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种病型的总称,是在养鸡业中最常见、多发性、死亡率高、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病之一.大肠杆菌致病范围广,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一年四季均可流行,流行时间长,鸡群一旦发病,就会连续不断地流行,很难彻底扑灭,对养鸡业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鸡大肠杆菌病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此病的发生. 1发病原因分析 1.1饲养环境因素 由于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差,饲养密度大,场地旧、鸡舍设备简陋、湿度和温度控制不好,鸡舍消毒不彻底或不经常消毒,环境已被大肠杆菌严重污染,经饲料、饮水或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2.
流行特点鸡大肠杆菌能感染不同日龄的鸡只,但具体发病情况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环境卫生不良往往导致大肠杆菌在鸡舍及其周围环境大量滋生并最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随着鸡体抵抗力下降,引发鸡大肠杆菌病.鸡场饲养环境和管理较好的,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一般较低.此外,饲养管理粗放、饮用水消毒不利、不同日龄鸡只混合饲养、较大应激等因素同...  相似文献   

3.
对洪泽县3个乡镇进行草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育雏阶段发病率7.5%左右,死亡率3%左右,成年草鸡发病率5%左右,死亡率1%左右。根据草鸡大肠杆菌病流行特点和发生原因,制定了草鸡场消毒措施、中药预防措施、病草鸡淘汰措施等综合防控措施,经过多家草鸡场试验,对防控草鸡大肠杆菌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鸭大肠杆菌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并且流行于全世界养鸭国家及地区,常见报道大肠杆菌病多发于2~6周龄雏鸭,发病率30%~60%,死亡率5%~40%.2005年11月,武汉市城郊养殖户刘某饲养的樱桃谷雏鸭在第2周内发病死亡严重,我们经现场调查及送检,对病鸭进行病原分离鉴定、生化试验,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大肠杆菌病 (1)流行特点:大肠杆菌的分布极为广泛,除家畜易感染外,家禽也易感染.鹌鹑一生都可感染,幼鹑和6个月后发病率较高,主要通过粪便传染,饲养密度过大,笼舍消毒不彻底是造成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冬春气温变化大、气候骤变和夏季炎热等都可引起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中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鸡感染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鸡业的发展,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较为普遍,由此造成的损失明显上升。在一些大型和个体养鸡场,由于环境卫生条件较差,饲养管理不善,消毒不彻底,常常暴发大肠杆菌病。2004年1月,陕西杨凌地区某个体养鸡场送来3只病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禽病研究室检查。病鸡眼睑、面部水肿,两腿不能直立,头偏向一侧,鸡冠发青,羽毛蓬乱;粪便稀呈石灰样带黄色,还夹杂有深红色粪便;死亡迅速,1只病鸡于当日下午死亡,另1只次日死亡。经剖检,可见肝脏出血,质地松软,被膜增厚;…  相似文献   

7.
仔猪白痢为新生仔猪常见的大肠杆菌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本病的防治除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兽医卫生消毒措施、自家流行菌株免疫母猪外,多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但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各地流行菌株各不相同,随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为了摸清西宁地区仔猪白痢流行病原菌株及指导临床用药,笔者于2004年9~11月对该地区猪场新生仔猪白痢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8.
禽大肠杆菌病是养鸡场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普遍存在于饲养环境和消化道中.如果养殖户管理不当,鸡舍潮湿、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消毒不彻底等多种不良的因素,可降低鸡群的抵抗力,诱发或促进大肠杆菌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大肠杆菌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发病的因素分析及防控措施等进行阐述,以期为...  相似文献   

9.
禽大肠杆菌病多发的原因 1饲养管理不规范 禽场消毒制度不健全、养殖密度过大、粪污处理不当、通风不良及降温保暖措施不得当等均会导致饲养环境恶化,从而提高场内家禽爆发大肠杆菌病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1败血性大肠杆菌病 犊牛舍或围产舍因消毒不及时,导致犊牛接触大量的败血性大肠杆菌。犊牛不能获得足量的高质量、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的初乳。环境条件恶劣,饲养密度过大,脐带消毒不严格,不及时,初乳温度不合理导致免疫球蛋白获取不足都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1.
这些年来在肉仔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发生率日趋升高,且有发病早、流行广、抗药性强、死亡率高和易混合感染等特点。耐过鸡生长缓慢,胴体级别降低,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的主要诱因1.1饲养人员素质低饲养人员缺乏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仅看到人家养鸡有利可图就盲目进鸡,结果成活率低,疫病流行不断。1.2不重视雏鸡质量图便宜从卫生管理较差的种鸡场进鸡,引进了早期感染的弱病雏鸡。1.3忽视消毒的重要性表现在鸡出栏后仅简单清理粪便而非常马虎地消毒就再次进雏;进鸡后每周的带鸡喷雾消毒等各环节消毒很不认真。错误地…  相似文献   

