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广东园林》2013,(5):62-62
为配合2013中国“风景园林月”系列科普活动的开展,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举办了人文园林杯“我心中的风景园林”中国风景园林主题摄影作品比赛.面向全国风景园林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征集优秀的风景园林摄影作品。对此.广东园林学会积极发动广州地区多名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踊跃投稿,力求以真实直观的方式,多方位、多视角展示广东地区园林行业的发展成就、亚运会后的园林环境新貌,以及在改善生态环境,丰富大众生活等方面所做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广东园林》2009,31(2):66-66
为了推进风景园林科技发展,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广东园林》将于2009年8月第四期组织以园林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论文为主题的专刊,欢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园林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3.
《广东园林》2009,(1):31-31
为了推进风景园林科技发展,展示和交流科研成果,《广东园林》将于2009年8月第四期组织以园林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论文为主题的专刊,欢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园  相似文献   

4.
《广东园林》2019,(3):9-9
2019年5月11-12日,由广东园林学会园林教育信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主办、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承办的“2019广东风景园林教育大会”在广东海洋大学成功召开,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内开设有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高校负责人和教师代表、风景园林企事业单位代表近百人参会。大会以“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旨在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高度竞争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促进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推进风景园林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园林》2022,(3):96-96
《广东园林》编辑部经过多方征集和充分酝酿后确定,除常设栏目“风景园林研究”“风景园林实践”“风景园林教育”“风景园林历史与艺术”外,2022年专题计划及专栏,专题包含的主题内容公布如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起推动风景园林学科及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园林科技》2019,(3):45-45,51
2019年8月21日-23日,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北京园林学会协办,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绿化植物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2019学术年会暨第三十七届全国园林科技信息网网会在北京新疆大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主题为“新时代风景园林科技创新”,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家单位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10月26日下午,第三届"人文园林杯"中国风景园林主题摄影大赛摄影沙龙北京站的活动在颐和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北京园林学会承办,主题为"镜赏京秋领悟园境",活动通过对专门风景园林景物的摄影交流,发现和领司北京园林的独特魅力和意境,提升摄影技艺和园林的鉴赏水平。活动在作为世界遗产的颐和园举办,10余位风景园林摄影爱好者在活动指导老师中国园林杂志社  相似文献   

8.
岭南州府园林概念的缘起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岭南地区现存许多以自然山水为尺度进行营造的风景园林,这些园林的营造在历史上与当时州府城市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连,所以很早就进入了古人的研究视域,编制了许多山水志。由于此类园林和古代州府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刘管平先生又将其归纳为岭南州府园林,此后,肖毅强、陆琦、谢纯等学者也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作为岭南古代与州府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造园实践,岭南州府园林反映了古代园林营造在古代公共园林建设与管理,城市水利的生态防洪调蓄和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农业生产与风景园林建设相结合等方面的古人智慧,对今天的风景园林建设而言亦是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9.
为活跃学术氛围、鼓励研究创新,推动生态大湾区乃至全省及国家的园林生态建设,现面向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征集广东园林学会2019年优秀学术论文,具体事项如下:一、征稿日期:2019年5月1日—9月30日二、论文主题:广东风景园林创新发展七十周年三、论文要求:反映主题的风景园林研究、实践类文章,单篇文章5000字左右,可附分辨率大于300dpi的图片6~8张,来稿注明“广东园林学会2019征文”字样;四、征集邮箱:E-mail:1146724404@qq.com(广东园林投稿专号),《广东园林》编辑部联系电话:020-36377332。  相似文献   

10.
广东风景园林协会、广东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和佛山市园林学会定于2003年9月中旬在佛山市联合举办风景园林绿化学术研讨会。会议还邀请园林界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目的是推动全省风景园林科技进步和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同时为广大中青年园林绿化科技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征集论文范围:(1)城镇化建设与园林绿化;(2)园林植物;(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4)风景园林工程;(5)风景园林养护;(6)风景园林经营管理。现诚邀广大园林绿化科技工作者积极撰写论文,并于8月10日前将论文题目和论文报编辑部(或发邮件至gdla2000@21cn.com),对有…  相似文献   

