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水稻和泥鳅生态种养配套生产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稻米的品质、泥鳅的成活率以及稻田的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架设"天网"和铺设"地膜"的模式,在面积为85亩(15亩=1 hm2,下同)的种养基地进行水稻和泥鳅的生态种养试验。试验结果,经5~6个月的种养,平均亩产泥鳅408 kg,亩均产值3.67万元;平均亩产稻谷375 kg,加上出售秸秆的收入,亩均产值2906元。扣除种养成本,亩均利润近2万元。结果表明,稻鳅生态种养模式可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提高稻米品质、泥鳅的饲养成活率以及稻田的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2017年,在面积为1200m~2的单季稻田中进行了稻鳅共作种养试验,经实地测产,共计收获台湾泥鳅649.2kg,平均规格20.3g/尾,成活率78%,单产360.7kg/667m~2;水稻收获984.6kg,单产为547.3kg/667m~2;按水稻和泥鳅产量及销售价格计算,每667m~2产值、效益分别为10184元、6281元,稻鳅共作种养效益是种植单季水稻的6.9倍。试验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种养可以发挥水稻、泥鳅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并可显著的提高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3.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在泥鳅养殖池塘中种植空心菜,开展"泥鳅-空心菜"池塘共生养殖试验,试验组亩产台湾泥鳅、空心菜分别为1086 kg和2000 kg,亩均产值为3.86万元;对照组亩产台湾泥鳅为1138kg,产值为3.41万元;试验组较对照组亩增效4440元。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目标,并有利于改善泥鳅养殖池塘水质。  相似文献   

4.
稻蛙鳅共作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通过改造常规稻田生态系统结构,优化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途径,使水稻、青蛙、泥鳅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互利共生,可实现农渔结合、一田三收。2018年3月—11月进行了稻蛙鳅共作种养试验,平均生产优质稻米4335kg/hm~2、青蛙3750kg/hm~2、泥鳅1500kg/hm~2,水稻、青蛙和泥鳅3项的总产值达到251700元/hm~2,平均利润为121050元/hm~2,投入产出比为1∶1.93,投资收益率为92.7%。试验表明,稻蛙鳅共作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物种和空间资源,有效提高稻田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系统介绍了“稻田+塑膜池”稻鳅综合种养试验的稻田工程、水稻种植、泥鳅放养和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并探讨了该模式的优点、不足和发展前景。试验结束,收获水稻600 kg、泥鳅125 kg,折合667 m2产稻谷461.5 kg、泥鳅96.15 kg,两项收益合计为5080元/667 m2,投入产出比为1∶3.55,种养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是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与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相融合,在同一畈田中先种植一季早稻,同时放养泥鳅,进行稻鳅生态共生;在早稻收割后灌水入田,放养青虾,开展两茬鳅虾生态混养的新型农作模式。本文详述了"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7.
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模式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产模式。作者于2019年开展稻鳖蛙鸭紫云英综合种养350亩,产优质水稻17.985万kg,稻米11.685万kg,产值233.79万元;中华鳖20440kg,产值245.28万元,合计产值479.07万元,利润299.49万元,亩利润达8556.76元,投入产出比1:2.67,真正实现了"百斤鳖、千斤粮、万元钱"。  相似文献   

8.
<正>在稻-鳅种养系统中耦合黄鳝养殖,是一种新型的稻渔生态种养模式。黄鳝是肉食性鱼,能吃掉稻田中部分有害昆虫,起到生物防治虫害的作用;黄鳝和泥鳅在稻田寻食、爬行,除去稻田的一部分杂草,减少了中耕除草和农药用量;黄鳝和泥鳅的残饵、粪便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稻、鳅、鳝生态种养模式运用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和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本文通过对水稻单作模式和稻、鳅、鳝综合种养模式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稻鳅共生养殖模式是指在水稻田里养殖泥鳅的一种高效种养模式,由于养泥鳅田必须具备泥鳅适宜的生存环境条件,所以养鳅稻田与常规稻田管理是不同的。为了探索稻鳅种养田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管理技术,2018-2019年,姜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连续两年在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开展稻鳅种养模式试验和示范,发展两个规模50亩以上的稻鳅种养户。试验示范结果,试  相似文献   

