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株黑曲霉产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黑曲霉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摇瓶培养黑曲霉得到纤维素酶粗酶液,测定C1酶、Cx酶、BG酶的活力,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金属离子对不同酶组分活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分泌的纤维素酶较全,但不同酶组分的分泌高峰并不一致。C1酶、BG酶的最适温度为60℃,Cx酶的最适温度为70℃。Cx酶、BG酶最适pH值4~5,C1酶最适pH值在4左右。C1酶、BG酶随底物浓度升高,活力升高,底物浓度为1.000%时活力最高。Cx酶在底物浓度为0.500%~0.625%时活力最高。Ca2+、Fe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Ba2+、Mn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Cx酶、C1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BG酶有激活作用。[结论]不同反应条件对不同酶组分的活力影响各异。黑曲霉纤维素酶系在60~70℃、pH值4~5时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斜卧青霉菌P6木素过氧化物酶的纯化与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素过氧化物酶是降解木素类物质的主要酶类。使用硫酸铵盐析、DEAE 纤维素和CM 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 10 0凝胶过滤等分离与纯化技术 ,从斜卧青霉菌P6 (PenicilliumdocumbensP6 )发酵培养 7d的液体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木素过氧化物酶 ,经SDS PAGE鉴定为单一条带 ,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 4 6 3× 10 3 。以藜芦醇为底物测定了该酶的Km,vmax,作用的 pH和温度范围 ,结果为Km0 5 6 5mmol·L-1,vmax0 0 88mmol·(L·min) -1,pH 4~ 9,温度 2 5~ 5 5℃。N末端序列为VLLPADEKNA ,与真菌LiP无同源性。此结果拓宽了木素过氧化物酶的微生物来源  相似文献   

3.
对1株毛栓菌所产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pH稳定性、激活剂及抑制剂的类型.结果表明:该毛栓菌所产CMC-Na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酶的热稳定性范围为30 ~ 50℃,60℃之后酶的活性急剧下降;pH值稳定性范围为5.0 ~7.0,pH值8以后酶活性急剧下降.金属离子Mn2+对CMC-Na酶有较大的激活作用,Cu2+和Mg2+对酶起抑制作用,Ca2+和Fe3+对该酶的活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提取方法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在 2 0℃ ,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硫酸铵最佳盐析饱和度为 70 %。 4 5℃烘干得到木聚糖酶粗酶制剂 ,该制剂比活力为 75 6 2U·g-1 。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最适pH值为 5 0~ 6 0。此外 ,其酶活性在 37~ 5 0℃、pH4 0~ 1 1 0范围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TS 07发酵液中的茶皂素脱色酶进行粗分离,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硫酸铵沉降法所得粗酶粉的酶活力高达52 971 U·g-1;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作用pH值为45;该酶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值30~75环境下都比较稳定;Fe3+、Ca2+和Ni2+对酶活影响不大,Hg2+能强烈抑制茶皂素脱色酶的活性;10%(V/V)有机溶剂丙酮、异丙醇、乙醇和乙腈能保留茶皂素脱色酶大部分的活力;反应体系中H2O2达到5%,茶皂素脱色酶仍能保持较高的活力;而在反应底物不存在的情况下,茶皂素脱色酶与025%的H2O2保温1 h后,酶活残余量仍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羽毛粉为唯一碳氮源,从家禽厂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角蛋白酶产生菌,复筛角蛋白酶活力达46.89 U·mL-1.经形态特征和16S rRNA鉴定,该菌株被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KS12.研究pH、温度、离子、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有机溶剂对B.subtilis KS12产角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菌株产角蛋白酶最适反应pH7.5,最适温度37℃,在pH 8.0~9.0范围内稳定性高,处理1h相对酶活力仍达95.7%~97.2%,60℃和80℃保温1h相对酶活力分别为61.4%和59.5%;5mmol·L-1 Ca2+和Mg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中Mg2+尤为明显,相对酶活力达159%,Cu2+(5 mmol·L-1)抑制角蛋白酶活性,相对酶活力仅有3.7%;5%的吐温80可以提高角蛋白酶活性,相对酶活力为140.4%;有机溶剂异丙醇、甲醛、甲醇、乙醇、异戊醇和二甲苯抑制角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N25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曲霉N2 5 (AspergillusNiger)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 ,经硫酸铵分级沉淀 ,纯化测得此植酸酶分子量为 6 9 15KD ;最适 pH 4 6 ;最适温度为 6 0℃。聚乙二醇 10 0 0 0、Fe2 +、低磷对酶有激活作用 ,而Ca2 +,Mg2 +,Mn2 +,EDTA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株耐热脂肪酶产生菌XD-23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寻甸油污样中获得1株产脂肪酶的菌株XD-23,研究了该菌株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6.0,为高温中性酶;酶活力在pH值4.0~7.0范围内较稳定,有一定的耐酸性;在65℃保温30min酶活力保留7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Ca2+、Co1+、K+对酶活...  相似文献   