11.
钱泳履园位于常熟市翁家庄,此园以水为胜,树木繁茂,是一处简远雅致的文人园林,在私家园林日渐流俗的清代中后期独树一帜,成为研究清代江南园林的重要案例.履园现已消失,通过解读分析履园的园铭和园图题咏,探析其山水环境及景观元素,从水系、植物、建筑3个方面复原履园的基本面貌,再现其邻溪而建、植被丰富、朴雅清逸的景观特征.并以《...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丰富宋时期竹景观研究,文章以宋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宋代画作中的竹景观类型、功能设计、空间布局、意境营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宋代竹景观的总体特征与设计思想。研究表明,宋代绘画中的竹景观设计体现了宋人因竹就势、择地而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园林作为私家庭院的附属空间,对古代女性的教育及人格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以《增评补图石头记》中的园林画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古籍文献,对清代私家园林与女性教育的关系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清代女性在园林中接受的教育主要为自然科学教育、智力体育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文化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常州止园是建于晚明的私家园林,为园主人吴亮止步官场、归林隐居之所。园景以水为胜,建筑布局聚散适宜,林木尤为丰美。通过解读止园的园记、园诗和《止园图册》,在前人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对资料中的植物要素进行整理,分析植物的种类与分布,解读观赏、把玩、障隔和生产4种植物功能,总结止园植物在避居理想、礼佛禅思、文人雅植和田园野趣4个层面的审美,深入地探索园林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5.
岭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社会风俗孕育了这里悠久的花事生活习俗与传统。广府文人作为花事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将花事活动融入园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影响了园林营建。运用图像学图文互证方法,对清代广府文人画作中描绘的花事活动内容与园林空间、园居生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图像中主要包含了种花、赏花、插花、采花、绘花5种活动,这些活动结合了中国传统文人情趣和广府地方生活风俗,表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园林中的花事活动也与广府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布局、构筑形态和植物种植方式互相影响,反映出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色与园居活动、文化观念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公共性质园林虽一直处于中国古典园林史的主流研究之外,但到明清时期已具备不输于其他类型园林的规模以及职能。结合同时期的写实主义小说《儒林外史》,从历史文献研究角度出发,将书中二十余处具有公共性的园林分为山水相依的城市型公共性园林、农村聚落的公共性园林及半公共性园林三类,进一步探究明清时期公共性质园林在各阶层市民生活中发挥的美学、社会以及文化功能,并以此总结出此时期公共性质园林具有形式简单、来源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岭南插花源于岭南人爱花惜花的花事生活传统,深植于岭南日常生活情境之中。用情境概念,以王绍增先生境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对清代岭南地区外销画与文人绘画等图像中的岭南插花情境特征展开研究。清代图像中的岭南插花常出现于居室生活、寺院供设、娱乐场所、市井生活、园林雅集5类生活情境。清代岭南插花具有世俗化、兼容性和务实性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出兼采中西、注重形式、调动感官、讲究时令、讲求高雅等特征。岭南插花情境是由空间、时间、感觉、感情、文化5个维度相互交融、有机结合而构建的。  相似文献   

18.
拙政园为苏州古典园林的经典遗存,在中国园林文化、园林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考据了拙政园的始建时间、初始规模、历史分期,认为拙政园始建于正德四年(1509年)至正德八年(1513年),建成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初始规模包括了现在的东、中、西三部分.按照时代变迁和园林形式变化,拙政园的历史沿革大体可分为...  相似文献   

19.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乐圃林馆的主景山池部分沿袭了宋代乐圃的格局,建筑环池而设,掩映于竹木中。整个园林有着古朴野逸与雅致幽然两大特征。园主园居生活包括生计养病、畅饮游赏、会友赋诗3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余燕  廖嵘 《广东园林》2009,31(5):10-13
阆中古典园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是川东北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也是四川园林中重要而又独特的一部分。考证阆中古典园林从隋前生长发迹,至唐宋蓬勃发展,到明清成熟繁荣的历史沿革及其组成类型,体现其悠然闲静、飘逸洒脱、朴野灵动、外犷内秀的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