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重灾林区震后砖混建筑倒塌原因的分析,发现除实际发生的地震烈度已超过设防烈度等因素外,还存在砖混建筑抗震设防不到位,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等。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林区砖混建筑抗震设防进行了浅析,为灾后重建,预防震灾,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震后的启示——城市防灾绿地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绿地的防灾功能、防灾公园的定义及分类,并借鉴国外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发展情况,结合我国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城市防灾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布局依据,公园绿地防灾改造、专类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日显重要。本文初步探讨了林区绿色建筑———一种可持续发展建筑的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原则及构成,旨在为林区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不同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当前林区房屋结构抗震问题,从规划设计、后期改造、加固或重建等方面提出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绿色建筑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色建筑是林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探讨了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及综合方法,旨在促进建筑与林区环境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林区建筑采用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化发展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建筑智能化的概念、内容及该智能化在林区建设中应用的重要性,智能化的先进是21世纪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在明确住宅建筑抗震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住宅建筑钢结构的墙体材料选择以及纯钢框架结构的布置设计,并进一步探讨了住宅建筑钢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和反应谱分析,有效地保证了住宅建筑的质量与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抗震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最近经历几次比较大的地震,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国家不断出台相关的法规措施,严格要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本文主要阐述建筑抗震设计的概况和抗震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浅谈砌体结构抗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砌体结构是一种传统的墙体材料,抗震性能较差;本文主要论述砌体结构在抗震设防中,如何满足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林区建筑企业虽有一些对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的办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多年在林区的工作及实践,归纳提出以下几点对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的浅见,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的防灾功能适宜性分析与评价,以绿地所分布的各种地形地貌为主要分类依据,针对各类城市灾害的受灾类型与特征,结合周边道路、建筑等人工条件以及灾民避难和营救活动的特点,为下一步相关类型的防灾避险绿地的规划选址提供依据.在对城市各类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从规划的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的特征出发,协同相关规划、符合城市实际、针对不同灾害过程中的防御、减灾、灾后重建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具备一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这是我国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杨誉  赵宗源 《森林工程》1999,15(1):33-34,51
本文介绍了林区建筑管道的施工测量,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开槽施工,槽口放线,埋设坡度板,放样坡度钉,顶管施工,设置中线桩,设置中心钉和水准点等。  相似文献   

13.
周英梅 《绿色大世界》2012,(5):196-197,200
分析了都匀市林业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对都匀市林业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分类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经验,以期对林业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园具有防灾减灾功能。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园,尚未建设统一的公园防灾减灾体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与居民防灾意识淡薄、可用于防灾减灾的公园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统一的应急避难设施、缺乏相应防灾减灾规划设计等现状密切相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昆明市中心城区公园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5.
周宇  沈守云  汤炼 《绿色科技》2012,(6):211-213
在探讨城市防灾绿地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将城市防灾绿地分为了紧急避险绿地、固定避险绿地、中心避险绿地和防灾避险通道四类。并针对长沙市现有防灾绿地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长沙市将来在防灾避险方面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外围道路与建筑、园内应急避难场所、园内避难通道以及园内避险设施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防灾避险能力,指出了该园可承载约60000人避难,同时深入探讨了公园防灾避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暴露出当前城市建设中防灾避险绿地严重缺失、公园绿地偏少等一系列问题。以成都市为例,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入手,分析当前防灾避险绿地体系存在的问题,阐述校园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的完善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998年我国大江南北的特大洪涝灾害,充分证明了“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的科学道理。通过阐述森林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福建省森林防灾减灾的基本功能,提出森林防灾减灾的对策措施,旨在抛砖引玉,共商防灾减灾之大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外的有关文献资料,论述了影响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木框架建筑的震害调查结果,介绍了目前木框架建筑抗震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浅析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影响抗震性能的因素入手,探究现有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并在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和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设计措施两方面提出相关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