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地老虎的发生特点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地老虎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普遍而严重。其一代幼虫截食棉苗主茎、嫩枝与叶柄,致使棉田缺苗断垄或出现多头状的扫帚苗。尤其是近年来北方棉区越冬油菜面积逐渐扩大,黄地老虎亦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多年来,我们根据黄地老虎在棉田的发生特点,采取了棉田适时中耕锄草,铲除其适生环境;查找棉叶新危害孔,扒土捉虫;降低防治指标,辅之化防,消灭残虫等综合防治措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查苗补稀棉花播种后 ,因雨涝、低温、病虫为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易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为保证种植密度 ,待大部分棉花出土后 ,于缺苗断垄处扒土检查 ,及时补种补栽。对因播种过深影响出苗者 ,扒去一部分表土 ,使棉苗微露地面 ,以助苗出土 ;对因烂子、烂芽或种子落干而造成缺苗断垄的 ,需将预留种子浸种催芽后再补种 ;对出苗后因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且此时补苗已晚的 ,可田间带土移栽备补苗。2中耕松土苗期中耕 2~ 3次 ,可起到提高地温 ,增加土壤透性 ,减轻苗病 ,消灭杂草等作用。棉苗出土刚显行时 ,即在棉行两边骑行浅锄“梦花”,…  相似文献   

3.
地老虎是苏北沿海垦区棉花、玉米的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并对当时出苗的山芋、向日葵、蒜类、豆类、蔬菜等作物均能加害。当地是以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为主,在1958年6月底个别地区发现黄地老虎幼虫为害将现蕾的棉苗,为历年所未有。我场棉花每年均遭受地老虎为害缺苗,加之苗期病害严重,消极地推迟了间定苗,影响了棉花苗期的正常发育,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损失。几年来观察,已明确小地老虎在当地每年发生4代,以笫一代幼虫为害最烈。它的发生似有  相似文献   

4.
 在山西小地老虎主要以1代幼虫为害棉花。通过对当地2011、2012年棉田第1代成虫及幼虫危害的发生监测,分析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预测明年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6.
从棉花播种到小麦收获,麦棉共生期40~50天,共生期间麦棉争光争水争肥矛盾突出。据试验观察,共生期间棉行光照时间只有单作棉田的30%~40%,5cm地温日均降低1~2℃,水分消耗速度加快,棉花极易造成弱苗晚发,腿高茎细。因此在共生期间必须抓好以“三防”为主的管理措施。1共生期“三防”1.1防缺苗断垄。棉花播种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及时补齐;麦收前适时浇水,防止干旱死苗。1.2防虫害。在麦棉共生期间,由于小麦浇水,提高了棉行湿度,有利于地老虎的幼虫孵化和成活。因此麦收前易发生地老虎为害,可取90%晶体敌百虫1kg,先用少量热水溶解…  相似文献   

7.
芮城县是棉花种植大县 ,每年棉蚜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随着近年来 ,抗虫棉迅速推广种植 ,棉蚜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 ,成为夺取棉花稳产高产的一个主要障碍 ,所以搞清楚棉蚜发生规律 ,准确预测发生期和发生量 ,正确决策防治办法 ,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一个关键性技术。1棉蚜大发生特点1 .1发生早 ,为害时间长。棉蚜是随着棉苗出土陆续迁入棉田的 ,往往是有苗即有蚜 ,一般 5月 5日棉蚜在棉田普遍发生 ,因近年来覆盖棉田面积增大 ,故棉苗出土较历年早 1 0天 ,棉蚜为害也随之提早。近年来棉蚜危害高峰期为 6月 2 0日、2 5日 ,比历年平均值推迟 1 6天和…  相似文献   

8.
小地老虎 Agrotis Ypsilon(Rottmberg)为滨海盐垦区棉花、向日葵、玉米苗期主要害虫之一,常因造成缺苗断垄,进行补种,使早苗变成晚苗,影响棉产量很大。对地老虎过去虽然摸到了一些防治经验,但今后盐垦棉区为了改良土壤,培养地力,增加肥源,扩大绿肥的栽培面积,这给小地老虎的发生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棉苗存在着严重威胁。因此,本站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于1958—1959两年,进行了小地老虎第一代成虫发生规律及绿肥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大面积棉花生产上,一播保全苗技术还不过关。绝大部分棉田,每年总有不同程度的缺苗。因大量缺苗断垄而不得不补种移栽的棉田比例,常不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气候反常年份,棉田缺苗断垄情况甚至还严重些。由于不能一播全苗,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造成一系列被动。诸如三类苗比例激增,棉苗发育推迟,密度得不到保证,面积完不成计划,全国棉区每年由此浪费了大量棉种和劳力,也影响了棉花产量。调查分析各地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总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在5月初棉苗出土后至长出两片真叶这一时期,棉田经常发现棉苗子叶和真叶被取食,茎秆被咬断,对棉苗为害较严重,造成棉田缺苗断垄,在被害株地面下轻挖,会发现土壤中许多黑色成虫,成假死状,经调查此害虫为黑绒金龟甲,下面介绍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麦棉套种面积增加,大秋作物面积减少,小地老虎由危害秋作物春苗转向棉苗,棉田发生普遍严重。1976~1987年,采用糖液诱蛾预测预报的方法,获得了连续11年的气候资料,掌握了小地老虎的发生规律,为大面积防治提出了可靠的依据。棉花苗期,在当地小地老虎共有两个蛾量高峰期,第一蛾峰平均出现在8月4日,  相似文献   

