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建立快速检测油菜新鲜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指标,以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为参照,分析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油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显著下降,下降最快的时间分别是第3天和第2天。叶绿素荧光指标中Fm/Fo、Fv/Fm和RC/CSo与叶绿素及蛋白质的变化趋势相同且反应灵敏;ABS/CSo和DIo/CSo则随着室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但ABS/CSo的增大可能是由于叶片透光度增加引起的。Sm、TRo/CSo、ETo/CSo等指标虽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但反应不如上述荧光指标灵敏。以上结果表明,Fm/Fo、Fv/Fm、RC/CSo和DIo/CSo均可作为检测油菜新鲜度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黑彤K 8西瓜植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缺氮条件下西瓜叶片的光合特性和生长生理变化规律,旨在为检测和诊断西瓜的缺氮程度并科学指导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西瓜叶片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亦显著降低,且西瓜植株的总生物量减小,根冠比增大,表明缺氮对西瓜植株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结果表明,缺氮处理的叶片Fv/Fm,Sm,ETo/CSo和RC/CSo均明显低于对照,并随缺氮程度的加剧而呈递减趋势,其中Sm对缺氮最为敏感,而ABS/CSo,TRo/CSo和DIo/CSo等参数对缺氮并不敏感。此外,从相关性分析显示,Sm与Pn、Fv/Fm、总生物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可以灵敏检测出缺氮西瓜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可作为诊断西瓜缺氮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缺铁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征,用于检测小麦的缺铁症,对小麦不同程度的缺铁处理,然后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缺铁小麦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严重缺铁(0%Fe)处理后,小麦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RC/CSm、Aera/Fv、ETo/ABS、ETo/Tro、Fv/Fo、Fm/Fo都显著下降,而DIo/CSo显著上升。这说明严重缺铁造成小麦单位面积反应中心的数目减少,质体醌库减小,电子传递速率下降,光化学效率降低,而反应中心热耗散比例增加。轻度缺铁(10%Fe)则只有RC/CSm稍有下降,其他参数变化不明显,说明单位面积的反应中心数目对铁元素缺乏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以景观植物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叶位和光照方位对红叶石楠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石楠生长于背阴低位处的叶片长势最好;植物叶片随着叶位的上升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最大光能转化率(Fv/Fm)和光化学指数(PIabs)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背阴面Fv/Fo、Fv/Fm和PIabs值普遍高于向阳面,其中以背阴低位和中位处的值为最高;PSⅡ捕获能量从QA传递到QB的效率(ψ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随着叶位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背阴面的值低于向阳面,并且以背阴低位处的值为最低;植物背阴面叶片单位激发态面积反应中心数目(RC/CSo)、吸收的光能(ABS/CSo)、被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CS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都低于背阴面,随着叶位的不断升高RC/CSo、ABS/CSo、TRo/CSo、ETo/CSo值都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CSo)无显著性差异,其中以背阴低位的比活性参数为最高;光照对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曲线(OJIP)有一定的影响,向阳面的OJIP曲线没有明显的J相和I相,不同叶位之间的OJIP曲线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果用型银杏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个银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银杏不同品种间的荧光参数存在差异。洞庭皇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qn高于其他品种,说明洞庭皇有较高的PSⅡ功能和碳同化能力。