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割前脱粒中收割禾秆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国内外有关割前脱粒收获工艺研究中,对于已经被梳脱净的禾秆如何妥善处理,已逐渐成为当前重要的攻关课题。本文列举了几种处理禾秆的方案,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输送切割装置;分析禾秆在接触输送切割装置时,禾秆被拨动--切割--输送--铺放的工作原理;提出设计新机构较合适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中纵置脱粒部件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对其影响落地损失和脱不净损失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其最佳的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较佳参数为:脱粒滚筒转速为950r/min,板齿高度为45mm-50mm,脱粒滚筒与护罩间隙为90mm-95mm。 相似文献
3.
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介绍的机器系统包括自走式割前脱粒收获机和供田间运输粮袋与割晒已脱粒的稻草用的履带式自走底盘。在该收获机上用滚筒式脱粒装置对站立的水稻进行脱粒,并用气流吸运以减少脱粒损失、有扶禾器拨禾以利于收严重倒伏的作物。采用轴流滚筒和贯流风机进行复脱、分离和清选。 相似文献
4.
铜仁-Ⅰ型割前脱粒联合机收割机以耕整机机架为基础进行设计。利用水稻的自然休止角,配以志向曲板实现穗头的喂入脱粒。禾秆脱粒后初切断并定向铺放在田中。无夹持,输送机构。适宜于山区水稻收获。 相似文献
5.
6.
7.
8.
一、概述我国浙江天台县与浙农大、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自七十年代起就对割前脱粒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取得较大进展 ,如东北农业大学蒋亦元教授等研究成功的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获 1 995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 ,其割前脱粒机理之一系采用大功率风机以产生强气流吸入刚脱下的籽粒。俄、法、英、美等国不少学者从事割前脱粒新机理研究多年 ,其中英国锡尔索耶 (Silsoe)研究所在八十年代研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效果稳定的与传统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相配套的滚筒梳式脱粒头 (CombStripperHead) ,使割前脱粒新机理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玉米联合收获机纹杆式脱粒元件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较高,采用钉齿式及杆齿式脱粒元件进行籽粒直收时,籽粒破碎率较高,为降低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设计了一种纹杆式脱粒元件,分析其前倾角变化对果穗受力的影响规律,以籽粒破碎时压缩量为依据,对纹杆块顶端弧面形状进行设计。基于EDEM研究纹杆元件顶端参数对果穗受力的影响,采用拟水平法设计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纹杆参数组合为前倾角75°、凸棱倾角25°、凸棱宽度6 mm、凸棱高度10 mm;通过台架试验探究滚筒转速、凹板间隙等工作参数对纹杆式滚筒脱粒效果的影响规律,当籽粒含水率为28.5%时,最优滚筒转速为300 r/min,凹板间隙为50 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5.34%。在最优工作参数下,对比不同脱粒元件脱粒效果,发现籽粒破碎率分别由杆齿式元件的9.91%、钉齿式元件的7.83%下降至纹杆式脱粒元件的5.34%,证明所设计的纹杆式脱粒元件能够有效降低脱粒过程中籽粒破碎率。 相似文献
14.
油菜联合收获机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传统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输送距离长、且易引起油菜高粗茎秆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实现油菜的强制喂入、切断抛送、脱粒分离功能于一体,整机关键部件全部采用液压驱动,可保证其无级调速和运转平稳。通过对茎秆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确定了喂入辊、切碎滚筒和脱粒滚筒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以夹带损失率和功耗等为评价指标,开展了切碎滚筒转速、脱粒滚筒转速和脱粒间隙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较优参数组合为切碎滚筒转速450 r/min、脱粒滚筒转速450 r/min、脱粒间隙30 mm,此时夹带损失率为0. 415%,脱出物短茎秆质量分数为10. 43%,切碎滚筒和脱粒滚筒总功耗为4. 16 kW,排草口茎秆平均长度134. 8 mm,对应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籽粒总损失率为6. 13%、清洁率为91. 97%。田间试验表明,切抛组合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能实现物料由割台至脱离装置的均匀连续输送和脱粒分离功能,可满足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联合收割机非线性、时变且滞后的复杂系统,本文设计了基于模糊集的脱粒滚筒模糊控制器来改善脱粒质量、减少脱粒损失.文中采用多个可调因子的调整规则对因子α1和α2进行自调整得出了切合实际的模糊控制规则.利用Mat-Lab中的Fuzzy Logic工具箱生成了模糊控制器的系统特性曲面.由曲面分析得,文中提出的模糊控制规则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针对食葵机械化收获过程割台损失大、葵盘输送过程籽粒表皮易划伤、脱粒过程籽粒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食葵生物力学特性、种植模式及机械化收获要求,在传统割台的基础上增设脱粒装置,设计了集分禾、扶禾、拨禾、切割、输送及脱粒等功能于一体的食葵联合收获割台装置,葵盘在割台上实现脱粒,有效缩短了葵盘输送路径,为后续提高清选质量奠定基础。为降低割台损失,依据适收期食葵植株姿态,设计了一种不对行拨杆式拨禾轮,并设计了侧边倾角30°的分禾器,同时在相邻分禾器之间增加软毛刷收集碰撞飞溅籽粒;为减少脱粒过程籽粒破损,设计一种轴流螺旋滚筒式脱粒装置;基于物料抛送过程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得出螺旋输送器拨板安装倾角为18°时葵盘较顺畅进入脱粒装置。为验证割台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700 mm时,联合收获机在1.21~2.11 m/s范围内5组不同速度条件下进行田间作业,割台损失率不大于3%、未脱净率不大于2%、破损率不大于3%,均能够满足食葵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当前小型联合收割机脱粒系统性能检测系统不完善,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小型联合收割机的性能在田间又不易直接检测,数据获取困难,数据精度达不到要求,可变参数无法实时连续调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性能检测平台。其采用模块化机械结构,各工作部件调整组合方便;检测系统可以实时对脱粒装置的转速、扭矩及功率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且可以对脱粒后的谷物和稻草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谷物夹带损失率率和含杂率。该平台不但可检测脱粒系统工作参数是否可以达到既定要求,而且可采取喂入量连续可调的方式,用来分析出这个脱粒系统的最佳喂入量。该研究为今后小型联合收割机机脱粒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