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尾寒羊是我国的一个地方绵羊品种,原产于蒙古高原,经过长期选择与适应,逐步形成现在的小尾寒羊品种。小尾寒羊性成熟早,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配种无季节性,l年能生2胎,1胎可产多羔,高产可达8~9只,在世界绵羊品种中产羔率堪称最高。掌握小尾寒羊1胎多羔技术,不仅可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2.
洪学 《吉林农业》2006,(7):32-32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它适应性强、耐粗饲、体形大,成年公羊150~200kg、产羔多(每胎2~4羔,高的可达7羔)效益高.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饲养效益,现介绍小尾寒羊二种高效饲养新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尾寒羊是我国的一个地方绵羊品种,原产于蒙古高原,经过长期选择与适应,逐步形成现在的小尾寒羊品种.小尾寒羊性成熟早,发育快,一年四季发情,配种无季节性,1年能生2胎,1胎可产多羔,高产可达8~9只,在世界绵羊品种中产羔率堪称最高.中掌握小尾寒羊1胎多羔技术,不仅可提高繁殖率,缩短繁殖周期,还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影响小尾寒羊繁殖率的因素很多,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正确分析,然后对症下药,以获得最大产出.  相似文献   

4.
小尾寒羊因为其本身繁殖特点而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已经成为了重点推广的绵羊品种。如今小尾寒羊的养殖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达到普及。本文将从其繁衍与饲养技术、疾病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养殖方法进行有效的归纳,明确养殖要点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5.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肉用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体大品系、萨福克以及陶赛特等6个品种(品系)共241只个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与产羔数的关系.结果显示,B等位基因在小尾寒羊、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肉用品系、中国美利奴(新疆型)体大品系、萨福克以及陶赛特中的频率分别为65.00%,14.59%,1.52%,0%,2.13%和0%.BB、B 和 基因型小尾寒羊的多羔率分别为100%,54%和0%,平均窝产羔数分别为2.89±0.76,1.92±0.95和1.00±0.0.结果表明:B等位基因与小尾寒羊的多羔性呈显著正相关,可应用于小尾寒羊多羔群体或品系的选育;而在其它品种(品系),B等位基因与多羔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肉羊养殖是我国养殖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肉羊养殖过程中,著名的高质绵羊品种是小尾寒羊,小尾寒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的优势。在我国小尾寒羊数量较多的绵羊品种,其主要的优点是成熟的时间比较早,生长和发育的速度比较迅速,体格增长速度明显,发情时间较多,繁殖后代的能力较强,肉质非常鲜美,所以,小尾寒羊深受当地人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小尾寒羊具有生长速度快,羊毛羊肉产出数量及质量高的特点,是我国优质的绵羊品种之一。本文从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饲养、繁育、保胎及防疫等方面分析高效的小尾寒羊养殖技术,从而为我国小尾寒养殖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华国宝”、“世界奇羊”。它适应性强、耐粗饲、体形大(成年公羊150~200千克)、产羔多(每胎2~4羔,高者7羔)、效益高。洗胃和控肥是近年由山东省梁山县科农所养殖场研制成功的两则饲养小尾寒羊的新法,有益于小尾寒羊的生长,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肥羔肉羊产业是风险小、投资少、周期短、经济效益好的畜牧黄金产业。充分利用地方绵羊品种资源,与我国特有的性成熟早、多胎、多羔的小尾寒羊以及国外的优良肉羊品种杜泊羊,组成三元经济杂交,肥羔肉羊4~6个月出栏,胴体重和羊肉质量显著提高,是目前适宜普遍推广的杂交组合;以种植业为基础,秸秆草业为依托,肥羔肉羊业为主导,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半干旱农区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肥羔肉羊不仅在山西省山区而且在平川盆地都可以适应,建立舍饲养殖小区和种羊生产基地,实施科学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应把肥羔肉羊产业作为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的重点给予扶持。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GnRH基因在小尾寒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HPOA)中的表达规律、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系,深入了解其对小尾寒羊多羔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只小尾寒羊(FecB++型单、多羔母羊各3只)的生殖组织及脑组织中GnRH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380只小尾寒羊和共380只的小尾寒羊、滩羊、苏尼特羊、策勒黑羊、湖羊和草原型藏羊GnRH基因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nRH基因在下丘脑、卵巢和子宫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下丘脑高表达。在小尾寒羊多羔群体中,GnRH基因在卵巢、大脑、下丘脑、垂体的表达均极显著高于单羔群体(P0.01),暗示其可能参与了小尾寒羊多羔性状调控。分型发现GnRH基因2个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单、多羔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关联分析表明,GnRH基因的2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个SNPs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2个SNPs在各个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1.
小尾寒羊是我国黄淮海地区优秀绵羊品种,经过长期选种培育,具有体大、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多胎高产的性能,母羊可2年3胎或1年2胎,而且每胎多为两羔以上,以每胎3羔~4羔者最为常见.因此,掌握1胎多羔技术,不仅可提高繁殖率,缩短繁殖周期,还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品种及日龄对绵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及其主要消化器官质量的影响,为我国地方绵羊品种资源的利用和肥羔肉的生产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健康无病、60日龄断奶的小尾寒羊、滩羊、蒙古羊各40只,分别在80,120,160和200日龄,各品种随机选择10只羔羊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平均日增质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并测定胃、胰腺、肝脏和小肠的质量。【结果】绵羊品种与日龄对羔羊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各品种羔羊体质量在80与120日龄间差异不明显(P>0.05),在120与160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在160与200日龄间,小尾寒羊和蒙古羊体质量差异显著(P<0.05),而滩羊则不显著(P>0.05)。3个绵羊品种相比,小尾寒羊的平均日增质量和相对生长速率均最高,蒙古羊的均最低。日龄对各绵羊品种胃、肝、小肠质量增加影响显著(P<0.05),而对胰腺质量增加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120~160日龄是断奶羔羊快速生长阶段;小尾寒羊的生长性能优于滩羊和蒙古羊,宜作为肥羔生产的良种母本推广;羔羊胰腺的发育要早于胃、肝和小肠。  相似文献   

