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选育烤烟钾高效基因型新品种是解决烤烟钾含量的重要途径。为准确获得烤烟钾高效基因型选育的优异种质资源,对20份品种资源的氮钾含量特征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及同一品种各部位间烟叶氮、钾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烟叶钾含量呈随叶位升高而下降、氮含量随叶位升高而增加。‘岩烟2号’的钾含量最高,‘腾冲大柳叶’和‘大黄叶’的氮含量最为适宜。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中氮高钾型、中氮适钾型、低氮适钾型3种类型。最高,腾冲大柳叶和大黄叶的氮含量最为适宜;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中氮高钾型、中氮适钾型、低氮适钾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与花芽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盆栽与地栽牡丹体内7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为盆栽牡丹和地栽牡丹的平衡营养、合理施肥与高效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通过盆栽和地栽2种栽培方式,在不同日期(5—11月)采集样品,测定和比较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和花芽中7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锌和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矿质元素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牡丹叶片和花芽中每一种大量元素(氮、磷、钾)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片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钾、磷,而花芽中大量元素平均含量高低依次为氮、磷、钾。牡丹叶片和花芽中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在2种栽培方式下变化趋势有一定差异。地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为Fe>Mn>Zn>Cu,而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为Fe>Zn>Mn>Cu,2种栽培方式下花芽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排序均与盆栽牡丹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一致。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叶片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差异较大,然而氮和磷间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以上水平,牡丹花芽中矿质元素间相关性也有一定差异,然而氮和磷、氮和钾间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当地冬春茬保护地品种寒秀、鲁圣顶峰1号为试材,研究了磁化水对黄瓜叶片氮、磷、钾、钙、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生长发育期间,黄瓜叶片氮、磷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钾、钙、镁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磁化水处理后,寒秀叶片内磷、镁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氮、钾含量差异不显著;鲁圣顶峰1号磷、镁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氮、钾、钙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桃叶片POD、SOD、CAT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矮化桃树的酶学机制,笔者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叶片为试材,对其生长期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桃树矮化密植、丰产优质和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种生长类型桃叶片内POD、SOD、CAT活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季节性变化规律相似;酶活性的大小与桃树的矮化程度密切相关,即极矮化型桃的酶活性〉短枝型桃的〉普通型桃的,且POD的活性与树体生长势在三类型桃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超红短枝叶片内SOD活性和寿星桃叶片内CAT活性与其对应的节间长度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负相关水平。所以POD活性可以作为矮化品种的一个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叶长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集我国南方烟区166份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叶样品, 研究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叶片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叶长在样品间存在广泛的变异; 氯含量和钾氯比在部位间差异不显著, 叶长、烟碱含量、氮碱比和糖碱比在部位间差异显著; 总氮、还原糖含量在中部、下部叶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但二者均与上部叶差异显著; 上部、中部叶的钾含量差异不显著, 但二者均与下部叶差异显著; 在一定范围内, 烤烟上部叶烟碱、总氮和钾含量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氮碱比随叶长的增加而降低; 中部叶烟碱、还原糖、钾含量和钾氯比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氯含量和氮碱比随叶长的增加而降低; 下部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钾氯比随叶长的增加而增加, 烟碱、总氮和氯含量随叶长的增加而下降。