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景观价值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成功申遗的"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6大景观要素,即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和西湖特色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世界遗产和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及保证申遗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以西湖文化景观为例解读"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对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呈现从单个遗产节点到小尺度遗产廊道,再到大尺度遗产区域的发展趋势。构建遗产廊道网络是延续地域文脉、保护景观风貌的重要手段。文中在分析遗产廊道网络的构成要素、规模等级和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遗产廊道网络的整体认知体系,提出以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和多样性为原则进一步形成构建不同尺度遗产廊道网络保护的理论框架,以期有效整合文化景观遗产资源,并为景观风貌保护规划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太湖南岸的湖州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文明和水利工程的杰出成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生态智慧。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解读了溇港圩田景观的价值及其载体,分析了景观面临的威胁,总结了价值保护的情况,对溇港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贵州妥乐村寨景观修复设计为例,分析了我国传统村寨风貌在城镇化潮流冲击下被破坏与面临消逝的严峻形势,并提出传统村寨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及技术措施,使这类历史文化景观遗产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域特色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2方面来体现。文中从青岛市崂山路滨海景观设计案例入手,讨论了滨海景观设计如何突出地域特色的问题;通过挖掘基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从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营建2个方面探讨了崂山滨海景观大道的地域特色营建手法。文化景观主要突出道家文化主题,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细节处体现文化要素;自然景观突出山、海自然环境特色,利用现状自然特征处理滨海与山体景观界面,最终实现凸显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长廊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随着信息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资本、权力、社会公平与景观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城市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保护与更新日益受到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文化景观象征意义的科学解读,有主力利于明确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目标和管理对象。采取文献分析研究法,在后现代化历史文化景观的发展视角下论述文化景观的内涵,从主导文化和非主导文化两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出发,结合景观自身内部价值,阐明了景观作为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的重要性,是联系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今、物质与非物质的媒介,旨在充分解读文化景观内涵的基础上能够积极引导具有文化内涵的空间与景观塑造。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文化的遗产,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多以自然环境为主、并拥有特殊的风貌和文化特色。根据传统村落研究背景,对肖家店传统村落进行了概述,将其构成要素分为景观生态要素和设计学要素两大类,探讨了辽西传统村落的景观构成要素,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中,特色文化景观的营建是增加公园吸引力的重要元素,是营造公园标志性景点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体现森林文化是突出森林公园特色的基本条件,在森林公园营造特色文化景观的过程中,需要把森林文化与景观环境的营建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设计。在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王小区特色景观营建的实例中,通过10个重要的特色文化景点营建,创建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能够增加公园的景观价值,提高公园的文化品味,吸引更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9.
乡村景观作为一种持续性文化景观,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盘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蕴含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智慧,是川西地区具有重要价值的乡村景观,它是蜀地传统农耕文化的结晶,是蜀文化的载体,结合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是一种典型的持续性文化景观。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川西林盘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活生产方式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对川西林盘的主要构成要素、原住民传统生活智慧、文化景观价值及其保护发展现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国家大力推动弘扬地域文化的背景下,遗产保护领域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遗产及其周边景观环境整体性保护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深入探究遗产及周边景观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以中英文“遗产景观”为主题词,以发布于2002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的2 352篇Web of Science核心文集和中国知网的1 179 篇核心期刊文献为分析对象,辅助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内容进行计量分析,得出:1)国外研究热点集中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遗产景观与旅游、考古遗址四大领域;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包含文化景观、世界遗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四大领域。2)国内外遗产景观保护领域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国外以构建遗产景观整体环境基底为核心,提出科学动态的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国内多深入研究典型性遗产,在梳理与借鉴国外保护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适宜性保护策略。3)面对现今遗产景观保护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遗产景观整体性、综合性的保护将成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何苗 《广东园林》2023,(2):65-68
石湖码头位于泉州石渔村,是古代泉州港繁荣商贸活动的重要见证。石湖码头的环境整治工作是在遗产观指导下的一次探索,遵循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两大原则,研究了石湖码头的历史价值,以及古码头与其所在海岸、村落地形地貌的历史空间格局关系,并且深入调研了村民现实需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代人的生活需求。通过环境整治,还原了古码头历史格局,恢复了周边区域传统风貌,改善了村庄环境,促进了村民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同与配合,实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生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彭劲 《绿色科技》2013,(11):109-111
指出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开发潜力,论述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现状,分析了咸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景观与数字化的关系,阐述了村镇景观资源数字化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中的文化空间既是展现和传承其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空间类型。然而随着传统村落现代旅游的不断升温,村落空间的功能和形态更多地是服从游客市场的需求和旅游业态的要求,而缺少对文化空间的主动保护、规划和引导。文中选取宏村、西递、碧山、南屏、屏山、卢村等6个皖南乡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传统村落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对文化空间的需求特征,探讨如何以传统村落空间的改造为依托,为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耦合提供载体和支撑,提出了民宿文化提升模式、文化旅游空间主动营造模式、村民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模式3种空间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广州市海珠广场绿地景观提升改造为例,探究老城区中心广场景观提升的策略和途径。通过原状广场实地调研、环境精准识别,针对绿化景观无序、场内空间封闭、园路铺装失修等现状,结合SWOT模型,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挖掘文化内涵、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的景观改造原则。采用适当抽疏、增加花卉、合理规划景观格局、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等措施,打造兼具"红色"文化传承、门户形象展示、休闲观光、活动举办场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小洲村是岭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水乡衢市,在村镇街市布局、道路系统、防御系统、街铺建筑及其深厚的人文、历史、民俗文化方面颇具特色;针对历史文化受损日益严重的现实状况,对其将来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传统村落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价值,其中吉安庐陵传统村落文化是我国独具区域性文化的杰出代表。吉安庐陵传统村落较为原真地再现了庐陵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是当代人深入了解庐陵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以文化景观基因为研究视角,系统地识别与提取了吉安庐陵传统村落的传统名居、公共建筑、建筑材料与标志符号等物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了风俗文化、红色文化、陶瓷文化和宗教文化等非物质文化景观基因,以期为吉安庐陵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纪念性风景源于地方独特的山水环境与文化基因,是地方城市重要的文化标识。文章从史学和人居科学的视角,通过对城市风景的地方性文化基因的产生与文化脉络演化的研究,阐述城市纪念性风景与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进而倡导在继承传统风景营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城市纪念性风景的保护与营建树立地方文化坐标,传承地方传统精神与文化脉络,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别设立到2013年间登录的全球88处文化景观遗产,从登录时间与类型间的对应关系解读文化景观遗产类型的发展趋势,对未来发展动向做出前瞻性的预判,剖析文化景观类型发展转变的背景和动因,将对未来我国文化景观遗产类型发掘、价值鉴别和提名申报提供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