13.
小尾寒羊是我国较为推崇的养殖品种之一,具有发育快、羊毛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特点,是现如今的畜牧养殖业中较为优质的绵羊种类。因此,对其特点以及养殖技术进行深入探析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将对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进行较为具体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小尾寒羊属于绵羊的一种,具有早熟,多胎、生长快、体格大、适应性强等优点,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绵羊养殖品种。本文结合山西省原平市牧草饲料工作站的实际经验,对小尾寒羊养殖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小尾寒羊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在世界羊业品种中小尾寒羊以产量高、个头大、效益佳而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品种,它具有多胎、多羔、个体高大、体质结构紧凑匀称、早期生长发育快等优良特性,且适应性强、产肉率高、肉质好、毛和裘皮使用价值高、四季发情、繁殖力强、遗传性稳定、行动敏捷。  相似文献   

16.
小尾寒羊作为我国北方绵羊品种之一,具有优秀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该品种还具备高生产性能,近年来,其饲养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养殖人员由于不了解其生理特性,导致养殖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本文主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小尾寒羊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工作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该品种的养殖技术,减少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7.
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它适应性强、耐粗饲、体形大,成年公羊150~200千克、产羔多(每胎2-4胎,高的可达7羔)、效益高。为了提高小尾寒羊的饲养效益,现介绍小尾寒羊两种高效饲养新法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BMPR1A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卵泡期和黄体期)和不同繁殖力(单羔组和多羔组)小尾寒羊组织表达特征及其多样性与小尾寒羊产羔数的关系,采用qPCR技术检测BMPR1A基因在小尾寒羊14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BMPR1A基因3个SNPs位点在大群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小尾寒羊产羔数进行关联。qPCR结果显示,BMPR1A在14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大脑、下丘脑和甲状腺组织高表达;BMPR1A在卵泡期和黄体期多羔组下丘脑和卵巢组织表达量均高于单羔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分型发现BMPR1A基因g.41128335AT和g.41127600CT位点在单、多羔绵羊品种间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达到显著水平。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3个SNPs在大多数绵羊品种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关联分析结果发现,3个SNPs多态性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相关,但g.41128335AT和g.41127598AG位点突变型产羔数基本上均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初步表明,BMPR1A基因表达与小尾寒羊产羔数增加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但3个SNPs与小尾寒羊各胎产羔数均无显著关联,说明它们可能均不是影响BMPR1A基因功能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9.
小尾寒羊以多胎高产著称于世,每胎产两三羔,甚至更多.小尾寒羊也因此优点,吸引着千千万万各地的养羊户.扩张绵羊数量,发展养羊产业,小尾寒羊是最理想的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20.
小尾寒羊以多胎高产著称于世,每胎两三羔,甚至更多.小尾寒羊也因此优点,吸引着千千万万各地的养羊户.扩张绵羊数量,发展养羊产业,小尾寒羊是最理想的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