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正>龙鱼,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属于骨舌鱼科,其生存年代久远,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存在,1829年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发现并定名。龙鱼因体色艳丽,有王者独尊的气质,代表着好运、吉祥等意义,吸引了无  相似文献   

2.
刘鹏 《河北渔业》2011,(11):59-60
<正>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龙鱼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刘鹏 《齐鲁渔业》2011,(9):27-28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龙鱼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1982,(6):24-24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年会于9月12日至18日在安徽省九华山召开。澳大利亚博物馆鱼类馆馆长、鱼类学家帕克斯顿博士偕夫人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十年前,一位日本龙鱼玩家通过当地的龙鱼杂志发出这样呼声,"难道世界上就没有像金条一样的过背吗?"这个在当时看似不可能达到的目标,2006年7月却从马来西亚传来消息,马来西亚祥龙控股公司成功繁殖了最新品种龙鱼——AAAAA级金头过背金龙!笔者有幸参加当年1 1月在马来西亚举办的首届观赏鱼比赛.亲眼目睹了那些像"金条一样的过背"。其实金头早几年就在龙鱼界受人追捧(笔者在2003年就曾在网络上看到相关报道).爱好者们对这种鱼的追捧,也随着这些龙鱼繁殖场不断推出越来越优质  相似文献   

6.
<正>经常在网上看到龙友呼唤着爱龙的昵称求转让,经常在鱼商朋友那里看到刚刚一岁正在发色让人怦然心动的个体,也经常看到龙友请进一条又一条好龙,却丝毫不提自己长得半大的龙鱼,看到刚刚满岁的年轻龙鱼。心里真有些着急(多好的龙呀,为什么不是我的?),正是龙鱼最辉煌的时期,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养龙之前先想好一旦买了一条龙,欢天喜地回家的同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三年后,十年后的今天这条龙会降临何方。龙鱼虽小,养起来却真是一个足够大的包袱,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恐怕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龙鱼的寿命没有具体的结论,至少极少有人将小龙养到成龙,再养到老龙,  相似文献   

7.
<正>正常的龙鱼眼睛平贴在眼眶内部,没有突起或异样。龙鱼掉眼,是龙鱼的眼眶上堆积有脂肪,使得龙鱼不再是平视,放佛眼睛一直向下看。掉眼对于龙鱼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一般来说,成鱼随着眼睛的老化,出现掉眼属于常见的情况,但是很多亚成的龙鱼甚至幼龙,由于被饲养的不得法也会掉眼。龙鱼掉眼并不能算作是龙鱼疾病的一种,而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甚至一些赛  相似文献   

8.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早在三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它们就活跃在地球上了,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我们花高价购买的龙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一只或者两只眼睛看似已经不在眼窝的位置了,这就是眼球下垂症(俗称掉眼症)。据统计,日本在龟缸中饲养的龙鱼,眼睛下垂的约占95%左右,由此可见龙鱼的眼球下垂症的发病率相当高。尽管这种状况不会给龙鱼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任何的威胁,却大大影响了龙鱼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超 《科学养鱼》2021,(2):76-77
观赏鱼市场上的龙鱼种类很多,品相各异。在购买前要了解龙鱼的种类和市场行情,在合理的价位内进行选择。为防商家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在选购龙鱼之前要做好功课,以免受骗上当、挫伤了饲养龙鱼的热情。选购龙鱼时,要仔细甄别,笔者将挑选龙鱼的技巧总结如下。一、挑选龙鱼的基本原则1.观察鱼体有无畸形、肛门处有无红肿脱肛的现象,避免选到有潜在疾病或有残疾的龙鱼。  相似文献   

10.
<正>龙鱼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鱼友在家中饲养龙鱼,大多数都是用动物性饵料喂养。龙鱼的食物大都是以小鱼小虾为主食,虫子类为辅食,最佳的食物是工厂化加工的成品饲料,方便安全且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龙鱼饲料对于提高龙鱼免疫力,促进红龙鱼的发色,增加金龙鱼金质要比一般的食物效果好。有的鱼友喜欢用动物内脏或者牛羊肉喂食龙鱼,笔者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喂食这些肉类容易伤害到龙鱼的消化系统,造成龙鱼消化不  相似文献   