12.
蜗牛,也称蛐蜒螺,背包虫.近几年在本县棉田发生危害逐年加重,田间虫量不断扩大,已成为本县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靠近河、沟、渠边,耕作粗放,地势低洼潮湿的地块,因蜗牛危害,棉苗断头缺苗率最高达30%,造成重播甚至毁种.  相似文献   

13.
1查苗补缺为保证种植密度,待大部分棉苗出土后,于缺苗处扒土检查,及时补种补栽。对因播种过深影响出苗的,要扒去部分表土,使棉苗微露地面,助苗出土;对因烂子、烂芽或种子落干造成的缺苗,要及时对预留种进行浸种催芽补种;对出苗后因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且此时补种为时已晚的,可于田间带土移栽备补苗,或采取剔稠补稀的办法,使稠密处的棉苗移栽至缺苗断垅处。2及时间定苗基本齐苗时,要及时间苗,适时定苗,防止高脚苗,去除虫苗、病苗、弱苗、过大苗及无头苗。对拔除的棉苗要及时带出田外深埋,以防病虫蔓延。3及时中耕破茬麦收后,及时将小麦运…  相似文献   

14.
缺苗断垄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给田间管理造成被动,而且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最终降低植棉效益。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补种棉田、毁种棉田,确保一播苗全苗匀是棉花生产中应认真对待, 并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 1 造成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棉花从播种一直到出苗、定苗和现蕾,总是不断的受着各种害虫的侵害。为害棉籽、幼茎和幼根的有种蝇、地老虎、蝼蛄、蛴螬等。为害棉苗影响现蕾的有棉蚜、棉红蜘蛛、蜗牛、蓟马、盲椿象、叶跳虫等。按地区划分,大致在北方棉区以地下害虫种蝇、棉蚜、棉红蜘蛛、盲椿象为害最严重,长江流域以地老虎、蜗牛、叶跳虫为害较严重。这些害虫,或者侵食棉籽影响出芽,或者咬断根茎形成缺苗断垅,或者为害叶片造成捲叶、红叶、破叶,抑制棉苗的生长和现蕾,也  相似文献   

16.
永年县2006年植棉面积4667hm2,其中30%的棉田出现了严重的烂子、烂芽,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片死苗,补种、毁种面积较大,增加了投入,给棉农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2006年棉花死苗原因分析(1)连年重茬。棉田大部分为重茬地,有的地块连作年限在20年以上,土壤里积累了大量包括棉苗  相似文献   

17.
新疆棉区主要有害生物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为绿洲灌溉农业区 ,水土光热条件好 ,适于棉花生产。但绿洲在沙漠、戈壁包围之中 ,呈分割、分散态 ,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棉花面积迅速扩大 ,棉田有害生物扩展蔓延 ,危害程度逐年增加。国内外的事实证明 ,有害生物成为限制棉花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新疆棉花生产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有害生物的有效性防治。1 棉区有害生物对新疆棉区形成威胁的有害生物为病、虫、杂草。病害主要有棉花枯黄萎病、棉苗烂根病及近年来逐渐发展的烂铃病 ;害虫有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蓟马、牧草盲蝽和地老虎 ,杂草主要有芦苇、稗草和田旋花。在各地棉…  相似文献   

18.
棉田冬前或早春深耕在20cm以上,比一般浅耕15cm以下播种的棉花,表现出生长快,抗苗病,生育期提前的优势。我们通过对滨州市博兴县实验农场附近9农户,9块同类土壤同品种棉田进行了调查,得出相同结论:深耕棉田棉花出苗快而整齐,遇中等强度降雨后,地面不积水,棉苗基本无病,且苗全苗壮;而浅耕者,同等雨量地面积水难于下渗,除出苗与深耕相同外,棉苗则表现为生长慢,苗病重,死苗多并造成严重缺苗断垄,据调查,深耕者棉株生长快,叶片与果枝数明显增多,而浅耕者则表现晚发、晚育,不利于高产稳产。深耕棉田棉花表现出各方面优势,其机理可大致归纳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20.
棉花烂根病是奎屯垦区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近年来,在该地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特别是1999年、2001年全垦区内棉苗烂根病发病率在30%~90%,棉田缺苗断垄,重病田大量死苗,造成毁种和补种,严重地影响了棉花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