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省1959年首次进行“南茶北引”仅建成了青岛市中山公园的0.167hm2茶园。1966年春在当时省委书记谭启龙同志的倡导下,又开始了“南茶北引”,在东港区秦楼街道双庙村和汾水镇安东卫北山引种建成0.58hm2茶园。1968~1981年是茶叶生产大...  相似文献   

2.
蔡琦 《茶业通报》2002,24(2):15-16
茶叶的合理采摘不但对当年茶叶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而且直接影响树势,并关系到翌年茶叶高产稳产问题。为探求适合当地的茶叶采摘方法,我们在毛坦厂镇东石笋村茶场一号茶园进行“春茶留叶采”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区概况东石笋村一号茶园为梯式等高茶园,土质系黄砂壤,深75cm左右,树龄10a,品种系从外地引进的“鸠坑”种。条式种植,面积为0.667hm2,当年春季进行一次轻修剪,茶树长势中上等,667m2产鲜叶约300kg左右。2设计处理全园茶梯50层。采用留叶处理的45层,面积0.63hm2;对照处理为二…  相似文献   

3.
候海涛 《茶业通报》2003,25(1):11-11
茶树喜湿润、怕涝。进入春季以后,春雨往往使茶园积水,造成茶园土壤水分过多而导致湿害。因此,必须做好茶树湿害的预防与排涝工作。凹凸不平的茶园由于土层浅、透水性能差,易使地面径流水成重力水汇聚在低处土层而发生湿害。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这些茶园的地下水位,缩短地面径流在这些茶园的停滞时间;底部有不透水层的茶园,由于在开垦时遇到硬盘层、粘盘层,使茶园开垦的深度不足而造成湿害。此类茶园应在雨季之前,对茶园行间进行深翻,打破不透水层,使地下水位控制在0.8m以下;位于大坝或池塘基部的茶园,由于在筑坝时夯得…  相似文献   

4.
皖垦茶业集团下辖敬亭山茶场、十字铺茶场、九连山茶场和祠山岗茶场,拥有茶园1800hm2。随着名优茶战略意识的强化,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已成为皖垦茶业集团提升茶叶经济的重要途径。地膜覆盖技术在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实践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地膜覆盖下包体施肥与空白、条沟追肥、穴窝追肥比较,株高、穗位均降低,节间缩短、茎秆增粗,群体稳定性增强,叶面积加大,叶片持绿期、功能期延长;穗粒数增加到616.33粒。千粒重达到340.0g,比空白、条沟追肥、穴窝追肥增重19.5,15.0,5.0g,分别增产7.33%,5.37%,4.08%。包体施肥能够有效替代地膜覆盖玉米的中、后期追肥。  相似文献   

6.
晋西旱塬地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位于晋西南黄土残塬沟壑区的隰县旱地进行了渗水地膜覆盖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膜覆盖比较,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增产38.3%,增产效果显著;玉米生育期0-100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天然降水的水分粮食生产效率达到23.25kg.mm^-1.hm^-2;当气温在35℃以下时,渗水地膜与常规微膜具有相同的增温效果,当气温在35℃以上时,渗水地膜下的增温速度明显减慢,玉米生育期株高  相似文献   

7.
茶园中由于长期片面施用化学氮肥,土壤中氮,磷,钾及其它营养元素之间比例关系失调,出现了氮肥增产效果有所下降,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茶叶品质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茶叶生产集约化的友辰,茶园施肥已由这去以增产为中心逐步向提高品质和效益为中心转化,因此茶园专用复合肥料受到茶区的重视.为了确保茶叶高产优质,1992-1995年我们在罗阳镇茶场,仙稔乡茶场以及茶叶专业户,重点户的茶园中,用茶叶专用复合肥进行了肥效试验,探讨其使用效果,为大面积茶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一、提高茶叶产量。施用茶树专用肥与等氮量…  相似文献   

8.
茶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轩 《贵州茶叶》2005,33(3):10-12
对三种不同生境条件的茶园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得土壤动物样本4816个,隶属于4门12纲,共计20个类拜。蜱螨类、弹尾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拜,占个体总数的88.50%.它们构成了茶园土壤动物的主体。对密植茶园、条植茶园、更新茶园的土壤动物群落结结构分析表明:土壤动物密度、类拜数、多样性指数(H^1)、优势度指数(C)排序均为密植茶园〉更新茶园〉常规茶园。土壤动物的类拜垂直分布有明显差异,类拜数向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川中丘区“麦/玉/苕”模式玉米的播种期、栽植密度和氮化肥用量对产量及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郑单14在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产量6.75t/hm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播种期3月5~15日、栽植密度6.4~7.0株/m2、氮化肥用量220~270kg/hm2  相似文献   

10.
汪于奎 《茶业通报》2003,25(1):24-24
金寨县张冲乡位于大别山响洪甸水库上游山区,现有茶园面积406.7hm2,其中地处海拔500m以上的高山茶园就有43.5hm2。这些高山茶园是70年代开辟栽植的,大多属单行栽梯式低产茶园。从90年代末开始我们就对这些低产茶园逐年进行了改造。由于这些改造的高山低产茶园地处高山地区,森林覆盖度大,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昼夜温差大,很适宜栽培高山反季节蔬菜。因此我们在低产茶园改造过程中,夏季在茶园套种高山蔬菜,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益来弥补由于低改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对茶树萌发的新梢起遮荫保水作用,对茶…  相似文献   