9.
果梅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果梅品种小叶猪肝为试材 ,研究了果梅SSR技术中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SSR扩增结果的影响 ,并比较了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及琼脂糖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PCR反应体系中 ,Mg2 + 的最适浓度范围为1 89~ 2 83mmol·L-1;dNTP最适浓度为 0 2 4mmol·L-1;引物的最适浓度为 0 38μmol·L-1;Taq 聚合酶在 2 6 5 μL反应体系中宜加入 1U。利用此反应体系 ,对 2 4个果梅代表品种进行了SSR反应 ,用 8%的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扩增产物在 10 0~ 2 0 0bp之间 ,不同品种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琼脂糖电泳检测的DNA多态性不如聚丙稀酰胺凝胶丰富  相似文献   

10.
多孔陶瓷膜固定木瓜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经磷酸缓冲液处理后的多孔陶瓷膜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木瓜蛋白酶.试验结果表明,当溶液酶质量浓度为1.0~2.0mg/mL、pH7.0、固定2h时,固定化酶活力最高达111.1U/g,活力回收达57.9%.固定化酶反应最适pH为6.0~8.0,最适温度为60~70℃,70℃下保温4h活力仍保持在50%以上,半衰期54d.试验证明,多孔陶瓷膜吸附能力强、吸附速度快,制备的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pH稳定性、热稳定性、贮藏稳定性明显优于溶液酶.  相似文献   

11.
根霉产脂肪酶液态发酵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斌  蔡敬民  吴茜茜  张洁  吴克  潘仁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92-993,1002
对根霉脂肪酶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豆饼粉和麸皮各 5g对产酶有利 ;2 8℃、15 0r/min ,添加 0 .3g蔗糖和 0 .3g硝酸钠对产酶最有利。接种量为 2ml( 1× 10 7) ,2 8℃培养时 ,可得较高的酶活力。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 6.5 ,温度为 3 5℃。酶的半失活温度为 47.5℃ ,在pH值 6~ 8酶活力保持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2.
单宁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藻酸钙凝胶对单宁醇进行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高达60.6%。对固定化单宁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没食子酸丙酯为底物时,固定化单宁醇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在pH5.0,50℃,保温1h或pH6.0,25℃时1个月内保持稳定,或pH4.0~7.0,25℃保温6h仍有100%的酶活。固定化单宁醇处理没食子酶丙酯20min,经18个循环后,酶仍不失活,其稳定性优于单宁醇。  相似文献   

13.
培养条件对嗜水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体外培养嗜水气单胞菌的胞外蛋白酶 (ECPase)产生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 ,其产量与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等有关。蔗糖能促进蛋白酶的产生 ,NH4 + 抑制蛋白酶的产生。其最佳产酶条件为 :pH 7 5的0 0 2mol·L-1KC1,0 0 6mol·L-1K2 HPO4 ,5g·L-1的蔗糖和 5g·L-1的胰蛋白胨水 ,2 8℃ ,15 0r·min-1摇床培养 6 5h。在此条件下酶活性可达 2 0 8U·mL-1。  相似文献   

