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世界海参养殖以刺参(温带种)和糙刺参(热带种)为主,中国、日本、韩国等国主要养殖刺参.我国60年代刺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刺参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2.
一、海南海参资源种群及其分布状况我国的海参分布于温带区和热带区。温带区经济价值高的食用海参在我国只有仿刺参一种,分布于黄渤海,质佳味美,品质最好。热带区海参资源不仅种类多而且资源量大,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沙、南沙群岛和海南岛。据统计目前世界海参产量86%来自热带区,可食用就有10多种,但海参的增殖放流、育苗养殖都未见报道。对于热带海参资源只有广东对梅花参、广西对绿刺参、糙海参进行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下面将海南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几种食用海参的种类及分布作一概述。1.梅花参别名凤梨参,栖息于水深3~1…  相似文献   

3.
鲍鱼养殖技术之二南方筏式网箱混养鲍鱼与刺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鲍鱼与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如刺参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一般需要3年~4年,且其中很长一部分时间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因此将北方养殖品种在冬天低水温时期转入南方海区养殖,从而缩短其养殖周期,增大规格,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的养殖户将北方的鲍鱼运至湄洲湾、兴化湾养殖,已获得大面积成功,在此基础上又引进北方的刺参在海上筏式养鲍网箱中进行混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以供各方参考。一、海域的选择进行鲍鱼与海参混养的海域为湄洲湾东吴海区和兴…  相似文献   

4.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10,31(8):32-33
<正>刺参通常称作海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海参品种,盛产于北方辽宁、河北及山东沿海,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规格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2008—2009年,我们在海头镇利用大菱鲆工厂化养  相似文献   

5.
刺参(Apostiehopus japonieus Selenka)是我国北方一种最主要的食用海参,为“参中之冠”,是近年来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刺参在自然海区中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生长周期长,由幼参养成至商品参规格需3~4年,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时问是消耗在夏眠和冬季低水温期。  相似文献   

6.
即墨县盘龙庄自1975年以来连续进行刺参人工育苗和放流增殖试验,六年共育稚参1000余万头,放流200万头。目前,放流海区的幼参大量增加。刺参人工育苗,设备简单,投资较少,技术容易掌握。参苗在海区活动范围不大,易于增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上网箱培育大规格糙海参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7月,在海上贝架养殖区0.6m×0.6m×1m的小型网箱中,利用天然饵料培育大规格糙海参参苗。经95d培育,参苗平均体长由1.13cm长至3.24cm,日均增长0.02cm/d;平均体质量由0.04g增至0.84g,日均增加质量0.008g/d,体质量增加20倍,成活率为57%。前25d内参苗快速生长,成活率明显下降;此后参苗生长和成活率变化缓慢并趋于稳定。试验结果表明,在天然海区利用小网箱培育糙海参大规格参苗的方法可行,但培育效果尚不理想,需进一步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糙海参、红糙海参、花刺参、黑乳参"4种海参的繁殖和养殖成功。人工育种的10万只海参,经过5个月养殖,目前海参个体已达100 g/只。其中"糙海参"孵化育苗,填补了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空白,"红糙海参、黑海参"通过人工诱导产卵孵化幼体在我国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定大养殖有限公司和海南大学共同承担的研究课题"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应用",2016年10月经过专家现场测试,课题组一批次培育出花刺参幼参突破百万头,已进入技术成熟阶段,花刺参有望成为海南省海水养殖新品种。海南省科学技术厅2016年10月组织水产专家,对"热带海参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刺参工厂化人工育苗发展迅速,目前,刺参苗95%以上是工厂化人工培育的,但人工育苗逐渐改变了自然水域中野生刺参的自然属性,育苗过程中使用大量药物控制水质及病害,导致刺参种质退化,人工参苗质量下降。室内育苗用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海,严重污染环境,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刺参产品质量安全和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而利用网箱在刺参养殖池塘中培育刺参苗,进行立体化养殖(中上层养参苗,底层养殖成参),充分利用养殖池塘的水体空间,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刺参产业发展迅速,传统的工厂化育苗配合池塘养殖的生产模式出现了饱和乃至过剩的情况,消费者相比较而言更加认可野生海参的品质.刺参海区网箱育苗技术基本成熟,在该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苗种成活率、提高苗种规格就成为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新课题.因此,本文分别从附着基网袋目数、新旧附着基两方面考虑,旨在在保证生产任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成活率、提高苗种规格,从而为刺参网箱育苗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由海南大学承担的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9年糙海参人工繁育成功之后,今年又成功繁育出花剌参和玉足海参,填补海南省空白。据了解,花刺参、糙海参和玉足海参均分布于海南省沿海,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药用价值,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2013,(1):3
采自海里的海参今后有望在海南省推广养殖。由海南大学承担的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继2009年糙海参人工繁育成功之后,2012年又成功繁育出花刺参和玉足海参,填补海南省空白。有关专家称,海南省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建立了系统性的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为海南省开发海参养殖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开展苗种规模化繁育试验和养殖试验,早日使热带海参成为海南省养殖新品种。该课题组负责人、海大教授冯永勤介绍说,开展热带海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目的是掌握系统性  相似文献   