在不同枝类中,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Fv/Fo,Fm/Fo高于1、2年生短枝叶片的值,无果短枝叶片的Fm/Fo,Fv/Fo,Fv/Fm大于有果短枝,而qn小于有果短枝,,表明果实可影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棉花耐冷资源,建立棉花耐冷性鉴定评价方法,基于快速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采用冷害因子指数结合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北疆不同时代的代表棉花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筛选棉花耐冷性的关键快速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生育期棉花功能叶片的Fv/Fm、Fv/Fo、ETo/ABS、RC/CSo、PIABS呈逐渐下降趋势,而Fo/Fm、ABS/RC、DIo/RC呈上升趋势,且相同胁迫时间下吐絮期的荧光值跟其他生育期都有明显差别.同一棉花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耐冷性鉴定分级结果不完全相同,全生育期耐冷性达到高抗的有新陆早19号、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45号,不抗的为新陆早23号.随时代更替,北疆棉花品种耐冷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耐冷性好于其他棉区材料.棉花盛蕾期的耐冷性对全生育期的耐冷性影响最大.除了花铃期,其他生育期的Fo/Fm耐冷因子指数对棉花的耐冷性都具有较大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可作为棉花耐冷性鉴定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探讨了快速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棉花耐冷性鉴定上的应用,评价了北疆不同时代主栽棉花不同生育期的耐冷性,建立了不同生育期棉花耐冷性鉴定的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深入研究金叶冬青的耐涝性提供基础理论.[方法]以2年生金叶冬青扦插苗为试材,盆栽模拟淹水胁迫,对金叶冬青叶片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淹水对金叶冬青的叶色和生理生化指标有较大影响,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金叶冬青叶片颜色变暗;叶绿素含量处于平缓—略增加的状态;叶片的初始荧光(Fo)明显下降,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均呈降低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结论]金叶冬青对淹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二年生金叶冬青(Ilex cornuta‘Oigon’)扦插苗为试材,盆栽模拟淹水胁迫,对金叶冬青叶片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淹水对金叶冬青的叶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随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金叶冬青叶片的颜色变暗;叶绿素的含量处于平缓、略增加的状态;叶片的初始荧光Fo明显下降,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均呈明显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的含量逐渐上升。淹水180 d后,成活率为20%,说明金叶冬青对淹水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
银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银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华北地区人工栽培的银杏为试材,研究了其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银杏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v/Fm、Fm/Fo、Fv/Fo的日变化呈现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动态规律,一般在中午12:00达到最低值,向阳叶片的NPQ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银杏阴生叶的荧光参数Fm、Fv、Fv/Fm、Fm/Fo、Fv/Fo明显高于阳生叶,但NPQ最高峰出现时刻早于阳生叶,且峰值高于阳生叶,表明银杏阴生叶可能具有更为灵敏的热耗散机制。(3)与阳生叶相比,在不同测定时期阴生叶具有更高的PSⅡ潜在活性和内禀光能转换效率。[结论]为保扩银杏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千年桐种源间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o、Fv/Fm、Yield、qP和qN,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千年桐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qP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Yield值存在显著差异.参数Fv/Fm、Fv/Fo、Yield是林木光合效率的重要依据,其中莆田种源的三值均较高.据千年桐不同种源荧光参数综合指标投影值的计算结果,6个种源的优劣排序为:莆田>建阳>尤溪>顺昌>沙县>政和.结合叶片SPAD值、苗木的苗高和地径以及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综合考虑,千年桐的早期选择可以优先考虑莆田种源、建阳种源和尤溪种源.  相似文献   

11.
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分析玉米幼苗展叶过程中叶尖、叶中和叶基部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C4植物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化学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叶尖部位,在叶片从2 cm伸展到30 cm过程中,Fo以5%的幅度逐渐下降;Fv/Fo和Fv/Fm分别从2.59和0.76逐渐升高到3.92和0.82,而在叶长2...  相似文献   

12.
