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杜绝虫源。为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一般按每平方米0.20—0.30克,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然后通风1天,即可装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施石灰粉、马拉硫磷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2.
深秋 《新农业》2004,(10):39-39
1.杜绝虫源为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的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一般每平方米用药0.2~0.3克,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然后通风1天,即可装耳入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施石灰粉、马拉硫磷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相似文献   

3.
一、杜绝虫源危害木耳的害虫有白蚁、谷蛾、长角谷盗,这些害虫常常在仓库缝隙、堆放的杂物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0.2~0.3克/平  相似文献   

4.
罗凡 《农家科技》1998,(8):37-37
<正> 木耳在贮藏期常受多种害虫为害,既影响贮藏时问,又降低了商品价值。因此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虫的原则把好此关。1.杜绝虫源。为害木耳的害虫有长角谷盗、白蚁、谷蛾等。常常在仓库缝隙、杂物、包装物等处越冬。因此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  相似文献   

5.
木耳巧贮藏     
1.杜绝虫源 在贮藏木耳前,应清除室内杂物和室外杂草,并用80%敌敌畏乳油进行空仓消毒,用量为0.2-0.3克/立方米.用纱布条浸药液挂于室内,密闭2~3天后通风1天,即可将木耳人仓.最后在仓库周围撒石灰粉,防止室外害虫进入室内. 2.防止受潮 木耳进库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使木耳含水量不超过12%,然后装入塑料袋或铝罐中,密封,置于衬有防潮纸的木箱或纸箱内.  相似文献   

6.
4种白蚁防治药剂在土壤中室内外降解试验表明,药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受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除了土壤微生物以外.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还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4种农药在3种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快慢趋势是一致的,药剂在不灭茵土壤中的降解快于灭菌土壤。毒死蜱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31.5—245.1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398.0d;联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31.8-257.2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894.0d;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半衰期在121.6~217.9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561.0d;吡虫啉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n1.2—172.2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443.0d。  相似文献   

7.
<正> 农户储粮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象、谷蠹、拟谷盗、绿豆象、麦蛾、粉斑螟、粉螨等近十种。对这些害虫的防治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并举”。首先,对入库粮质除要求干、饱、净外,还要注意在收储过程中,尽量减少粮粒外壳的机械损伤,以增加对害虫的自然抵抗力。其次,要做好场地、仓库与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仓内外杂物、垃圾,采用剔刮、  相似文献   

8.
成果简介:采用陷阱测虫器检测,首次制定虫粮等级标准:捕虫量〈3.9头/2h。其中主要害虫(玉米象、谷蠹、麦蛾)〈1.5头/2h为基本无虫粮:捕虫量3.9~23.4头/2h,主要害虫1.5~7.5头/2h为一般虫粮;捕虫量〉23.4头/2h,主要害虫〉7.5头/2h为严重虫粮;含有对外检疫对象害虫种类则为危险虫粮。本标准在高大平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植物防护剂安粮仙防治储粮害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证明,植物防护剂安粮仙1号对储藏小麦、稻谷中的玉米象、谷蠹3种扁谷盗等主要储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处理小麦7个月后,累计检出虫量比对照减少97.3%,比0.04%谷虫净处理减少96.9%,防治效果高达96.9%;在稻谷仓安粮仙1号处理中,害虫数量控制在5头/2h以下的时间长达9个月,处理10个月后的粮食被害率仅为0.5%,防治效果高达96.9%。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烟仓害虫及其天敌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厦门卷烟厂烟叶仓库、罗源畲山卷烟厂烟叶仓库、龙岩卷烟厂烟叶仓库、尤溪县烟草公司烟叶仓库和宁化县烤烟厂调查的结果表明 ,福建省烟仓害虫及其天敌分别有 6目 2 0科 3 9种和 5目 8科 1 3种 ,其中 ,烟仓害虫以烟草甲、烟草粉螟、麦蛾和大谷盗为主 ,天敌则以麦蛾茧蜂和跳小蜂为主 ,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冀张杂谷3号是采用温(光)敏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的杂交1代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绿苗绿鞘,生育期115d,单株有效分蘖数0~2个,成株株高170.4cm,茎粗0.63cm,穗长26.4cm,穗粗2.7cm,棍棒穗型,谷码紧凑,穗谷码99.5个。单株粒重16.0g,千粒重3.23g,出谷率82.0%,谷草比为1.02,黄谷黄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为材料,在新疆干旱区绿洲田间试验条件下,对网室内、外开花动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散粉特性,以及不同近交方式结实性等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开花散粉规律与不同近交方式种子结实之间的关系,为苜蓿育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网室内进行人工去雄控制授粉,品种内近亲交配的方式分别为同株同花、同株异花、异株异花。【结果】①新疆干旱区绿洲农田苜蓿花期网室内平均温度低于网室外,相对湿度高于网室外。②网室内苜蓿单花在早上9:00开放,网室外在早上8:30开放,单花开放高峰期网室内是12:00-16:00,网室外是12:00-15:30;单花开放后持续时间网室内为2~5 d,网室外为2~6 h。③网室内、外单花均在Ⅳ时期开始散粉,此时网室内、外的花粉活力分别是96. 33%和93. 22%;在Ⅴ时期雌蕊开裂,此时网室内、外柱头均具有较强的可授性。④品种内异株异花的结荚率为32. 14%±0. 01%、单荚种子数为(3. 57±0. 20)粒,单荚螺旋数为(3. 16±0. 10)个、种子千粒重为(2. 49±0. 02) g,比同株同花、同株异花高出1. 5~3. 0倍;网室内自然授粉的结荚率为11.67%±0. 00%、单荚种子数为(1. 63±0. 06)粒,单荚螺旋数为(1. 42±0. 06)个、种子千粒重为(1. 67±0. 12) g。【结论】在苜蓿单花发育至Ⅳ时期(旗瓣展开而翼瓣未伸出花萼)进行授粉的效率较高。在今后苜蓿纯合体系自交选育过程中,自交早世代(自交1~2代)的个体基因型杂合度高,采用同株异花交配较好;自交晚世代(3~5世代)个体基因型杂合度低,采用品种内异株异花交配较好。  相似文献   