11.
<正> 3.有特异功能、生性奇特的鱼 带电鱼 据鱼类学家考察,在江河湖海中,大约有500多种带电鱼。由于带电鱼体内带电细胞的数量不同,因而放电量也显著不同。有的鱼,例如南美  相似文献   

12.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鱼类学家D·斯图尔特在一次学术会上,宣布南美洲亚马逊河等3处河流中存在有食木材的鱼类。这种鱼体长5~50厘米,齿是勺形,便于咀嚼木材。在这种鱼的肠道内发现有部分被消化了的木材和木质消化酶。在河流中曾观察到经这种鱼啃食过的嫩枝。  相似文献   

13.
<正>在龙鱼的雌雄配对上,全世界龙鱼繁殖场基本做法就是实行"自由婚姻"原则,将一群龙鱼放在户外池里自由配对,也正是因为这样,便产生了混血龙鱼和纯种龙鱼。而对于玩家来说,因为不具备龙鱼繁殖场的诸多条件,比如龙鱼的数量和龙鱼生活繁殖的空间,所以他们一直在摸索雌雄配对问题。下面将他们通常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混养配对法这是最常用、最科学的方  相似文献   

14.
感谢有你     
<正>深冬的北京寒意正浓,忙碌了一天的我静静坐在窗前书写2015年的第一个卷首语。2014年已经成为过去时,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这是忙碌和快乐的一年。5月,我们与日本《月刊锦鲤》杂志在北京正式签约,成为全球最好的锦鲤杂志在中国惟一版权合作商,从此我们便与锦鲤结缘。6月,中国龙鱼公开赛如期在北京举行,虽然经历了临阵换场地的风波,但依然得到了业界的肯定。龙鱼在全球处于低靡期,国内价格一路走低,如何传播龙鱼文化、提升龙鱼价值,成了《水族世界》平台的重要课题。9月,《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4,(7):12-13
<正>本刊讯6月13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渔业协会、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杂志社《水族世界》、广东省水族协会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014年中国龙鱼公开赛在北京郁金香花园举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魏宝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王德芬、马来西亚渔业局局长Ahamd Sabiki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6.
<正>1877年,一个德国的鱼类学家考察团来到南美的委内瑞拉地区考察当地的淡水鱼种。在他们采集的鱼类标本中,其中的一条鱼无疑是最特别、最怪异的。它浑身布满了骨甲,身体壮硕,呈菱形,背部隆起,腹部扁平,有一个类似吸  相似文献   

17.
龙鱼,作为不衰的经典,有热带鱼之王的美誉。同时也是受到国际公约保护的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龙鱼的交易和饲养一直受到限制和保护。受中华龙文化的影响,有很多鱼友将龙鱼作为自己的宠物饲养。但饲养龙鱼的人还是比较少,关于龙鱼的知识与资讯不免相对匮乏,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个龙鱼的专业网站,您在养龙的空隙,不妨来转转。  相似文献   

18.
王超 《中国水产》2017,(11):111-113
<正>(上接2017年第10期)大概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龙鱼捍卫了缸霸的地位,虎鱼让步了。虽然偶尔有冲突,也不严重了,此时我龙缸内的龙鱼和虎鱼混养宣告成功了!此后进入了一段十分美好的时光,赏鱼成了我每天最惬意,最享受的休闲时光。每天回到家里,媳妇给我做饭,我给龙鱼和虎鱼弄饭(媳妇为此心理那叫一个不平衡!)每天看着大龙大虎缸中畅游,再多的烦心事都忘记了。"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阿甘正传》。正在饲养龙鱼一帆风顺之时,状况频发,我历经了三次险些上岸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沟鲶在美国是淡水渔业中主要的养殖对象,产量首屈一指。我国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7月至1985年4月,经美藉华人鱼类学家王嘉生博士协助,从美国加州渔业公司、养殖公司和加州大学等单位引  相似文献   

20.
养龙的精髓     
<正>龙鱼,虽然是观赏鱼,虽然是宠物,但其内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对于其他养龙的国家和民族,从根上讲也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衍生和辐射。那些不养龙的国家是不能体会中国人所赋予龙鱼的内在精神,这种龙鱼的精神不是天生的,不是买来就有的,是每一位养龙人所赋予的。龙鱼的大气,它的稳健,它的内敛,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