脱水方式对单叶蔓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光照和黑暗两种脱水条件下单叶蔓荆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以野生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var.simplicifolia Cham)叶片为试验材料,利用便携式植物效率仪测定脱水过程中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及参数变化。[结果]脱水胁迫条件下,初始荧光(Fo)、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VJ)、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潜在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率(Fv/Fm)以及性能指数(PIABS)和Fo与Fm曲线之间的面积(Area)均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且光照处理的变幅更大。[结论]脱水胁迫造成单叶蔓荆光合机构的损伤和光合系统性能的降低,且光照处理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光照对紫叶风箱果叶色恢复及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以3年生紫叶风箱果(Physocarpus opulifolius‘Summer Wine’)为试材,先遮荫使其叶色变为绿色,再进行全光照处理。结果显示:紫叶风箱果叶色在光照处理后迅速恢复为红色;叶绿素含量急剧升高,在处理2d达到最大值,比光照前增加了112.88%,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花色素苷含量及其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从处理2d起极显著增加,分别比处理前增加了6.20,2.38倍;初始荧光(Fo)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则逐渐下降;光照处理后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能量(ABS/RC)增大,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热耗散的能量(DIo/RC)显著增高,表明PSⅡ反应中心将过剩的光能以热耗散的形式散发出来。综合分析可得,充足的光照更有利于紫叶风箱果叶片呈色,并不会对其PSⅡ造成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弱光[100μmol/(m2.s)]对番茄PSⅡ热失活的影响。在25~40℃处理下,Fo、Fv/Fm、TRo/CS、ETo/CS和DIo/CS变化不大,而45~50℃下黑暗处理引起番茄叶片Fv/Fm、TRo/CS和ETo/CS明显下降,Fo和DIo/CS显著升高,但弱光条件下,Fv/Fm、TRo/CS和ETo/CS下降的幅度小,Fo上升的幅度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方式模拟田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皇竹草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6d)淹水条件下皇竹草形态没有明显变化,而长期(21d)淹水导致皇竹草茎长出大量须根,叶片出现失绿;淹水条件下皇竹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Fv/Fm,Fo,Fm 下降明显,叶绿素含量减少;干旱条件下,皇竹草叶片逐渐出现枯黄,且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叶绿素荧光Fv/Fm,Fo,Fm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炭疽病侵染对枇杷叶片H_2O_2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炭疽病的枇杷叶片 H2 O2 含量明显提高 ,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下降 ,叶绿素可变荧光产量 (Fv)、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PS 的潜在活性 (Fv/ Fo)及光合量子产额 (Yield)均受到抑制 .供试的抗、感病品种解放钟、早钟 6号上述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了枇杷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与 H2 O2 的累积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的降解 ,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石栎(Lithocarpus glaber)为研究材料,测定了不同光强条件(100%、75%和50%自然光强)下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探讨了石栎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石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上升,3种光强条件下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高光强下的ΦPSII、Fv/Fm和Fv/Fo值相对较小,说明石栎幼苗能适应较大的光强幅度,同时对低、弱光强有一定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花后高温下春小麦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分析氮素营养调控春小麦高温危害的内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春4号和宁春47号为材料,设施纯氮120 kg/ha(N1)、240 kg/ha(N2)和300 kg/ha(N3)3个施氮量处理,以不施氮为对照(CK),于花后18~22 d进行(35±2)℃高温处理,测定花后7、14、23、28和33 d不同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结果]高温胁迫后(花后23~33 d),与CK相比,3个氮肥处理整体上可增加宁春4号和宁春47号的叶片SPAD值、最大荧光(Fm)和可变荧光(Fv),降低初始荧光(Fo),使Fv/Fo、Fv/Fm上升、Fo/Fm下降,其中N1和N2处理较CK增加或降低的幅度较明显.同时,花后23~28 d,N1和N2处理的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和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0/RC)显著高于CK(P<0.05,下同),花后33 d时显著低于CK;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RC)在花后23~33 d均表现为N2>N1>N3>CK.[结论]适量施用氮肥可缓解高温对春小麦光合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伤害,有助于提高其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华北地区人工栽培的银杏为试材,研究了其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季节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银杏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u、Fu、Fm、Fm、Fo、Fu、Fo的日变化呈明显的先减小后增大的动态规律,一般在中午12:00达到最低值,向阳叶片的NPQ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银杏阴生叶的荧光参数Fm、Fu、Fu、Fm、Fm、Fo、Fu、Fo凡明显高于阳生叶,但NPQ最高峰出现时刻早于阳生叶,且峰值高于阳生叶,表明银杏阴生叶可能具有更为灵敏的热耗散机制。与阳生叶相比,在不同测定时期阴生叶具有更高的PSⅡ在活性和内禀光能转换效率。[结论]为保护银杏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