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研究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的不足,把管理思想,控制原理和自组织理论与软科学的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了粮食地区间贸易调控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类变量的选择及作用关系分析,反馈效应回路的构建及耦合和系统的演化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格局与趋势,有助于中国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地预判,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法】基于1990—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的世界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粮食贸易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相关测度指标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与趋势分析。【结果】31 a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经历了迅速扩张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贸易网络日益复杂化;1990—2020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连通性增强,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呈现“抱团化”趋势;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贸易的核心出口国(地区)变化不大,而核心进口国(地区)波动性较强;中国在出口贸易中拥有众多合作伙伴,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进口贸易中,贸易集中度高(尤其是玉米),对贸易伙伴的依赖性较强。【结论】利用国际粮食贸易补充与保障中国粮食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复杂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地理位置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区域性经济合作和贸易的迅猛增长,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是,在独联体国家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及制品生产和贸易一体化进程却不尽人意,未能成功地克服危机并转向国家间的共赢互利,实际上还不如原苏联时期各加盟共和国间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水平。20世纪90年代,独联体在建立和发展新的共同粮食市场过程中,未能充分借鉴原苏联时期粮食生产和流通上协调一致、行之有效的法律基础,也未能充分利用原苏联时期在各加盟共和国建立起的仓贮、调配、交通、运输体系和地理相邻、…  相似文献   

4.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贸易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世界粮食贸易也呈稳步增长。通过对近几十年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变动情况的分析,文章得出:21世纪以来,世界粮食贸易规模逐步扩大,并将继续呈平稳上升态势;小麦是世界粮食贸易中规模最大的品种,但未来玉米和大豆的贸易增速将比之更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是主要粮食出口地区,非洲和亚洲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未来的地区差距将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各粮食主产区间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均衡,阻碍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问题,利用13个粮食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粮食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对我国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进行分解,进一步对影响地区差异的各个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劳动力规模、劳均资本投入以及前沿技术水平对粮食劳动生产率地区差异呈正向影响,即这3种因素加剧了地区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平衡;2)技术效率水平、劳均土地、劳均用工以及粮食生产劳动力结构等因素则对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有抑制作用,通过提高这些因素的投入水平能有效促进粮食产业的地区间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粮食国际贸易的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WTO,粮食进出口贸易逐渐放开,我国粮食价格体系从政策调控逐步转向市场调控。随着粮食贸易水平的提高,国际粮食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也越发明显。正确把握国际粮食贸易对我国粮食价格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发挥国际粮食贸易的积极作用,对稳定国内粮食生产、调整粮食价格、维护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我国粮食市场更加开放,国内粮食市场与世界粮食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该合理利用国际市场来调节国内粮食市场。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和国内粮食价格的波动,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从粮食整体视角探究了粮食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利用一元回归模型探究粮食分品种进出口贸易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从粮食整体视角来看,还是从粮食分品种视角来看,当我国粮食进口量增加时,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当我国粮食出口量增加时,国内粮食价格下降,说明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的调控机制并没有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粮食贸易形势及我国的战略选择(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它是一种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特殊的商品。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粮食问题。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地区间粮食生产的发展极不平衡,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缺粮...  相似文献   

9.
刘怡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5):101-106
"一带一路"新时期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粮食贸易合作也面临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供应及需求缺口正逐步增加.在这一大环境下,本文分析了我国与沿线各国粮食贸易互补程度,并在基础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贸易自由度、是否有共同边境线、是否同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是否同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等可能影响进口贸易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模型对增长空间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中国与沿线各国的粮食贸易互补程度有所差异,但主要为产业间贸易.在现有贸易模式下,中国与大多数沿线国家仍有非常可观的进口提升空间.依照以上分析结果,点明了对应的举措以及策略意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粮食市场出现了新的改变,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提高,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粮食进出口贸易整体上已居于净进口的地位上,而且规模与逆差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各类净出口粮食品种已转向为净进口;粮食进口在粮价大幅上升和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之中出现了逆市增长的势头。今后,我国粮食进出口供求因为受到资源的约束依然还会进一步收紧,进口还会有所增加,国际市场面临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加强对我国粮食进出口状况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现状,探讨了当前我国粮食进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进一步改善我国粮食进出口状况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12.
粮食危机爆发后,面对三轮粮食价格飙升,主要粮食进口国以及粮食出口国都调整了贸易政策,都是加强以"奖入限出"和市场隔离为特征的贸易保护,通过降低进口关税、限制出口、削减消费税、增加食品补贴、实行价格限制等措施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抑制国内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危机的反思中,这种保护趋于理性和克制。国际粮食市场的保护主义回归主要根源在于短期政策的有效性,外部成本较低以及国家主权的超越性。在进口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为规避粮食安全风险,我国须发展国内生产,完善价格预警系统,分散进口来源地,加强双边及区域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运用多边贸易规则争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实现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贸易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近20年粮食进出口品种结构变化和不同粮食品种进出口情况的变化。未来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为:①适当增加粮食进口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的、经济的、有效的选择;②广泛参与世界粮食贸易,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保持90%左右的粮食自给率;③适当增加玉米和小麦的进口,控制稻谷的进出口规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23-10125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进口国。从供给总量来看,近年来通过实行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政策,中国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谷物基本实现供求平衡,但不同品种的供求格局存在明显差异。从贸易形势来看,入世以来,中国粮食贸易快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粮食贸易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总结入世以来中国粮食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粮食发展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未来粮食贸易形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内主要谷物贸易国谷物贸易状况及自贸区成立后谷物贸易条件的变化,得出自贸区建立使谷物产品的贸易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从汇率、对区外谷物产品依赖性、进出口价格的相对变动及技术进步分析影响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得出区内谷类贸易条件改善是由于区内对区外谷类产品的依赖程度下降及进出口价格的相对变动造成的技术进步引起的。最后提出通过促进谷物产品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及减少对世界谷物市场的依赖以改善自贸区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17.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粮食市场变化趋势看中国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20年,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呈增加趋势,其中三大主粮的结构、地区分布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粮食生产有望继续增长,南美、独联体国家、东欧等地区将是重要的潜在增产区域。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0连增,但供需压力持续加大,海外贸易和投资是中国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中国谷物贸易2000年以来呈现出的新特征,研究谷物贸易演变趋势,对谷物贸易进行展望,为我国调节谷物供需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中2000~2017年中国谷物贸易相关的数据,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中国谷物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谷物相关政策对贸易的影响。【结果】 中国谷物出口已由较强竞争力转为较弱竞争力,且竞争力在不断弱化;中国已经由谷物净出口国变为谷物净进口国;中国谷物进出口市场和进出口产品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谷物支持政策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有效的促进了谷物市场的正常运行,谷物进口受到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的限制,而谷物的出口由国家根据谷物生产情况进行调节。【结论】 我国谷物消费结构出现新特征,谷物的需求出现由“量”到“质”的提升,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我国谷物产量增加空间有限,进口进一步增加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