叶长63.0 cm对上部叶的烟碱、总氮含量和糖碱比与下部叶的钾、氯含量均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缺磷胁迫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缺磷对甘薯前期根系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以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试验材料,设置缺磷(P0)和正常供磷(P1)2个处理,通过砂砾培养的方法,研究缺磷条件下甘薯根系发育特征及对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会抑制甘薯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使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下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缺磷胁迫下甘薯根的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其根系活力下降,根系总体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供磷处理;缺磷胁迫可显著促进甘薯根系对氮、钾、钙、锰、铜元素的吸收,降低根系对镁、铁元素的吸收,使甘薯地上部氮、钾、镁、锰、铜含量升高,钙、铁元素含量下降。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缺磷胁迫使甘薯地上和地下部的生长发育受阻,但甘薯通过调节根系构型等根系发育参数来适应缺磷环境,缓解缺磷胁迫对根系营养元素吸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对山黧豆品种资源的产籽量、产草量,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氮、磷、钾含量,籽粒BOAA毒素含量的研究结果,筛选出3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毒素含量低的优良品种供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了苹果短枝型品种的4种内源激素。结果表明,内源激素脱落酸(ABA)与枝条节间长度呈负相关,与短枝萌发率呈正相关(P〈0.01),宜作为短枝预选的指示激素。叶片中ABA含量随季节变化,但短枝品种ABA含量显著高于非短枝品种,二者ABA比值维持2.6 ̄3.4:1。短枝品种预告时,以同系非短枝品种或母树ABA含量为参照,其含量的1.8 ̄2.2、2.3 ̄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豆粕有机肥与化肥氮素不同配施比例对大棚黄瓜的肥料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单施豆粕有机肥、豆粕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和单施化肥对黄瓜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氮、磷、钾施用量条件下,单施豆粕肥或单施化肥以及豆粕肥与化肥配施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总产量,M2N1、M1N1和M1N2处理的黄瓜前期产量分别比CK增产47.1%、68.6%和82.0%。各试验处理黄瓜果实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差异均不显著,Vc含量以M2N1处理含量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氮和钾的吸收量,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差异均不显著。黄瓜收获后各处理耕层土壤无机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肥力性状均有明显变化。土壤pH与土壤养分的变化均呈现负相关性,其中土壤pH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豆粕肥的氮、磷、钾养分释放率较高,完全可以替代普通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用于黄瓜生产,豆粕氮与化肥氮配施用比例以1:1或2:1为佳。  相似文献   

10.
以苎麻中苎一号为材料,以常规扦插苗为对照,利用打顶技术(扦插时打顶和插后一周打顶)对低位分枝扦插苗的营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位分枝扦插苗对氮、磷、钾的积累总量及根、茎、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均高于常规扦插苗;低位分枝扦插苗与常规扦插苗根、茎、叶不同部位的氮、磷、钾含量的增长规律一致,氮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叶>根>茎,后期表现为叶>茎>根;磷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根>叶>茎,后期表现为叶>根>茎;钾含量的增长前期表现为根>茎>叶,后期表现为茎>根>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野生华榛的生长状态,明确其果实、土壤和叶片间的养分关系,为野生华榛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栽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典型喀斯特地区盘州市野生华榛的土壤、叶片和果实为材料,测定其矿质元素含量,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矿质元素对果实指标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盘州市的野生华榛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微量元素除有效锌含量较高外,皆处于中等偏低的级别。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18.52%,粗脂肪含量为39.88%,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6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果实、叶片及土壤中的Mn元素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大,说明Mn元素是影响华榛果实品质的重要元素。而果实中的N、土壤中的Mg、叶片中的P和Mg元素对于果实品质均有较大影响。野生华榛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诊断分析,对植株Mn元素含量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进而提高华榛果实品质。而适当调整土壤中的N、Mg、P元素含量对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富士’苹果果实主要矿质元素与苦痘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采收期苦痘病果实和正常果实果肉、果皮和果肉质外体的Ca、K、Mg和P等矿质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变化,探讨苦痘病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与正常苹果果实相比,苦痘病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果实,两者间的果实硬度、苹果酸含量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正常果实、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和正常部位的质外体Ca含量无显著差异,质外体K、Mg和P含量表现出苦痘病发病部位高于发病果实正常部位和正常果实,且发病部位与正常果实之间均差异显著。从矿质元素间的比值可以看出,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的K/Ca、Mg/Ca、P/Ca和[K+Mg]/Ca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实相对应元素的比值,分别为正常果实的1.64、1.50、2.05和1.63倍。