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牛前胃迟缓是由于前胃神经或肌肉组织出现功能性紊乱,造成前胃兴奋功能与收缩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瘤胃的消化能力下降,瘤胃内的食物不能够及时消化、排出,最终出现过量沉积,在腐解或者酵解后产生有毒物质,导致牛只胃部的微生物群遭到破坏,最终引发消化功能性障碍.患病后牛只的消化能力下降、机体紊乱,直接表现为采食量明显降低、产奶量降...  相似文献   

2.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而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碍,常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  相似文献   

3.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长期舍饲牛.  相似文献   

4.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  相似文献   

5.
前胃迟缓是前胃运动功能减弱,兴奋性和收缩性降低,消化功能紊乱,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食欲紊乱的疾病。牛前胃迟缓多数和饲料质量以及自然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母牛前胃迟缓症是近几年牛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前胃被称为“草不转”,这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如前胃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行缓慢,微生物群落不平衡,以及大量的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导致消化。障碍,食欲不振和反刍是一种全身性疾病。2018年我所遇到了20例此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19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牛前胃弛缓病是指牛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冬季由于青绿饲料缺乏,牛吃干草过多,加之冬闲、牛活动少,  相似文献   

7.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笔者根据诊治的1例肉牛病例,介绍了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以及体会。  相似文献   

8.
<正>牛前胃的肌肉和神经功能一旦开始紊乱,就会出现其收缩力量减弱等特点,从而会使牛瘤胃内吞噬的食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咀嚼与消化,最后产生有毒物质,破坏微生物,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等临床表现,在临床上这一临床疫病被称为牛前胃迟缓病。1发病原因牛饲养过程中,由于长期给以其不容易消化的粗纤维饲料,  相似文献   

9.
犬胃内异物是犬误食难以消化的异物,如大的骨头、木块、石块、塑料、金属物等,这些物体停留在胃内,造成犬的消化功能紊乱,引起急性或慢性胃炎。2009年3月,本站收治一例胃内有异物的病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胃弛缓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我们对30例前胃弛缓病牛采用"顺胃汤"辩证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西药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前胃弛缓是牛前胃神经受到刺激,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进胃内的牧草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积蓄于前胃,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出现全身功能紊乱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牛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草料,使瘤胃体积增大、胃壁扩张,导致其运动消化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主要是饲料品质不良,突然更换饲料,过量采食、大量饮水,喂饮后立即使役,而使前胃消化功能减弱引起发病。1症状与诊断  相似文献   

13.
牛前胃迟缓是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前胃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正常消化运转与排出,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牛前胃迟缓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对应的病症为急性型及慢性型,应该加强对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分析,构建科学的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养殖场的牛群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前胃内容物不能向后排送而发生积带,消化功能紊乱,内容物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前胃功能乃至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多发疾病。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前胃舒散以行气理气、消食导滞为主,配合西药促进反刍为辅治疗该病310例,显效285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96.8%。  相似文献   

15.
正牛前胃弛缓是由于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发于长期舍饲的牛。1临床症状急性型多呈现急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废绝,表现为只吃青贮饲料、干草而不吃精料或吃精料而不吃草。严重者,上槽后,呆立于槽前。反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前胃驰缓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对30例前胃驰缓病牛采用"四逆散"加味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中西药组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前胃驰缓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笔者对30例前胃驰缓病牛采用"四逆散"加味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中西药组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前胃迟缓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前胃收缩能力降低,兴奋性减弱导致消化功能的紊乱。本文从奶牛前胃迟缓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牛前胃弛缓是牛前胃神经受到刺激,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进胃内的牧草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积蓄于前胃,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发生障碍,出现全身性功能紊乱的疾病。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原发性亦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继发性前胃弛缓,常伴发机能性紊乱疾病,多继发器质性变化。该病多发于舍饲牛、野外放牧突然转为舍饲和劳役过重的壮年牛,临床病例常见于老龄牛。  相似文献   

20.
<正>真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真胃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是奶牛消化系统的常发病。真胃的炎症或溃疡往往导致真胃的运动和消化功能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继发真胃移位或真胃扭转造成严重后果。奶牛在产后,各胃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化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在精料过多等饲养管理不当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真胃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