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麦收后正是搶种季节,劳力比較紧张,特别在丘陵地区往往因肥料不足,麦茬施肥很感困难。如果在麦收前套种短期綠肥,夏种前随犁掩青,每亩能收到千斤以上鮮草,就可基本解决夏种基肥問題。套种檉麻是否可以收到千斤以上鮮草?套种后对麦子生育有什么影响?有人認为檉麻根系大、吸肥力强,套种期間是否会过多消耗土壤营养(主要是氮素)?1962年,我們进行了試驗,初步明确了上述間题。試驗选择元麦繁殖地四亩,于乳熟期(4月28日)每亩撒播檉麻种子十五斤,随即中耕盖土,5月3日齐苗。元麦于5月20日成熟收获,6月10日掩青檉麻。掩青时測定檉麻生育性状与产量,株高三十八点五厘米、茎粗二点四毫米、单株叶片数十七点八个、可見主根长六点一厘米、单株根瘤数十八点六个、叶色浓綠、生长势健壮,亩产鮮草一千五百六十斤,生长好的亩产鮮草达二千四百斤。同  相似文献   

2.
丘陵地区的稻麦輪作占有一定面积。在安庆专区,中稻收割后离种午季,一般还有五十天左右。这段期間,气温高、雨量少,适宜稻田插种檉麻。为明确插种掩青在輪作中的作用,1962—1963年我所进行了試驗,連續观察对麦、稻增产效果及在調节土壤养分平衡上的作用。試驗分四个处理:1.亩施磷素种肥二点四斤,檉麻产草一千八百斤,掩青为基肥;2.亩施氮素种肥一斤,檉麻产草一千四百斤,掩青为基肥;3.不施肥,檉麻亩产鮮草一千二百斤,掩青为基肥;4.干耕晒垡,不种檉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容易木质化的檉麻作旱地綠肥,在江淮地区的自然条件下,观察其在土壤中的腐烂速度、土壤养份的变化、作物吸收情况及其增产效果。方法是,1961年9月27日掩青蕾期的檉麻,每亩二千斤,10月3日播种小麦(品种为吉利麦)。試驗証明,檉麻虽纤维較多,本質化程度較大,但以蕾期的檉麻掩青作小麦基肥,在气温较高(摄氏十一至二十二度)及土壤水份較充足(18—24%左右)的条件下,分解是很快的,而分解最快是在掩青后一个月以内,据10月25日測定,这时檉麻残余体只剩26.75%,这一点也可从土壤(八至十八厘米)中硝态氮含量的增长上看出,同日测定,掩青的硝态氮含量为十点八六四毫克/一百  相似文献   

4.
以往研究檉麻的栽培利用只限于夏播秋掩常規法。因此,认为种了檉麻就会占了整个最有利于作物生育的季节,得不偿失,难以推廣。近年来,試驗証明,檉麻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肥效大、适应性強等优点,利用夏、秋茬口的空隙进行插种,生长四、五十天,掩青做后茬作物的基肥,是当前扩大种植和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疚哪獯酉旅婕父鰡栴}探討准南地区檉麻短期栽培利用方式及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5.
花生藤(茎叶)是一种优良的绿肥。据广东海南区热带农科所报道,每亩花生平均可收鮮茎叶一千斤左右,相当于硫酸銨25斤,过磷酸鈣8斤,硫酸鉀11斤,且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花生的茎叶与苕子、紫云英、田菁等几种主要綠肥的肥份比較,其磷、鉀含量均比几种主要绿肥高;含氮量仅次于苕子和田菁,与紫云英相当,見下表。  相似文献   

6.
我省水稻区冬季綠肥以紅花草为主,而紅花草幼苗旺长期正值最寒冷的季节,往往发生冻害。据蕪湖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61年12月30日分别进行盖灰和不加任何复盖物(对照)的对比試驗,結果表明;盖灰的只有部分植株受冻,叶片变黄,开春后植株生长旺盛,部分受冻的叶片也由黄轉綠,开花整齐一致,亩产鲜草四千斤;而对照田则部分植株整株枯萎,叶片由黄变白,乃至冻死,开春后复原较慢,单位面积植株也較稀疏,亩产鲜草仅三千一百三十三斤。由此看来,紅花草在冬季盖灰防冻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容县大搞試种和推广冬季綠肥紫云英和苕子,是一九六○年开始的。五年来,經失敗到成功,面积由大到小又由小到大,干部和社員从不会及不願种到迫切要求并精心种好。去年冬天,全县各个公社百分之九十八的生产队都种了綠肥,其中紫云英一十六万零一百多亩,苕子四千二百多亩,共占稻田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基本实現了冬季綠肥化。在去冬今春虽然严重干旱,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綠肥都生长良好,一般亩产鮮苗超过三、四千斤。冬季綠肥紫云英和苕子大面积种植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桂南地区不能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苕子是一种冬季豆科綠肥,种类很多,有光叶苕子、毛叶苕子、宿松苕子等。光叶苕子和毛叶苕子是一个类型,宿松苕子又是一个类型,光叶苕子和毛叶苕子生长期較长,抗逆性較强,宿松苕子生长期較短,抗逆性稍弱。几年来在江淮地区試种,以光叶紫花苕子表現最好,受到人們的重視。光叶紫花苕子(以下簡称苕子)在江淮地区所以受到人們的重視,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量高,肥效好:苕子的鮮草产量,在現有几种冬季綠肥中,是較高的一种。根据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在合肥試种,不同土壤类型的苕子鮮草产量与紫花豌豆比較,結果如表一。  相似文献   