15.
糙海参(Holothuria scbra)是中国南方优质的热带海参经济品种,试验首次成功在国内综合运用升温等多种刺激方法人工诱导糙海参产卵,并进行了批量人工育苗。2010年4—6月,共进行人工催产试验10次,催产亲参243头,5次试验产卵,催产成功率50%,共获得受精卵1652.72×10^4粒,孵出糙海参幼体1226.74×10^4头,总体孵化率74.23%;在水温27.5~30.0℃条件下,受精卯完成胚胎发育需要32.5h;利用其中部分幼体开展后期人工育苗,经过21d培育,获得糙海参早期稚参(0.1cm)19.43×10^4头,苗种培育成活率16.7%;经过32d培育获得大规格后期稚参苗(0.3~0.5cm)2,46×10^4头,培育成活率2.12%。试验的成功对下一步开展北部湾海域糙海参的天然种群恢复和在华南地区进行糙海参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刺参苗种池塘小网箱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振平  王秀云  任建功 《水产科学》2006,25(11):581-582
近年来,随着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虾池养殖和浅海围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工育苗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刺参苗种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室内培育幼参费用既高,又易出现病害,直接投放小个体成活率极低。采用池塘小网箱培育幼参费用既低,效益又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刺参(Stiehopusjaponieus)通常称作海参,在分类上隶属于棘皮动物门、刺参纲、楣手目、刺参科、仿刺参属。山东省烟台市本地刺参是一种寒温带品种,水温变化对其生理活动影响显著,一般来讲,稚参和幼参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强,而成参对较高温度的适应能力明显降低,具有夏眠和冬眠的特性,因而一年中的适温生长期较短,导致养成期过长,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也大大增加了刺参养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不同规格和投苗密度对仿刺参池塘网箱保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刺参室外池塘网箱保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半生态式的保苗方式。于2014年7—11月在仿刺参室外池塘网箱保苗期间,通过现场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投苗规格[大规格(0.093±0.004)g/头,小规格(0.024±0.001)g/头]和密度(低密度125g/m3、中密度250g/m3、高密度375g/m3)两因素对仿刺参苗生长、成活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规格的仿刺参苗,低密度组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高于中、高密度组;相同密度条件下,大规格苗种成活率显著高于小规格(P0.05),小规格低密度组仿刺参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大规格低密度组仿刺参苗的成活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组(P0.05)。不同密度组收获仿刺参苗的总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密度组收获仿刺参苗的净产量高于中、高密度组。通过两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规格的主效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苗成活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密度的主效应对仿刺参苗成活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两因素的主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对仿刺参苗总产量均无显著的影响(P0.05)。规格主效应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仿刺参苗净产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密度主效应对仿刺参苗净产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因此,仿刺参室外网箱保苗过程中投放大规格、低密度苗种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和净产量,而且可以节省苗种资源和饵料投喂量,降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产出投入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人工饲料对刺参幼参生长贡献的碳稳定同位素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不同养殖密度下刺参对人工饲料的吸收利用情况,实验采用碳稳定同位素法研究人工饲料对刺参幼参生长的食物贡献率.实验采用室内水族箱与刺参养殖池塘内围隔相结合的方法,刺参幼参的初始体质量为(4.78 ±0.58)g,水族箱(100 cm ×60 cm ×60 cm)内10头幼参用人工饲料按5%刺参初始体质量(湿重)连续喂养60 d;参池围隔(长8.0m×宽8.0m×高1.9m)内,投喂的实验组幼参在5、10、15、25和35 ind/m2的养殖密度下经人工饲料驯化后按5%刺参初始体质量(湿重)连续喂养6d,同时设不投饲的对照组,各4个重复.结果显示,水族箱内的刺参幼参的体质量经人工饲料饲喂60 d后均显著增加,其特定生长率(SGR)为(2.73±0.57) %/d,其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 C值)由初始时的-18.633‰±0.552‰显著变化为-19.466‰±0.316‰(P =0.032).围隔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刺参的最终体质量都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同一密度的实验组刺参最终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刺参幼参的δ13C值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由-13.262‰±0.183‰减小为-15.102‰±0.189‰,人工饲料对幼参的食物贡献在最低密度5 ind/m2下为最小值3.78% ±2.98%,在最高密度35 ind/m2下达到最大值为29.48%±3.31%.研究表明,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法可有效分析刺参幼参的生长与摄食,人工饲料对刺参生长的贡献率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显著增大(P<0.01),但比常见鱼虾等水产养殖品种要低得多,这与刺参自身摄食生理学特点、饲料质量、养殖模式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冬季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的仿刺参为对象,采用传统海带饲料和市面销售的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对三种规格的仿刺参幼参(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05.57、73.15和52.89 g)进行了为期60 d的投喂试验,比较了两种饲料对仿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大、中、小三种规格仿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9±0.04)、(0.87±0.05)和(0.99±0.02)%·d-1,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投喂组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65±0.03)、(0.86±0.05)和(0.81±0.10)%·d-1。传统海带饲料投喂组小规格仿刺参的平均个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凝胶状配合饲料投喂组(P0.05),而两种饲料投喂组大、中规格间的差异不显著。因此,传统海带饲料可用于仿刺参海上筏式吊笼养殖生产,而凝胶状海参配合饲料可作为传统海带饲料的辅助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