12.
1987年至1990年,大肠杆菌肠炎一直对我场犊牛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新生犊牛患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我们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对治疗药物进行了筛选试验。一、病犊症状初生至10日龄内的新生犊牛息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生后第2天至第5天。病程约2~3天。新生犊牛抵抗力弱,肠炎呈急性发展。犊牛突然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体温生高至39.5℃~40.5℃,腹泻,稀薄的大便中带有肠粘膜并混有血液或凝血块,小便  相似文献   

13.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鸡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大肠杆菌是条件性疾病,在卫生条件较好,饲养比较规范的饲养场中,发病率、死亡率均较低,造成的损失也较小,而在一些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鸡场,大肠杆菌病则会频繁发生,死亡率上升,这样就会使药费增加,提高了饲养成本,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4.
雏鸡绿脓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情况  2 0 0 0年 9月初 ,抚顺市郊区一些农户饲养的某市某孵化场提供的商品蛋鸡雏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现象 ,死亡主要发生在出壳后的 2~ 5天 ,以后死亡率逐渐减少。在近半月的时间 ,各农户饲养的 1 50 0 0多只雏鸡先后死亡 50 0 0多只 ,最严重的一个农户购买了 3 0 0 0只雏鸡 ,5天内死亡1 50 0多只 ,死亡率高达 50 %以上 ,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后经确诊为绿脓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2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开始病雏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低头 ,两翅下垂 ,羽毛逆立 ,排出乳白色或棕黄色粪便 ,某些雏鸡的肛门周围有污染的粪…  相似文献   

15.
翁源县某鸡场是一个以饲养石岐杂种和江西土种鸡为主的专业鸡场。今年以来,由于气候多变,场地消毒不够彻底,井水污染严重,致使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多次暴发大肠杆菌病,鸡的成活率由原来的98~99%下降到20~30%,损失惨重。 鸡的大肠杆菌病是由多个血清型的致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天祝县在发展壮大天祝白牦牛、高山细毛羊、岔口驿马等地方特色养殖的基础上,蛋鸡等多元化养殖也逐步形成规模。大肠杆菌病在养鸡场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有效控制鸡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天祝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组织实施"鸡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制研究项目", 2017年实验鸡场发生大肠菌性肿头综合症,项目组结合临床病症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在药敏实验基础上制定抗菌药联合用药、使用EM原液、加强饲养管理及严格执行消毒、门禁制度等治疗及控制措施,实验鸡场购进的2600只蛋鸡中发病548只,发病率21.07%,患病鸡中死亡89只,死亡率16.24%,因神经症状严重、治疗价值不高而淘汰24只,淘汰率4.4%,故上述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实验鸡场肠杆菌性鸡肿头综合症。  相似文献   

17.
目前饲养肉鸡疾病较多 ,也很难控制 ,严重地挫伤了饲养者的信心和养鸡积极性 ,特别对那些初养者更是闻而生畏。本人就多年生产实践 ,谈谈控制肉鸡疾病的几个关键时期和处理方法。如能给肉鸡饲养者带来一点点帮助 ,也就达到笔者的目的了。1 饲养前期 ( 0~ 1 0日龄 )主要控制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死亡率一般在 2 %~ 3%左右 ,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 30 %。1 .1 主要原因 种鸡带菌 ,垂直传播 ;孵化厅条件差 ,消毒不彻底 ;育雏条件差 ,温度忽高忽低 ,尤其用煤炉取暖 ,粉尘大 ,通风不良等。1 .2 处理办法1 .2 .1 从正规的、条件好的孵化场进雏…  相似文献   

18.
1987年至1990年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一直对我场犊牛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新生犊牛患埃希氏大肠杆菌肠炎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我们在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的同时,对治疗药物方面进行了多次筛选试验,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仔猪白痢为新生仔猪常见的大肠杆菌病,给生猪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本病的防治除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兽医卫生消毒措施、自家流行菌株苗免疫母猪外,多选用敏感药物治疗。但大肠杆菌血清型繁多,各地流行菌株各不相同,随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也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20.
家禽大肠杆菌具有病型多 ,表现复杂多样 ,危害严重 ,经常混合、并发、继发感染 ,损失大 ,难以根除等特征。兹就家禽大肠杆菌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流行特点家禽大肠杆菌病由特定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 ,不分品种、年龄、季节均发 ,肉鸡多发于4~ 8周龄 ,蛋鸡产蛋率达 4 0 %~ 6 0 %时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水平传播 ,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饲养密度大 ,鸡舍通风不良 ,卫生条件差 ,饲料质量不佳和发生其他烈性传染病时可诱发感染该病菌 ,常与败血型霉形体混合感染 ,该病发病率、死亡率受菌株毒力、环境等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