9.
我县1963年秋至1964年春,以其林为主有四个区、七个公社的三百五十六个生产队施用过磷酸鈣(以下簡称磷肥)作花草等豆科绿肥的基肥与追肥,进行了多点的“以磷增氮”示范,面积共一万五千零九十一亩,占綠肥总面积的6%。还有五个区、十四个公社的七十二个生产队也作了小面积的施磷試驗,面积一百三十九点五亩。全县計購用磷肥四十八万一千斤。这些施用示范与試驗,遍及全县丘陵、山畈、洲圩等不同地区的各种类型土壤。結果,一般都表現了显著增产,特別是在常年亩产粮食三百至四百斤以下的紅黄土低产田中,效果更为显著。通过这次广泛的施用試驗,各地都积累了一些經驗,对我們今后在种植綠肥和在其它作物上施用磷肥,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百色地区今年发展的夏季綠肥,除了竹豆以外,还有田菁、麻、大綠豆、山毛豆、猪屎豆、金光菊、玫瑰茄、含羞草和飞机草等多种。其中以竹豆、田菁、麻、大綠豆和猪屎豆的虫害較多,据我們調查有下面几种: 竹豆:(包括大綠豆)有豆潛稈蝇、豆蚜、豆卷叶虫、四星叶(虫甲)、粉綠象鼻虫、大腿蝽和豆莢螟等多种害虫。其中直接影响竹豆留种的有豆蚜、豆卷叶虫和豆莢螟等三  相似文献   

11.
紅花草(即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是我省沿江地区群众习慣种植的水稻主要綠肥;由于具有种植容易、就地施用、花工少、肥效大、并能提高土壤肥力等优点,深受群众欢迎,因而种植面积也較大。但近年来因某种原因鮮草产量不高,直接影响水稻的稳定增产。因此,如何提高紅花草鮮草产量,也就成为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一个关鍵。这里,特根据蕪湖专区农科所历年来有关試驗及調查資料,結合外地經驗,对提高紅花草单位面积鮮草产量提些意見。一、选用高产迟熟品种紅花草的品种一般根据开花期的早晚,分为早、中、晚熟种三种。早熟种一般叶小、株矮、茎細,現蕾开花早,种子成熟不一致;晚熟种叶大、株高、茎粗,現蕾开花迟、开花期长,种子成熟較一致,鮮草产量也較高;而中熟种性状则介于早、晚熟种之間。据蕪  相似文献   

12.
小麦拔节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时期的重要标志。在此前几天追施拔节肥,能提高产量。例如,1960—1961年我們試驗,品种为南大二四一九,3月20日拔节,在拔节前的3月16日每亩追施硫酸銨十斤、过磷酸鈣二十斤,結果亩产四百六十七点四斤,較不施的亩产四百三十点四斤增产8.6%。1961—1962年試驗,品种为吉利麦,3月19日拔节,于拔节前的3月2日每亩追施硫酸銨十斤,結果亩产三百五十六斤,比不施的亩产三百三十九点六斤增产4.8%。施拔节肥为什么能增产?它对小麦的生育起着怎样的影响?作者就1961—1962年試驗結果来說明这个問題。合肥地区自3月上旬以后,气温逐漸升高,小麦一般都在3月上旬到中旬先后进入拔节期。进入到拔节期,标志着它与前期生  相似文献   