研究结果还表明,苦痘病果实果皮和果肉的C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果实,与正常果实相比,发病果实具有较高的K、Mg、P和N含量。苦痘病果实发病部位的K/Ca、Mg/Ca、P/Ca、[K+Mg]/Ca和N/Ca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果实相对应元素的比值。由此推断,苹果果实苦痘病的发生不仅与果实的单一Ca含量有关,果实的K、Mg、P和N含量,尤其K/Ca、Mg/Ca、P/Ca、[K+Mg]/Ca和N/Ca的比值与苦痘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生产中均衡营养与科学施肥是解决苹果苦痘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树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红星苹果树在年周期内各器官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动很大,不同砧穗组合也有一定差异.矮化中间砧树叶片、果实和发育枝内多数营养元素含量高于乔砧树.红星苹果产量与叶内氮、磷的含量呈正相关,而与叶内钾的含量呈负相关.文中还讨论了营养元素在器官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枸杞树不同器官氮磷钾吸收规律及其合理施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枸杞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并提出合理的化肥用量,以7年生成龄和4年生幼龄‘宁杞1号’枸杞树为研究对象,利用田间试验研究枸杞年生育期内果实、枝条、叶片中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动态,探讨枸杞干鲜果产量及氮磷钾累积动态,提出氮磷钾肥的推荐量。结果表明,枸杞果实、枝条和叶片中养分含量都为N>K>P。枝条中全氮、全钾含量呈双峰“M”型变化,叶片中全氮含量动态呈倒“V”型。各器官中氮、钾含量变异较大,而磷含量变幅较小。枸杞夏果、秋果期干鲜果产量及干果氮磷钾累积动态都呈抛物线型变化,7月和10月中旬为果实养分累积高峰期。枸杞干果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都服从二次曲线关系,幼龄枸杞树化肥推荐量分别为N 431~510 kg/hm2、P2O5 239~282 kg/hm2、K2O 362~379 kg/hm2。氮和钾是枸杞树各器官重要的营养元素,应在养分需求高峰期施肥补充树体的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15.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桃叶片中相关激素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相关内源激素含量与桃树树体矮化和生长的相关性,以期为桃树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和高效矮化密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期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的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片中IAA、GA、CTK、ABA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CTK/GA的比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IAA、GA的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的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负相关;CTK的含量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促进生长的激素相反,ABA含量和CTK/GA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了解重庆合川地区油橄榄树体的营养状况和果实膨大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油橄榄的平衡有效施肥提供依据,实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以不同生长时期内3株树势相同,无病虫害的7年生‘豆果’油橄榄树为研究材料,基于硝酸—盐酸—高氯酸消煮—ICP法测定叶片和果实中大量和微量元素P、K、Ca、Mg、Fe、Mn、Cu、Zn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元素N含量,游标卡尺测定果实纵横径。结果表明:“豆果”生长期内,大量元素在叶片和果实中随果实膨大存在不同变化趋势。总体上,叶片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Ca>N>P>Mg;果实中大量元素含量趋势为K>N>Ca>P>Mg。对微量元素Fe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元素Mn、Zn、Cu,且叶片中元素Fe远高于果实中的。叶片内部-果实内部-叶片-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膨大-叶片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普遍的显著相关性。从矿质元素在“豆果”叶片、果实中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来看,营养元素N、K、Ca在发育期中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水平,肥料施用上应充分满足;考虑到元素间的拮抗和协同关系,建议生产上施用N肥时还应搭配P肥、K肥、微量元素肥(含Cu和Zn)施用,以达到丰产优质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盛果期金红苹果树(GM256中间砧)矿质营养及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矮化苹果营养状况及合理施肥,对盛果期矮化金红(GM256中间砧)不同施肥量、不同树势叶片及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势和不同施肥处理的叶片均表现为氮适量,磷严重不足,钾缺乏,营养失调;叶片中钙、镁、铁、锌、铜、硼适量或富足,钼严重不足。综合土壤和叶片的营养状况,建议生产中氮、磷、钾三要素施肥比例以2:1.5:1.5~2为宜。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配施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钾肥以及适宜配合施用可显著提高苦瓜的产量。氮肥可提高苦瓜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降低苦瓜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磷肥可提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钾肥可以提高苦瓜维生素C、糖分和氨基酸含量,减缓施氮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充足的钾素供应和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是保证苦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