10.
正"大桥泥鳅"是江山市十大金牌菜之一,大桥镇素有利用稻田套养泥鳅的传统。2019年江山市以创建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为契机,积极发展"稳粮增收保生态、提质增效促转型"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20年笔者在大桥镇仕阳尾村周江彪家庭农场开展稻鳅共生生态种养试验,在同一田块中种植一季水稻、养殖一茬成鳅及鳅苗的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就相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生物间互利共生关系、减少水稻病害和杂草,发挥稻田湿地养殖效能,形成全天候、多层次、多级利用的互济共生的生态体系,于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展了综合“稻虾轮作”与“稻鱼种养结合”的“一稻多渔”(水稻-瓯江彩鲤-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新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一稻多渔”模式的稻田平均产值为150 112.5元/hm2,与传统的“稻虾轮作”或“稻鱼种养结合”相比较,分别提高了26.84%和159.60%。试验说明,“一稻多渔”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2019年,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苏州市吴中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稻+青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专题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试验结果显示,21.75亩综合种养试验区当年青虾产量480.36千克,产值6.73万元;水稻产量3 493.5千克,产值4.19万元。单位面积年净利润1 733元/亩,投入与产出比1∶1.52。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农儿水产养殖合作社进行了稻鳅共生生态养殖试验.试验结果为稻田养泥鳅每667㎡可产泥鳅62kg;产无公害稻谷450kg.亩增效益1430元,不但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减轻环境污染,而且降低生产成本,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实现稻鳅双丰收.  相似文献   

14.
正稻田养鳅是将种植水稻与养殖泥鳅有机的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泥鳅在稻田中进行水层对流及物质交换,增加底层水中的溶氧,排泄物能及时补充肥料,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稻米产量和质量,达到稻鳅共生互惠互利的作用,稻田养泥鳅是一个生态、绿色、高效、立体生态农业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近两年,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稻鳅共生作为"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主推模式之一在杭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其中在亚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了水稻、泥鳅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改建(1)选址:实施稻鳅共生试验单个稻田田块面积约7亩,分为4块,总面积30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济宁市任城区大启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试验,取得了较高的回报,走出了一条稻鳅共生的立体种养生态模式。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稻田的基本条件(1)水源水质条件:试验地点为济宁市任城区大启发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为山东省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开始,笔者利用种养品种之间能共存共生、优势互补等特点,开展该技术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采用试验稻田共5亩,产出有机稻谷1375千克,产值8250元。克氏原螯虾350千克,产值10500元。甲鱼体重净增长了173千克,产值41520元,亩产值合计12054元,扣除甲鱼饲料成本等费用,亩均收益8320元。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稻田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源充  相似文献   

18.
<正>“芦苇稻-泥鳅-青虾”种养模式,在池塘养殖泥鳅,同时种植芦苇稻,稻收割后养殖青虾,通过渔稻共生轮作,立体种养,实现种养结合、优质高效的目标[1]。在池塘底部种植植株高大、抗倒性强的芦苇型渔稻,利用水稻“吸肥去污”,净化水质,减少病害,提高水产品质量;同时泥鳅可以吃食部分水稻病虫害,水产品养殖过程中残饵、粪便肥水肥底,有效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9.
稻鳖综合种养模式创新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是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的生态种养模式之一,但受当前土地保护政策限制和给稻田机械作业带来不方便等多种因素影响,推广工作常常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2018年,我们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稻鳖(甲鱼)综合种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在坚持不破坏土壤、不改变土地现状、不影响水稻生产的情况下,深入探索稻鳖共生生态种养技术。通过一年试验与摸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实现亩增加养殖效益483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稻田套养泥鳅的生态种养模式得到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大力研究和发展,但关于泥鳅对稻田普通农药的急性毒性研究报道还比较少。本试验选择了吡虫啉和杀虫单两种水稻常用杀虫剂对泥鳅进行毒性试验,来探讨稻田养泥鳅模式中稻田施用农药的最佳途径和使用剂量,以期为稻田-泥鳅生态种养模式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