13.
怀宁县的群众习慣采用兰花草与荞麦、油菜、蘿卜等作物混种的方法,其中尤以与养麦混种的最多,約佔中稻茬兰花草的80%以上。为什么呢?从高河公社谢山大队的调查資料可以看出兰花草与荞麦混种最合理,在“处暑”后十天播种的,亩产鮮草三千四百斤,荞麦亩产也在七十斤左右。采用这种方式,兰花草能够适时播种,荞麦收获又早,不影响兰花草生长,鮮草产量高;又能增产粮食,应大力提倡。与油荣混种,由于兰花草播种要迟些(“秋分”后一天),两者又同时生长,互有一定影响,鮮草产量每亩为二千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概况和水稻布局的现状南陵县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气溫适中(年平均溫度在摄氏十六度左右),无霜期較长(二百四十天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千三百至一千四百毫米)。境內有着明显的平畈区、圩区、丘陵区和山区。平畈区:种植大面积的綠肥(紅花草),土壤肥沃;90%以上的水田自流灌溉,双季稻面积比重較大,水稻亩产高;水田約占全县的36%。圩区:河网塘坝星罗棋布,以綠肥和塘泥为早、中稻的主要肥源;解放后由于連年不断地兴修农田水利和新建一些排灌工程,  相似文献   

15.
崔竹松是吉林省延边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长白山公社新丰大队大队长,种植水稻已有三十多年之久,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經驗,1952年被評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种植的水稻,早在1950年就创造了亩产八百斤的高額产量,1960年以来,他的高产試驗田每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九百斤的水平。新丰大队在他的先进技术的推动下,除个別重災年份外,水稻产量也是逐年上升的。到1957年,亩产量已由1949年的四百五十斤,提高到六百六十斤。从1960年以来全大队近三千亩水稻田,平均亩产更稳定在七百斤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们选用柽麻作短期绿肥,在全省各地进行了示范试验。通过试验,明确了以下几种茬口可以短期插种柽麻: 一、春玉米茬插种柽麻 宿迁县农业科学试验站,利用春玉米茬插种柽麻,8月13日插种,9月29日掩青,柽麻株高1.4米,亩产鲜草2340斤。第二年插种柽麻的小麦比不插种的增产11.4%。麦收后又栽种水稻,插种柽麻的水稻亩产1072斤,比不插种的增产24.6%。  相似文献   

17.
光叶紫花苕子(簡称苕子)耐瘠、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到处能种;管理省工,不怕草欺;鮮草产量高,茬口肥。我省淮北、淮南地区到处要求多种,但是种子不多,供不应求。一般习慣苕子留种每亩播种三至五斤,种子产量約四、五十斤,繁殖系数只有十倍左右。再加上收成不稳定,成熟又晚,不仅誤了一季午季作物,夏种作物也要推迟下种。因此,群众都願意种苕子掩青,不願意种苕子留种。結果是年年想种,年年缺少种子。1954年我省开始引种苕子,生长旺盛,人人說好。十一年来始終扩种面积不大,  相似文献   

18.
在江淮地区,苕子产种量不高,原因是苕子生长比較旺盛,茎叶相互挤压,下部容易腐烂,影响开花結实;苕子开花期,雨水偏多,湿度較大,往往造成花蕾大量脫落。我所曾經多次調查試验,对提高苕子产种量的技术作了一些摸索,現簡报如下: 一、选择土壤:肥田、水田苕子生长过旺,下部湿度过火容易腐烂;中等肥力的旱地不会造成这个現象,因此产种量較高。我所1962年在来安县广大公社广大大队调查,旱地亩产苕种六十八点七斤,水田亩产五十一点二斤,旱地比水田增产34.2%。二、适期播种:我所1962年試驗,10月中旬播种的。亩产苕种六十六点一斤,11月中旬播种的,亩产只有四十六斤,前者比后者增产43.7% 。証明适期播种苕子,既滿足它的生长发育,又不疯长影响结实,产种量高。三、减少播种量:播种过密,影响通风透光,  相似文献   

19.
<正> 油菜是我县的主要油料作物,又是稻作的好茬口,过去由于品种差、栽培粗放,产量很低,一般亩产70斤左右。为了提高稻花油菜产量,1977年以来,根据我县特点,作了油菜高产栽培试验,连续四年试验亩产油菜400斤左右,我们体会到在稻区种好油菜应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革命草是一种多年生的水生綠肥,适应性强,在河、塘、湖、沟均能生长,繁殖快,一年可收刈二、三次。怀宁县叶祠公社月形大队跃进生产队,1965年利用革命草作单、双季晚稻的基肥,比青草有显著增产效果。一、革命草施用方法以革命草作肥料时,采取下列施用方法。1.日晒法:把革命草从水里捞起后,每一百斤革命草晒成七十斤,切成五至六寸长,均匀撒到田里,翻耕下去,或用列車细扎到泥里,不要露在水面。2.堆制法:把刈来的革命草切成五至六寸长,堆漚三至四天,茎、叶变黄色,施到田里,用列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