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田改种柑桔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可能有部分水稻田改种柑桔,以提高经济效益。现就水稻田种桔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来与同仁们商榷。1 种桔水田的选择 柑桔是喜温且需要较多光照的常绿果树,其根系需要疏松透气、肥沃潮润的土壤环境。因此种桔水田应选择地势平坦宽阔,光照充足,能灌能排,土性良好的地段。切忌选择地势低洼、积水难排和冬季冷空气易沉积难排出的深峡谷水田地段。2 打破犁底层 水稻因根系浅,经长期耕作,渍水土粒高度分散,所以耕作层浅,在耕作层下沉积一层不渗透的犁底层。犁底层保水性能好,对水稻生长及水分管理起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2.
邱雪文 《蔬菜》2002,(1):21-2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片的稻田、麦田改成菜田,由于长期栽培习惯不同,形成了粮田特有的土壤理化性状,很不适合蔬菜作物的生长。因此要在粮田上种好蔬菜,首先要对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改良:调节土壤pH值,增加土壤通透性,配比土壤营养元素,消灭病虫草害。 一、调节土壤pH值 经过长期水旱轮作,土壤pH值呈酸性,尤其水稻田pH值更小,稻田经长期灌溉干湿交替,形成了不同于旱生的土壤性状。因种稻期间灌水,耕作层为水分所饱和,呈还原状态;在排水、晒田和冬干期间,耕作层呈氧化状态,这种周期性的干湿交替过程,形成了稻田…  相似文献   

3.
五种覆土在三种栽培料上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覆土栽培草菇技术在草菇生产中已广为应用,但目前,特别在广东湛江地区,草菇生产者所采用的覆土材料不尽相同,大多偏向就地取材,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给生产造成了不必要损失。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①供试菌株:引自广西农学院的草菇V8804母种。②原种配方:稻草77%,麦麸20%,过磷酸钙3%。③覆土材料:成林橡胶园表层土(A);多年甘蔗园耕作层土(B);多年菜园耕作层土(C);水稻田土(D);塘泥浆(E)。④培养料:新鲜剑麻渣50kg发酵完  相似文献   

4.
<正>熊蜂授粉技术是设施农业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之一。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北京市平谷区利用熊蜂为日光温室桃树授粉,通过4年的应用,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栽培桃树熊蜂授粉综合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 (1)温室栽培桃树开花期的预测 在温室栽培桃树的开花期提供青壮年的熊蜂群是取得高效授粉的前  相似文献   

5.
四个桃品种(系)花芽分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花芽分化和形成是桃树年周期中重要的物候期,是桃树开花结果的基础,是决定桃树产量高低、丰产稳产的重要环节,花芽分化多少和质量好坏与桃树产量品质有直接关系。实践证明,掌握桃花芽分化规律,可以进一步提出合理的增产措施,控制生长发育,达到高产优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材料及方法试验分别于1983和1984年6~10月在本  相似文献   

6.
正鲁西南地处黄河故道,栽培桃树历史久远,近10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桃树栽培面积逐年增大,目前,仅郓城县桃树种植面积就达500 hm~2,桃树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但在实际生产栽培中,桃树病虫害危害已成为制约桃果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一直以来,一方面果农依赖化学农药防治桃树  相似文献   

7.
桃缩叶病的发生及防治桃缩叶病是桃树生产中一大病害,对发展桃树生产有很大影响,此病发生严重年份,使桃树产量几乎绝收,该病在71团地区近两年有进一步漫延趋势,据1993至1994年两年调查,桃树发病率达95%以上。一、发病症状:早春桃叶受害后,叶片肥厚,...  相似文献   

