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毛乌素沙地自然经济条件和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对于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进行探讨,提出构建以固沙林为主的林业生态体系,以户为基本单位,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农林牧相互结合,具有高效开放的产业体系,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综合治理毛乌素沙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生态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和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以人为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林县利用丰富的沙棘、柠条等资源,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灌木进行加工利用,林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全市林业产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形成了比较强的工业原料提供能力。“林沙产业这棵梧桐树,落下多只金凤凰”企业参与林业产业建设,是鄂尔多斯发展林业生态建设的亮点之一。近几年,伊化、伊煤、亿利等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参与林业产业建设和开发,涌现出东达蒙古王集团纸业公司、宏业人造板、天骄人造板、亿利速生丰产林、天骄资源、通九饲料、晨鹤枸杞、碧森种业等一大批林产加工企业。北京新田、宁夏吴派、北京时空等一些外地企业也纷纷来鄂尔多斯市投资林…  相似文献   

4.
沙产业思考     
内蒙古沙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截至2008年,内蒙古以沙生植物为资源的企业共有47家,年实现销售收入40.48亿元、增加值14.5亿元,上缴税金1.39亿元,直接解决和带动了约20多万人就业。  相似文献   

5.
地处科尔沁腹部的通辽市奈曼旗,从 70年代开始探索治沙用沙、变沙“害”为沙“利”的路子。   70年代末,奈曼旗在兴隆沼 78万亩的茫茫沙海,开始建设网格状防护林带。经过 20多年的艰苦创业,累计建成主干林带 14条、副林带 1044条、 32个大林网、 291个林网小区,造林保存面积 3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前的 1.5%上升到 36.1%,植被覆盖率也由 33.7%提高到 76.6%,农牧业人均年收入 4000元。   该旗章古台苏木有 10万沙地,过去群众过着沙进人退的贫困日子。自 1991年这里被原林业部定为治沙示范区开始,旗委和政府组织林业部…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左旗是荒漠化问题严重突出的地区,境内沙漠及沙漠化面积占全旗国土总面积八成,如今河道断流、湖泊湿地消失、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森林和草原等系统的退化加剧了土地沙漠化。通过发展苁蓉、锁阳、文冠果等沙产业,改善植被覆盖度、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降低风蚀强度,阻止沙漠前移,减轻沙尘暴发生频率和强度,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7.
民勤县沙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民勤县自然条件入手,论述了民勤沙产业发展的现状及优势,从节水与产业、治沙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未来沙产业发展的类型和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林沙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东胜区为例,分析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对林沙产业发展和林业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贫瘠、荒凉的沙漠,多少年来一直被人类视为心腹之患。如今,这一切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身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阿拉善右旗人,用经营沙漠的方式,改变着沙区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发展沙产业的实践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沙漠可以成为财富。荒漠重现绿色生机阿拉善右旗是全区自然条件最恶劣、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年均蒸发量高达4100毫米。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阿拉善右旗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2007~2011年森林资源数据和林沙产业的社会效益为材料,对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林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阐述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的资源潜力与存在问题,探讨地区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并提出了沙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系统分析20年来我国沙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制约沙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出我国沙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勤县沙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化现状及水土资源条件分析评价,从民勤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水资源条件,农林牧业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布局,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民勤县发展沙产业的优势条件和重大现实意义,提出了民勤县沙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乌审旗林沙产业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乌审旗林沙产业开发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沙化土地治理的长期目标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沙区特色产业,在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使生态脆弱状况得到有效治理,绿洲生态安全得到进一步巩固,大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发展沙产业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保证在治理好风沙的前提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是磴口县实现沙漠增绿、沙漠资源增值、企业增效、沙区人民增收、地方增税的有效途径。磴口县总土地面积625万亩,其中68.3%为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磴口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沙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举“全县之力、全民之智”,力争将沙产业打造成为磴口县的朝阳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按照这一思路,磴口县多措并举,不断加快沙产业发展步伐,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乌兰布和沙漠特色的沙产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9日下午,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呼和浩特金岁大酒店召开。会议回顾了协会五年来的十件主要工作,总结了工作体会,提出了今后打算。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雷·额尔德尼,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郭启俊,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郭子明等领导出席会议,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长杨利民,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副主任钱永刚教授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8.
沙区是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沙产业是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和必需。“沙产业”的理论,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以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和环境改善、有利于人民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提高为依托背景。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对沙产业的发展要给予重视和支持,并给予规范和引导,保障沙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沙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沙漠一直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人类在防沙的同时也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治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在我国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当时的数字),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极干旱不长植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有些降水,有植物生长,有的还长多年生植物。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产的药材,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是磴口县实现沙漠增绿、沙漠资源增值、企业增效、沙区人民增收、地方增税的有效途径。磴口县总土地面积为625万亩,其中68.3%为乌兰布和沙漠面积,发展沙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磴口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沙产业,将沙产业列为全县重点发展的“五大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