11.
一、优越的茶叶生态条件皖南旌德县位于黄山山脉东北麓,以中低山地貌为主,丘陵和山间盆地与中低山相间排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气象资料,全县年平均气温15.5℃,年总积温5663℃,年均≥10℃总积温4882℃,年均无霜期231天,年均降水量1395毫米,年相对湿度77%。是茶叶生长适宜区。境内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400~7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茶园出处峰峦叠蟑,茶园成土母质以砂岩、页岩等泥质岩类为主,茶园土壤质地以重壤为主,次为中壤,上层深达100厘米以上,pH4.5~6.0.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丰富,在1.66~5.7%之间,平…  相似文献   

12.
谨防倒春寒     
《茶业通报》2003,25(1):43-43
今年冬季冷暖交替,小寒以后气温转暖,常常预示春季将有倒春寒发生,会使刚萌发的茶树嫩梢,受到严重冻害,即使是刚萌动的芽,也会因受冻伤,而形成许多不规则的黑色的斑点,以致叶片不能展开而影响春茶产量和品质。因此,茶园应加强预防,尤其是一些特早生,早生品种茶园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一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茶园四边准备可以焚烧火土灰的杂草,并覆盖泥土,及时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如有0℃以下低温出现,应立即焚烧火土灰,使熏烟在茶园上空缭绕,可以有效地保持茶园气温不致结冰。如果冻害已经发生,应及时修剪去受冻枝条,减少养分…  相似文献   

13.
荆门市国库储粮重量及质量损失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荆门市国库常规储存稻谷在1~6年的不同储存期平均自然损耗为0.22%,薄膜密闭储粮的损耗率为0.13%;露天常规储粮损耗率为0.38%,薄膜密才储粮损耗率为0.29%。储粮虫蚀率:仓内常规储粮为0.17%,薄膜密闭储粮为0.1%;露天常规储粮为0.25%,薄膜密闭储粮为0.18%。储藏稻谷品质测定结果:只要在通风控温措施,无论仓内或露天存放,其差异不明显,一般储存期在两年以内的回  相似文献   

14.
推广塑料大棚覆盖茶园技术 提高生产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强  章燕萍 《茶业通报》1998,20(3):26-27
名优茶是富阳市茶叶生产的支柱产品,为适应市场需求,茶园管理除推广早生无性系良种外,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大棚茶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结果分析1.1春茶开采明显提前。四年来的试验表明,早生良种龙井43大棚茶园一般要比本园露天提早采摘15d左右,比迟芽群体种露天要提早25~30d。例如1997年,大棚茶园于2月20日开采比本国露天3月7日提早15d,比迟芽群体种3月26.日提早34d。春茶采制时间的提早,使名茶平均价格在400元川.skg以上,成为抢手的礼品茶,青叶价格也平均在100元川.skg左右,使得很多茶农在投…  相似文献   

15.
查六一 《茶业通报》2002,24(4):35-35
安徽省太湖县山区属于大别山茶区,历届县委、县政府都很重视茶园建设,据不完全统计,1980~2000年期间累计投入各类茶园建设扶持资金800多万元,累计建设茶园3200hm2,其中:新建茶园2251hm2,改造茶园100hm2,但是,建设成果却很有限,一是建园多,成园少。2000年茶园面积1688.67hm2,只比1980年增加了648.67hm2,令人困惑的是竟然少于1980年以来的茶园累计建设面积。二是单产仍然很低,1980年采摘面积773.33hm2,茶叶产量265t,每公顷产茶343kg;2000年采摘…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临安市位于天目山麓,是全国重点产茶市之一,1998年名优茶产量达657.5t,名优茶产值2626.25万元,占总产值66.5%。名优茶的迅速递增与及时改造老茶园,使茶树保持旺盛生产期有密切关系。198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8400hm2,其中解放前及五十、六十年代发展的茶园有3562.6hm2,这些茶园大多是丛栽,产量低、树势差,平均667m2产量只有25kg。如将这批茶园进行改造,其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因此早在1967年,临安市农业局即在横溪乡钱皇铺村进行老茶园改造试点,试点面积3.17hm2…  相似文献   

17.
黄曙东 《茶业通报》1995,17(2):15-17
茶园塑料大棚的建立及经济效益黄曙东(安徽庐江县农牧业局)1993年1月,在庐江县柯坦镇茶厂建立了1.5亩的茶园塑料大棚,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1994年面积扩大到3亩,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塑料大棚覆盖茶园是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一、茶园塑料大棚的建...  相似文献   

18.
李华超 《茶业通报》1995,17(2):14-14
生态茶园的新思路──茶园栽杜仲、马铃薯李华超(贵州省遵义地区非耕办)贵州省正安县东坝茶场,经过两个冬春,开荒种茶86.7公顷,茶园行间栽植杜仲树苗13万株。还要求250户承包茶农,在茶园行间空地,深翻施肥,种上马铃薯,实行秸秆还地,以耕代管。目前,茶...  相似文献   

19.
茶树专用叶面肥-催芽素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5年在茶园喷施催芽素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茶树越冬芽萌动时,喷施0.5%的催芽素,叶片光合速率增强,叶绿素含量增加;越冬芽早发多发、春茶提早开采;春茶增值22.76%、全年增值12.03%;绿茶感官品质及与品质密切相关的有效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糖总量、维生素C、咖啡碱等含量均高于对照;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也高于对照。催芽素值得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1国内国际茶叶产销情况1.1国内茶叶产销情况总的来说是产销稳定,具体来说:一是茶园面积增加,产量增加。据统计,2001年全国茶园面积114.3万hm2,开采面积110.3万hm2,分别比2000年增长1.18%、1.28%。2002年全国茶园面积估计118.3万hm2,开采面积估计113.8万hm2,分别比2001年增长约3.5%、3.2%。全年茶叶产量2001年为70.17万t,比2000年增长2.79%(其中:红茶增长1.27%;绿茶增长2.55%;乌龙茶增长1.18%;紧压茶增长3.3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