8.
毛桃砧嫁接桃树抗涝抗逆又丰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树嫁接常用砧木有毛桃、山桃。究竟用那个砧木好呢?用以下两例说明:一是本村一果农,于2003年春栽1334m^2桃树,毛桃砧与山桃砧各占1/2。由于当年春夏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桃园积水多日.结果以山桃为砧的桃树全部被淹死,而毛桃砧的桃树却全都存活。二是本村另一果农.于2001年栽桃树1330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景宁县桃树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桃树栽植已成为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但由于桃树流胶病严重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县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笔者于2005年同有关农技人员在澄照乡四格村和沙湾镇仙菇村开展桃树流胶病综合治理试验,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主干形是一种高光效、省工、高产树形,在桃树生产中表现很好,值得推广。该文介绍了桃树主干形1~3年整形修剪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桃树的繁殖,传统的方法都是用山桃、毛桃的实生苗作为砧木,再嫁接栽培品种。用根接法繁殖育苗,在苹果、梨、山楂等果树上已有应用,但未见桃树采用此法的报道。从1983年开始,我们试用桃树的根段,直接嫁接栽培品种,取得可喜的效果,比传统育苗法缩短育苗过程一年。具体方法和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1桃树生长结果习性桃树的生长习性有别于其他果树。例如桃树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易出现光照恶化现象;桃树顶端优势明显,易出现上强下弱,外强内弱,结果枝寿命短(易枯死),结果部位外移明显,内膛易空虚;桃树结果枝连续结果能力差,结果枝抽出后当年成花,第二年可结一年好果,连续结果则果个变小、品质变差。结果枝上芽着生部位不同,芽质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桃树原产于我国西部,栽培历史三千年以上。现为世界六大果树之一。近年来,陕西靖边县也引进不少新品种,如大久保、冈山白、深州水蜜桃、五月鲜、水蜜桃、蟠桃等。其中五月鲜、水蜜桃在本县生长旺盛,冬季一年生枝条的抽干现象相当严重,造成年年换头没有产量,达不到果农栽植桃树的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县1992起连续三年进行试验,发现涂抹猪油可防止桃树冬季抽干。 其基本原理是:桃树生长量大,一年生新梢  相似文献   

14.
南方栽种桃树 ,花期雨水较多 ,导致授粉不良。桃树座果率偏低 ,从而影响产量。本着提高桃树授粉率的目的 ,我们进行了桃树花期避雨授粉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在我所 1996年从日本引进桃树上进行。树势相对一致 ,管理水平相同的同一园内选材 ,品种为清水白桃、八蟠白桃 ,两品种棚内、棚外各选一株树 ,共 4株。采用薄膜覆盖方式使桃树花期避开雨水冲刷 ,覆膜为 3月 2 0日 ,拆膜为 4月 5日。桃树花期不同 ,覆膜 ,拆膜时间适当调整。棚内、棚外以枝序为单位分人工授粉、自然授粉两种方式 ;人工授粉的方法两种 :①同品种花点花式 :…  相似文献   

15.
在桃树栽植方面,由于苗木质量参差不齐,栽、重茬等原因,致使桃树根癌病在部分地块发成灾。为此,我们于1997年开始,在望马台园对桃树根癌病进行观察及防治试验,现简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对新栽苗木,用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K—84菌剂蘸根,定植于已发病地块,第2、3  相似文献   

16.
桃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水果之一,不仅外观艳丽,汁多味美,而且营养丰富。桃树在栽培上有早结果、早丰产、早收益等优点,夏季是桃树一年中生长和结果的重要时期,加强桃树的夏季管理,不仅可以使桃子当年产量高,品质优,而且有利于来年花芽、叶芽配比均匀,避免桃树大小年的形成。一、花果管理1、合理留果桃树多数品种的结实率较高,如留果过多,果小质劣,降低效益。应根据果型大小和枝条强弱决定留果量。一般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个,短果  相似文献   

17.
桃树正常寿命一般为20~30年。在南方桃区,笔者通过对666.67公顷商品生产基地桃园调查。15年生桃树的保存率不足20%,12年生保存率不足70%,9年生桃树的保存率不足90%,且大部分已处于衰老状态,我们将经济寿命不足15年的桃树死亡称为非正常死亡。现将其死亡原因总结如下:1病害死亡导致桃树早死的病害主要有3种,即根癌病、流胶病和干腐病。根癌病树1~2年生长缓慢,3~4年逐渐死亡;流胶病一般特早熟桃、油桃、树体外伤及积水较重、重茬桃园等发病较重、较早,一般10年左右就有大片桃树逐渐衰弱死亡。防治方法:(1)根癌病属比较难治之症,尽管国内已…  相似文献   

18.
桃潜叶蛾发生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潜叶娥(Lyonetia clerkellaL.)属潜叶蛾科,除危害桃树外,还危害杏、李、梅等,过去较少发现。1987年在青州地区突然大发生,受害桃树达万余亩,7月份所有受害桃树均落叶,对当年及以后的产量造成极大影响。近几年继续发展,危害极其严重。为了摸清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制定更好的防治措施,自1988年起,连续四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现总结如下: 一、观察方法与步骤 1.室内培养皿饲养:从4月初桃树发芽开始,陆续采集刚被潜叶蛾危害的嫩叶放入培养皿中,每皿30叶,共20皿,至桃树落叶止,全年分批放入分期培养观察桃潜叶蛾在叶内蛀食、脱叶、作茧、…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我们在桃树上进行了土施多效唑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材(1)青岛市崂山区北宅乡下葛村3年生寒露蜜和3年生黄露桃树,株行距2.5×3m,山地,水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桃树多数品种成熟早,采果后到落叶前还有很长一段生长期。此期正是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桃树越冬及第2年的生长结果。因此,桃树采果后应抓好5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