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07年全球杀虫剂市场为97.20亿美元,占全球农药销售额387.55亿美元的25.1%,较之2006年增长了6.0%。一、各类结构杀虫剂的发展情况及2007年全球销售额按结构杀虫剂被分为10类。较之2006年,杀螨剂、有机  相似文献   

2.
<正>2007年全球杀菌剂市场为93.2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4%,占全球农药市场的24.0%。一、各类结构杀菌剂的发展情况及2007年全球销售额按结构,共把杀菌剂品种划分为15类。从2002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都呈增长趋势;2006年至2007年的增杀菌剂市场概况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化学除草剂在作物中的残留的药害问题,本研究综述了酰胺类、磺酰脲类、三氮苯类、苯氧羧酸类和联吡啶类5类化学除草剂在作物中的残留分析,从酰胺类除草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施用的常见作物进行残留检测分析,从三氮苯类除草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和联吡啶类除草剂中各自选取一种代表性的除草剂,论述其在作物中的残留情况,归纳总结出化学除...  相似文献   

4.
<正>一、近年世界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概况近年来世界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呈波浪形发展。表1即为2003年以来世界农药市场情况。由表1可见,八年中,世界作物保护用农药市场历经3年的增长后,因各种原因出现下降,明显呈波浪形。  相似文献   

5.
<正>一、广西主要作物分布情况广西是国内水、土、热资源配合较好的地区之一,作物种植的品种丰富,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木薯、荔枝、龙眼、柑橘、香蕉、芒果、蔬菜、西瓜,局部地区有少量花生、大豆、葡萄。广西作物种植结构详表:  相似文献   

6.
作物源库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物源库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李绍长,王荣栋(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业科学系832003)1928年,Mason和Maskell通过碳水化合物在棉株内分配方式的研究。提出了作物产量源库理论(source-sinktheory)来描述作物的产量形...  相似文献   

7.
抗除草剂基因在作物杂种优势中的利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天宇 《作物杂志》1998,14(5):33-34
除草剂除草已成为当今农田有效地控制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措施。近年来随育种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育种与常规育种的结合,使一些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有了抗除草剂的特性,进一步扩大了除草剂的使用范围,除草剂的使用与现……  相似文献   

8.
禾本科主要作物生育初期内源激素动态及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以禾本科主要作物小麦、水稻、玉米为材料,研究内源激素IAA和CTK在其生育初期的含量及可能的生理作用。结果表明:在作物分蘖过程中,小麦和水稻内源激素IAA和CTK变化趋势相似,呈单峰曲线;玉米生育初期,内源CFK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IAA含量则持续下降。3种作物的IAA/CTK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小麦、水稻单株分蘖数在IAA/CTK值较高或呈上升趋势时增长缓慢,而在IAA/CTK值较低或该比值呈下降趋势时增长迅速。所以认为,水稻和小麦分蘖能力与内源激素IAA和CTK的含量有关,尤其与两者之间的比值高低及其变化趋势密切相关。由此推测,玉米高度抑制、生态上不出现蘖芽可能与玉米的IAA/CTK值变化幅度较小或该值相对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1.扑草净主要商品有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属三氮苯类除草剂,对杂草有选择性内吸传导除草作用。可防除马唐、灰菜、荠菜、马齿苋、野苋、稗草、狗尾草、千金子、看麦娘、蓼、藜、车前草、繁缕等,施药后可在0~5厘米的表土中形成药层,持效期20~70天。  相似文献   

10.
作物模拟技术是当今农业科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笔者在简要总结国内外作物模拟技术总体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作物模拟研究及模型应用尚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其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作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物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往往被认为是具有相同状态的功能单位,传统的检测手段分析的是细胞群体的总体平均反应。而单细胞测序是在单个细胞水平对基因组或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的技术,通过对单个细胞的DNA或RNA进行测序,表明组织系统层面的功能是由异质性细胞构成的,在解决生物异质性和生物材料的低获取量等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极大改变了人们对许多生物现象的理解。本综述概括了当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测序原理、测序流程以及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当前已经取得成果的应用领域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作物单细胞测序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朱海博 《种子科技》2008,26(1):20-21
农业科研公司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在本地区具有特色的作物品种以及较高的声誉,赢得了当地农民的信任。但是,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物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遇到了诸多不适于自身发展的新情况。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扬长避短,已成为农业科研公司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氯吡嘧磺隆适应作物非常广泛,可用于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甘蔗、番茄、红薯、干豆、草坪和观赏作物,可用于住宅附近,同时对恶性杂草香附子特效,且能防除部分阔叶杂草。因此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非常高,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厂家关注和申请登记。氯吡嘧磺隆除草剂是由日产化学公司研制、孟山都开发的一个新型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酶)的  相似文献   

15.
逐日降水量的模拟及其在作物气候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气发生器(NCC/RCG_WG)模拟了安阳200年的逐日降水序列,并通过对模拟结果与1961-2000年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模拟结果的均值及概率分布与实际值接近,可用于进一步对降水资源与风险进行分析。对棉花与降水关系的分析表明,华北地区棉花生长季降水满足程度较高,平均能满足棉花生长需要。生育初期的6月干旱出现的机率大,7月和8月水分满足程度高但也有少数年份会出现干旱或者涝渍,9月和10月以干旱为主。对于小麦生产,华北地区降水规律与小麦需求不匹配,除10月和11月基本能够满足外,其余各月均不能满足需要,且缺水严重,生长季降水只能满足小麦需水量的1/3,生长关键期的4月和5月的降水量只能满足需水量的20%~25%。华北地区的小麦生产生长季缺水,按目前的播种面积,华北地区小麦生长季年均麦田缺水300亿m3以上。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现有纳米硒的制备技术,并对不同制备技术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综述了纳米硒在作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延长货架期方面的研究,纳米硒在缓解重金属胁迫对作物生理生化、植物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乃至农产品质量方面的影响。纳米硒在提升作物含硒量的同时,使农业产业不断提质增效,表现为调节作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增强植株健康度、防治病虫害及降低作物减产和果实品质降低风险、抑制重金属元素积累等。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同时,将易于动植物吸收的纳米硒对农业及其他领域方面的优势进行汇总,为日后推进发展健康绿色农业和功能性农产品提供技术思路,同时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用特殊的核酸酶对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的一种新兴技术。2013 年研究人员发现了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将其中的CRISPR/Cas9 系统成功改造成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发展了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该技术能够对包括植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物种的基因组进行高效、精准的定点修饰,而且程序简易、操作方便灵活,加速了遗传工程、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给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本综述回顾了CRISPR/Cas9 的出现、改进与发展,简述了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了CRISPR/Cas9 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价值,以期为合理利用该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质谱仪的原理、构造、特性、分类和发展过程。通过列举质谱仪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和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用途,进一步阐述了其在食品等行业中的重要应用和发展前景,为质谱技术的深化发展和广泛应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熊飞 《科学种养》2012,(10):7-8
业。过去,山区茶叶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茶园基地面积小,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山区茶叶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困难与问题:一是随着建  相似文献   

20.
去年8月份,本刊对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戴思成先生作了专访,可以说是非常圆满,采访过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在本刊的"高端对话"栏目刊登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关注。我们可以感受到,读者朋友们对拜耳这样的跨国公司的发展动态非常渴望了解。时隔将近一年,今年7月份,我们再次来到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拜耳业务发展总监宋啟文先生非矴浊?地与我们面对面交谈。宋总监非常亲切友好,在他办公室里,我们向他提出了我们渴望了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