疫霉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临界温度。荔枝霜疫霉在荔枝果肉培养基中,于26℃下培养7 d后,游动孢子释放最适温度范围为12~20℃,最适pH值为5~7;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4℃,最适pH值为7~9;孢子囊在水滴中才释放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在水滴中方可萌发。荔枝霜疫霉在荔枝果皮和叶片煎汁培养基中均可产生卵孢子。当温度为28℃,pH值为5,12 h光暗交替光照时,卵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到49.68%;温度是影响孢子囊萌发和萌发方式的主要因素,水是游动孢子释放和萌发的必要条件。卵孢子广泛存在于果园中,为翌年初侵染源;荔枝霜疫霉主要以游动孢子再次侵染寄主。  相似文献   

17.
Rai  KN 高山 《杂粮作物》1991,(4):13-16
由雄性不育系(A-系)和一组保持系(B-系)或恢复系(R-系)杂交而产生的F_1代杂种的育性恢复类型已经广泛用在玉米(Duvick,1965;Gracen等,1974)和高染(Schertz等,1978;Rao等,1984)的雄性不育细胞质源的分类上。Burton和Athwal(1967)应用  相似文献   

18.
Raje.  JF  高丽洁 《杂粮作物》1992,(3):24-29
玉米、高粱和大豆的打叶处理引起籽粒产量和粒重的显著下降。减产量受失叶时间和严重程度的影响。高粱和玉米打叶使粒数和粒重下降(Stickler 等,1961;Hanway,1969;Tollena-ar 等,1978)。玉米早期打叶降低粒数,而授粉后打叶降低粒重。打叶还缩短玉米籽粒灌浆期的持续时间(Tollenaar 等,1978;Jones 等,1983;Barnett 等,1983)。在抽丝中期后12天全部打叶,降低玉米籽粒生长速率,而在抽丝中期后24天打叶不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中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的选育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广占 6 3S是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与合肥丰乐种业水稻所合作选育的中籼光温敏不育系 ,2 0 0 1年 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广占 6 3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 ,不育性稳定 ,不育株率、花粉不育度和自交套袋不实率均为10 0 %。在 12 .5h短日下 ,不育临界温度低于 2 4℃。对白叶枯病及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高抗和抗。米质优 ,广占 6 3S垩白率、垩白度等 9项指标达农业部一级优质米标准 ,其余 3项指标达二级优质米标准 ;广占 6 3S× 9311(丰两优 1号 ) 10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 ,2项指标达二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20.
山茶属3种植物花药超低温保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保存山茶属植物的花粉,以茶梅(Camellia sasanqua)、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 Hu)和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ta How)成熟花药为试材,对不同干燥处理的花药进行超低温(液氮,-196℃)保存和水浴解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时间及不同预冻方式对超低温保存后3种山茶属花粉的萌发率有显著影响。茶梅花药经30℃干燥处理4h,含水量为26.92%时,超低温保存后花粉活力最高;攸县油茶花药经30℃干燥处理2~4h,含水量为27.52%~33.71%时,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最高;多齿红山茶花药经30℃干燥处理1~3h,含水量为20.98%~37.95%时,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3种花药经-26℃预冻处理,超低温保存后花粉萌发率显著高于4℃处理和不预冻处理的对照;超低温保存后38℃(2min)水浴解冻效果最好。3种植物新鲜花药在室温下干燥保存20~40d,花粉活力基本丧失。而经超低温保存半年,3种花药花粉仍具较高的活力,甚至超过保存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