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隐性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获得的我国第一个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种。1.新种质、新方法、品种安全性好上海农科院科研人员在国内外首次从油菜花粉培养后代中创新隐性核不育新种质,成功地进行了杂交油菜双低性的转育,培育 相似文献
2.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采用隐性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获得的我国第一个隐性核不育杂交双低油菜创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二大片油菜区域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量为181.31千克和182.98千克,分别比常规对照品种“中油821”和杂交种“皖油14”增产15.4%和8.2%,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现已在浙江、安徽、湖北和四川省试种,示范推广的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4.
沪油杂4号是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三系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特性.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674.5 kg/hm2,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6.0%,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2 590.4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5.54%.国家冬油菜长江下游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8.75%.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4.63%,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29.61 μmol/g. 相似文献
5.
《浙江农业科学》2006,(4):481-481
油菜品种沪油杂1号(国审油21105012) 沪油杂1号是上海市农科院选育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早熟杂交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7dE右。株高160cm左右,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有蜡粉,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淡黄色,开花状态侧叠。参加2003~2004年度长江中、下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长江中游区2.720t/hm^2,长江下游区2.745t/hm^2;2004~2005年长江下游组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皖油14增产10.5%。适宜长江中、下游区域种植。该品种抗病性突出,据2005年国家抗病鉴定结果:高抗菌核病,高抗病毒病。育苗移栽9月下旬播种,10月底移栽。 相似文献
6.
7.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隐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20228AB、临保系M-6477、恢复系08184,经“三系”配套育成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沪油杂7号’,其籽粒含油率高达47.76%,芥酸含量为0,硫苷总量为21.75 μmol/g.在2008-2009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622.45 kb/hm2,比对照‘沪油15’增产8.85%;产油量1 25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7.29%.在2009-2010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146.70 kg/hm2,比对照‘沪油杂4号’增产14.48%;产油量1 346.10 kg/hm2,比对照增产12.46%. 相似文献
8.
9.
10.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海的油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高达45%左右,亚油酸和油酸含量1低,使菜油营养价值欠佳;饼粒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00μmol/g以上,因对家畜有害不能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为提高油菜产品品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又低油菜品种“沪油12”和油菜“沪油14”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相似文献
11.
湘杂油4号(原名9701)系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以Pol CMS不育系“湘5A”为母本,以中双2号作回交亲本转育的恢复系“036恢”为父本选育的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该品种系双低优质品种,产量2400kg/hm^2左右。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审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号的生育特性,并从播种育苗、大田移栽、科学施肥、病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其在铜闸镇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沪油15"在崇明地区的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双低油菜已作为崇明县冬作生产中重要农作物之一。由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沪油15”,集优质高产、抗病、高出油率于一体。该品种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通过上海市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2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是我国第一个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并被农业部推荐为我国“十五”重点推广品种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沪油杂1号”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苔"两用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杂1号"在采苔1~2次、并施适量追肥的情况下,油菜籽产量略有增产,且成熟期、经济性状和抗逆性无明显差异。通过菜苔的销售,提高了油菜生产综合效益,是目前油菜生产上一条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黔油29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黔杂6-18是以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离比例为1:1、稳定的、性状优良的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Q618AB为母本,双低优良恢复系6-18C为父本于2004年配制的杂交油菜新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89.18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1.13%.在2008年贵州省杂交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65.7 kg/667m2,较对照(油研10号)增产4.02%.芥酸含量0.6%,硫甙含量32.58μmol/g,含油量40.54%,种子蛋白质含量28.13%.2008年12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黔油29号.适于在贵州省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