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蚕桑生产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新时期进一步加强蚕桑生产,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探讨新时期蚕桑生产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新时期蚕桑生产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蹇志学 《甘肃农业》2014,(17):18-19
文章根据成县蚕桑生产发展的现状,针对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布局不合理、蚕桑生产产品单一和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结合成县实际,提出了提高认识,增加投入,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合理布局蚕桑产业及引进、推广蚕桑综合利用技术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蚕桑养殖在我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在加上气候、环境条件等对于蚕桑养殖影响的不断加剧,蚕桑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蚕桑养殖经验,就如何拓展桑蚕产业链,提升桑蚕养殖效益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河南省是全国蚕桑生产重点产区,蚕桑产业作为农业中的一项主导产业,是发展河南农村地方经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的传统项目。桑园是蚕桑生产的基础,而桑树病虫害防治是桑园管理的基础工作。近年来,河南省部分桑园病虫害发生严重,桑叶产量低、质量差,严重阻碍了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顺利提升,直接影响到蚕桑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为此,笔者就河南省目前桑园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  相似文献   

5.
谈古说今论江西蚕桑江西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开发处杨永琳九三学社江西省委研究室蚕桑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外向型创汇多的产业,对其进行研究,对今后工作会有裨益的。(一)江西蚕桑历史悠久,源过流长,远在春秋战国之前,我省劳动人民对于蚕的认识,丝织物的使用已...  相似文献   

6.
东部地区蚕桑生产基础好,效益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已经制约蚕桑生产的发展,面对农村多元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首先要从蚕桑生产方式上进行转变,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桑园向养蚕大户、养蚕能手转移;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过渡.  相似文献   

7.
蚕农在日常蚕桑生产中积累了许多有用的实践经验,现介绍几种农村养蚕的小窍门,供广大养蚕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一、概述蚕桑生产源于河南,后因温疫战乱等因素的影响而迁徙,发展兴盛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豫西南地区是蚕桑生产重要的起源地,千百年来,蚕桑生产在祖先的延续下,得以在这片沃土上生生不息、源源流长。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使得我国的粮食生产有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在吃喝得以满足的情况下,渴望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恰此时,几十年来萎靡不振的蚕桑经济却异军突起,蚕茧价格持续上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各地  相似文献   

9.
杨增群 《农家致富》2005,(17):18-18
江苏省东台市富东镇,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进行培植,不断拓宽蚕桑增效空间,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相似文献   

10.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判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代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48-16550
首先,介绍了判定中国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原始物准、核心指标和主要方式。其次,分析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判定的原始物准出现多样化;生产体系趋向多元化;农村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力上升。再次,探讨了蚕桑产业发展成败判定指标体系的新特征:①主要指标体系的变构特征。农村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是判定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主要依据。②生产技术体系的指标特征。生产技术体系与新技术研发方向随生产体系的变革而发生相应变化。③质量管理体系的指标特征。每一生产阶段都有其自身的质量标准,进而共同构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④产业运行调控体系的指标特征。量能发种是运行调控最基本的要求;推广使用优良蔟具是运行调控的重要环节。⑤市场利益体系的指标特征。建立具有稳定收益的主导市场、发展特色产品生产,从而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蚕桑养殖业的养殖规模,各地不断进行蚕桑规模化经营,促使蚕桑养殖业形成规模化发展。通过制定一定的改进措施使得蚕桑养殖业更有规模性,所以,本文从蚕桑规模大户的生产经营管理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曾是霍山县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蚕桑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大变化。本文分析了霍山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当地蚕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得以调整.大批养蚕户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但是,也存在着农户的经营面积小、产量低、波动幅度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无法和社会化的大市场相适应的问题。如何把这种小生产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当前提升蚕桑生产能力,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组建蚕桑技术协会,就是通过蚕桑技术服务部门,把蚕桑的生产者、经营者、加工企业等相关部门在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4.
要实现我国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蚕桑产业的经营和生产,充分开发利用蚕桑资源,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本文先概述了现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潜力,实现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合作社是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各地也都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探索与试验。在多方重视与支持、科技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棉花庄镇蚕桑生产合作社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本文介绍了蚕桑生产合作社试点工作的效果与经验,以期为为探索"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生产经营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一些传统产业向现代化新兴产业方向改革,并运用先进的产业生产技术,极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而目前面临劳动力资源短缺的情况,蚕桑生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随之出现劳动力劳务费高、蚕桑养殖污染环境等现象,使得蚕茧价格相对比较低,因而蚕桑产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目前,探索蚕桑养殖产业的发展出路是蚕桑生产面临的首要问题。下面就小蚕共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技术措施方面进行简单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以来,中国蚕桑生产整体规模保持基本稳定,生产格局呈现西部增加、中东部减少的趋势;生产技术水平和综合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中国蚕桑生产仍面临着规模化和标准化比重较低、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生产技术人员短缺、茧丝价格波动明显等问题。展望"十三五"后期,中国蚕桑规模化生产比重将有所提高,蚕茧质量稳步提升,带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经营模式创新加快,进一步推进产业高效发展;产业结构布局将不断优化,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茧丝绸行业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县“蚕桑西进”战略的不断推进,东方镇的桑园面积逐步扩大。据2008年年报统计,全镇34个行政村中种桑养蚕的共有30个村,1800多户。全镇有桑园4800余亩,饲养蚕种1.15万张,全年蚕桑收入1100余万元,蚕农人均收入2200余元,占全年人均收入的60%,经济效益明显,为东方镇农村农业经济收入中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是利国利民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搞好桑园建设,普及科学养蚕,积极开展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抓住市场。走产销一条龙.集约化生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家庭蚕桑适度规模经营基本理论的阐述,找出目前家庭蚕桑经营规模存在的问题.结合永仁家庭蚕桑生产的实际,对全县蚕桑生产家庭规模经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