14.
奥尼罗非鱼消化道蛋白酶分布与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 4组 (Ⅰ~Ⅳ )平均体重分别为 5 5 1 4、 1 2 2 82、 2 2 5 6 8和 1 1 1 81g的奥尼罗非鱼 (Oreochromisniloticus×O .aureus)的消化道蛋白酶分布与特性。结果表明 ,Ⅰ、Ⅱ、Ⅲ组试验鱼肠道各肠段 (前肠、中肠、后肠 )蛋白酶活性相对比值分别为 1∶0 6 6∶0 34、 1∶0 85∶0 5 4和 1∶0 88∶0 74 ,其胃、肝胰脏、全肠中蛋白酶活性相对比值分别为 1∶1 86∶2 1 9、 1∶1 1 1 8∶2 3 84和 1∶3 1 5∶3 5 8。Ⅳ组试验鱼胃、肝胰脏、肠道蛋白酶在pH分别为 2 0、 1 0 0和 9 5~ 1 0 5时活性最高 ;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 5 5、 6 0和 5 5℃ ;最适反应底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1、 0 8和 4g·L-1 。Cu2 + 、Fe2 + 、Zn2 + 、Ca2 + 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 ,Cu2 + 、Zn2 + 会抑制肠道蛋白酶活性 ,但能提高肝胰脏蛋白酶活性 ,Ca2 + 对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静  贾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04-905,909
[目的]为低乳糖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阳离子交换树脂D151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黑曲霉乳糖酶进行固定化,进而研究了固定化乳糖酶的酶学特性。[结果]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在低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酶活力没有损失;在高于50℃的条件下对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进行保温处理,其酶活力呈现下降趋势,且固定化乳糖酶的活力下降更为迅速。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4.5和4.0,其pH值稳定范围分别为2.5—4.5和5.0~7.0。pH=6.5时,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活力分别为其最适pH值下的87.5%和3.8%。固定化乳糖酶和游离酶的半衰期分剐为24和9d。[结论]在牛奶的天然pH值下,固定化乳糖酶比游离酶更适用。  相似文献   

16.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惟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XW-13,其摇瓶培养液的CMC酶活力为15.05 μg/mL,滤纸酶活力为15.13 μg/mL.酶学性质试验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 7.0,在pH 5.0~9.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酶活力保持6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温度为20℃时基本稳定,保温2h仍有80%以上的活力.在化合物浓度为0.2 mg/mL.的条件下,NH4+、Na+、Fe2+、K+、Ca2+、Mn2+、Zn2+、Mg2+和Li+对酶活力有增进作用,Hg+和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瓜果实脂氧合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亚油酸钠为反应底物,研究了黄瓜果实脂氧合酶(LOX)的酶活性测定方法。结果表明,黄瓜果实脂氧合酶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最适底物浓度为3.3×10-4mol.L-1。该酶有着很好的热稳定性,90℃保温1h后仍具有很高的活性,70℃保温1h可能对该酶的活性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12 5Ⅰ标记的、人工合成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 Ⅰ )为底物 ,以鸡肾脏的提取液为粗酶液 ,研究在不同时间、粗酶液浓度、温度及pH值等条件下的酶促分解反应情况。结果显示 :①IGF Ⅰ分解酶反应时间以 30min为宜 ;②粗酶液的含量宜在 1 0 8μg·μL-1以下 ;③酶活性在 4 5℃时最高 ;④此酶在 5 0℃以下稳定 ,当温度升至 5 5℃时其活性急剧下降 ,升至 6 0℃时将降至最大活性的 2 0 %左右 ;⑤此酶最适pH值为 6 5~ 7 0。  相似文献   

19.
烟曲霉植酸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烟曲霉植酸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液态酶在70℃处理5 min,残余酶活为69.12%;在4℃保存2个月,残余酶活为90%;不同金属离子和螯合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Fe3 ,Mg2 对该植酸酶有较强的激活作用, 而Zn2 ,Co2 ,Cu2 和EDT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a2 ,Fe2 和Mn2 等对其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鱼腥草抗氧化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测定,鱼腥草POD、SOD、CAT的酶活力依次为根>茎>叶.根、茎、叶的维生素C含量的依次为叶>茎>根.在25 ℃、pH7.8下,鱼腥草SOD的活性为213.71 U·g-1FW;Km值为0.032 mol/L;Vmax为0.126 OD/min;鱼腥草SOD的最适温度为25 ℃,在15~45 ℃时对SOD的活性影响不大.SOD的最适pH为8~8.5之间;鱼腥草SOD在40~50 ℃条件下,酶活力最稳定;Ag+、Fe2+、Fe3+对鱼腥草SOD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DTA对鱼腥草SOD有较弱的激活作用.在25 ℃、pH7.0下鱼腥草CAT的活性为133 U·g-1FW; Km值为0.25 mol/L;Vmax为2.63 OD/min;CAT的最适温度为20~30 ℃之间;CAT的最适pH为7;CAT的活性在45~55 ℃下最稳定;Mg2+、Cu2+和SDS对鱼腥草CAT有激活作用,EDTA、Fe2+、Ca2+、Ag+、Mn2+、Fe3+和金钱草提取液对鱼腥草CAT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