13.
马洌扬 《河南农业》2008,(15):21-21
一、病虫害防治 (一)物理防治 杀虫灯防治是物理防治的一种.它主要是利用特定波长引诱害虫成虫并以频振式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灯下的接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能大幅度降低田间落卵量,压低虫口基数。具体方法是:每3.0-3.3hm^2挂一盏频振式杀虫灯,灯底距地面高2.0~2.5m,注意固定好防止风刮,并注意及时清除死虫,在害虫危害期(5~9月)每天天黑开灯,天亮关灯。  相似文献   

14.
1999年7月3日至9月17日于菏泽市成武县,系统调查了夏大豆田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多度、丰富度、生态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和动态。结果表明:①在棉区夏大豆田共有害虫和天敌49种,其中害虫29种,天敌20种。②棉叶螨和大豆蚜为优势种类.其优势度指数分别为0.2000~0.9559和0.1395~0.7083。③除7月中、下旬由于施有机磷农药外,其余各期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均较大,分别为0.5303~0.9843和0.4252~0.9050。讨论了综合治理夏大豆田主要害虫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7~2008年,在上海地区进行了大造桥虫的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试验,发现该虫1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在室外喷洒10%除尽悬浮剂、20%杀灭菊酯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25%灭幼脲3号悬浮剂7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51%、96.10%、93.20%、82.40%。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烟仓昆虫种类、分布及为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8年,在辽宁省沈阳卷烟厂烟叶仓库、营口卷烟厂烟叶仓库以及凤城和昌图烟叶复烤厂对烟仓昆虫进行了采集、调查,现已鉴定出烟仓昆虫6目18科25种(包括蜘蛛和螨类),初步明确了烟仓的主要害虫、次要害虫和害虫天敌。  相似文献   

17.
1979年首次发现食丝谷蛾为害段木栽培黑木耳菌丝后,随即进行了本项研究。本文所指出的这一害虫在我国木耳产区的分布与为害,以及记述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有记载。  相似文献   

18.
释放中华微刺盲蝽防治茄子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0、1.50和0.75头/m^2 3种释放密度,探讨了释放中华微刺盲蝽对大棚内茄子上节瓜蓟马、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等3种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释放区能形成种群;在0.75头/m^2的释放密度下,该盲蝽已能很好地控制茄子上的3种害虫,释放后20~30d控制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9.
1.室内催芽法。选择通风凉爽、温度较低的地方,把马铃薯切成小块(每块有芽口1-3个),用凉水洗去汁液,晾干后用湿润沙土分层盖种催芽,堆积3—4层。面上盖稻草保持水分,温度保持20℃。芽长到0.5~1厘米时取出放在室外阴凉处炼芽1~3天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20.
用3种低毒农药对生活在稻谷中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2种储粮害虫用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8%阿维菌素乳油(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EC)对玉米象的致死中剂量(LD50)分别为0.01mg/kg、0.07mg/kg、4.65mg/kg,而对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08mg/kg、0.50mg/kg、5.89mg/kg;(2)在相同剂量下,3种药剂中以1.8%阿维菌素EC对2种害虫的毒杀速度最快;(3)玉米象比赤拟谷盗对这3种药剂更敏感。建议采用1.8%阿维菌素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EC防治玉米象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2.0mg/kg,而防治赤拟谷盗则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8.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